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42396发布日期:2022-04-27 13:1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罩,具体涉及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是一种用于子弹模拟炮抛射试验时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子母弹子弹使用的圆柱形脱罩或柱锥结合形脱罩,参见图1,出炮口后在空气动力作用下,两半的脱罩不能快速分离,脱罩跟随子弹的距离大于30米,造成引信产品不能可靠作用,存在瞎火引信,存在安全隐患,并且子弹调整飞行姿态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子弹出模拟炮口不大于30米就能与其快速分离的脱罩,从而使子弹快速调整姿态飞行至稳定状态。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包括由两块壳体围合而成的脱罩体,所述脱罩体的外形为圆柱形,其内孔呈圆台形并与子弹外形尺寸间隙配合;在每个壳体上分别开设能够使脱罩体快速与子弹分离的长方形风槽。
5.所述脱罩体的长度高出子弹高度40~60毫米。
6.所述长方形风槽的尺寸为20mm
×
10mm毫米。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的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通过将脱罩体的外形设为圆柱形,在其内孔内沿内壁设圆台并与子弹外形尺寸间隙配合,在壳体上设长方形风槽。脱罩体随子弹射出炮管后,在飞行的过程,空气风力从子弹口部进风槽、壳体上长方形风槽进入,使两半的壳体更加快速分离,从而使脱罩体与子弹快速分离,经高速摄像测试,本实用新型子弹出模拟炮口在不超过30米时就能与脱罩体实现快速分离,在没有脱罩体的情况下使子弹快速调整姿态飞行至稳定状态。
附图说明
8.图1表示现有脱罩的结构示意图;
9.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脱罩的结构示意图;
10.图3表示子弹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表示子弹、脱罩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表示子弹、脱罩出炮管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作具体说明。
14.本实用新型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参见图2至图5,包括脱罩体1,脱罩体1由两块对称设置的壳体围合而成,围合后的脱罩体外形为圆柱形,其内孔绕内壁一周呈圆
台2的形状,并与子弹4的外形尺寸间隙配合,脱罩体1的长度高出子弹4高度40~60毫米。在每个壳体上分别开设长方形风槽3,长方形风槽3的尺寸为20mm
×
10mm毫米,两个长方形风槽3可以起到进风口的作用,使两半的壳体快速分离。本实用新型在脱罩与子弹飞行的过程中,依靠空气动力学原理,从长方形风槽3进入的空气能够使脱罩体快速与子弹分离,且脱罩跟随子弹的距离小于30米。
1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6.1、将子弹4的外圆柱台阶与脱罩体1内孔圆台台阶配合部位6装配到位,然后装入炮管8;
17.2、炮管8两根接线与电点火头相连,用电瓶或手摇发电机起爆电点火头,电点火头引燃药包,火药气体在炮管内将子弹以一定的速度发射出炮管7;
18.3、脱罩体1跟随子弹4一同飞出炮管7,在空气阻力下,空气风力从子弹口部进风槽5、壳体上长方形风槽3(子弹台阶处进风槽)进入,使脱罩体1快速与子弹4分离。本实用新型从高速摄像看出,脱罩体1随子弹4在出炮口3米处即可靠分离。


技术特征:
1.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包括由两块壳体围合而成的脱罩体,其特征是所述脱罩体的外形为圆柱形,其内孔呈圆台形并与子弹外形尺寸间隙配合;在每个壳体上分别开设能够使脱罩体快速与子弹分离的长方形风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其特征是所述脱罩体的长度高出子弹高度40~6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其特征是所述长方形风槽的尺寸为20mm
×
10mm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与子弹快速分离的脱罩,包括由两块壳体围合而成的脱罩体,所述脱罩体的外形为圆柱形,其内孔呈圆台形并与子弹外形尺寸间隙配合,在每个壳体上分别开设能够使脱罩体快速与子弹分离的长方形风槽。本实用新型脱罩体随子弹射出炮管后,在飞行的过程,能够使两半的壳体在出炮口不超过30米时即能快速分离,使子弹快速调整姿态飞行至稳定状态。态。态。


技术研发人员:田斌 盛鹏 盛礼鸣 杨治伊 顾世民 何大川 李连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北方红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