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13593发布日期:2022-05-16 19:3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板,特别涉及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


背景技术:

2.太阳能光伏发电可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清洁电力,是全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在国内,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光伏技术的不断发展,光伏技术的应用效益已显著提升,工业厂房大面积的空闲屋面成为安装光伏组件的最佳选择。目前,作为屋面太阳能发电装机主要载体的大面积厂房和公共设施建筑,其屋面构造形式主要为传统的金属板屋面;考虑到屋面太阳能系统一旦装机发电、投入使用后,很难对使用中的屋面进行翻新,这就对建筑屋面的防水耐候等功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规的金属板屋面防水耐腐蚀以及耐候性较差,一旦被腐蚀破坏后,需要拆除光伏组件,以整体更换金属板材,代价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具有较优异的防水、耐腐蚀、耐候性能以及抗污性能,且强度较高,耐冲击性好,使用寿命较长。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板、第一高分子胶膜层、纤维编织加强层、第二高分子胶膜层、tpo防水层和抗污疏水膜层;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与金属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高分子胶膜层粘接;所述tpo防水层与纤维编织加强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高分子胶膜层粘接;所述抗污疏水膜层与tpo防水层通过热压合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板为不锈钢板、铝合金板或镀锌铝板。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高分子胶膜层和第二高分子胶膜层的厚度均为15μm-70μm。
8.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为碳纤维编织加强层或玻纤编织加强层。
9.进一步的,所述抗污疏水膜层为苯乙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膜层。
10.进一步的,所述抗污疏水膜层的厚度为15μm-80μm。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覆膜板具有金属板、纤维编织加强层、tpo防水层和抗污疏水膜层;其中的纤维编织加强层是采用纤维交织而成,纵横交织的纤维可以将整个覆膜板受力向四周均衡发散,避免板体局部受力,提高覆膜板的耐冲击性和强度,可以避免后续光伏组件安装施工和后期维护等所带来的覆膜板受力变形问题;其中的tpo防水层具有较好的防水耐腐蚀性,可以赋予覆膜板较优异的防水耐腐蚀功能,同时还可赋予覆膜板较好的耐候性和耐老化性,提高覆膜板的使用寿命;其中的抗污疏水膜层可以对tpo防水层进行保护,使得tpo防水层具有较好的自清洁功能,避免长时间储存以及使用后油污、灰尘等的附着,进而可避免油污、灰尘等对tpo防水层的损害。再有,金属板、纤维编织加强层、tpo防水层之间均通过高分子胶膜层进行粘接,粘接强度高,不会出现分层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5.实施例1
16.如图1所示,该防水抗污覆膜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板1、第一高分子胶膜层2、纤维编织加强层3、第二高分子胶膜层4、tpo防水层5和抗污疏水膜层6;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3与金属板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高分子胶膜层2粘接;所述tpo防水层5与纤维编织加强层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高分子胶膜层4粘接;所述抗污疏水膜层6与tpo防水层5之间通过热压合的方式连接。
17.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金属板1为不锈钢板。
18.在本实施例1中,第一高分子胶膜层2和第二高分子胶膜层4的厚度均为30μm。
19.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3为碳纤维编织加强层。
20.在本实施例1中,所述抗污疏水膜层6为苯乙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膜层;且在本实施例1中,该抗污疏水膜层6的厚度为30μm。
21.实施例2
22.如图1所示,该防水抗污覆膜板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板1、第一高分子胶膜层2、纤维编织加强层3、第二高分子胶膜层4、tpo防水层5和抗污疏水膜层6;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3与金属板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高分子胶膜层2粘接;所述tpo防水层5与纤维编织加强层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高分子胶膜层4粘接;所述抗污疏水膜层6与tpo防水层5之间通过热压合的方式连接。
23.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金属板1为镀锌铝板。
24.在本实施例2中,第一高分子胶膜层2和第二高分子胶膜层4的厚度均为40μm。
25.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3为玻纤编织加强层。
26.在本实施例2中,所述抗污疏水膜层6为苯乙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膜层;且在本实施例2中,该抗污疏水膜层6的厚度为45μm。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特征在于: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板、第一高分子胶膜层、纤维编织加强层、第二高分子胶膜层、tpo防水层和抗污疏水膜层;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与金属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高分子胶膜层粘接;所述tpo防水层与纤维编织加强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高分子胶膜层粘接;所述抗污疏水膜层与tpo防水层通过热压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不锈钢板、铝合金板或镀锌铝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分子胶膜层和第二高分子胶膜层的厚度均为15μm-7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为碳纤维编织加强层或玻纤编织加强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污疏水膜层为苯乙烯-有机硅嵌段共聚物膜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污疏水膜层的厚度为15μm-80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抗污覆膜板,其从下至上依次包括金属板、第一高分子胶膜层、纤维编织加强层、第二高分子胶膜层、TPO防水层和抗污疏水膜层;所述纤维编织加强层与金属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高分子胶膜层粘接;所述TPO防水层与纤维编织加强层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高分子胶膜层粘接;所述抗污疏水膜层与TPO防水层通过热压合连接。该防水抗污覆膜板具有较优异的防水、耐腐蚀、耐候性能以及抗污性能,且强度较高,耐冲击性好,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使用寿命较长。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派孚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3
技术公布日:2022/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