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准直器以及包括可调节准直器的X射线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8462发布日期:2023-07-29 07:4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准直器以及包括可调节准直器的X射线成像系统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本公开总体涉及准直器以及,更具体地,涉及可调节准直器以及包括可调节准直器的x射线成像系统。

2、准直器在一些辐射应用中使用,例如,x射线光学、放射治疗或中子成像。在一些这样的示例中,准直器可被配置为减少所发射辐射的尺寸和/或控制所发射辐射的形状。此外,准直器可被配置为将辐射进行校直(例如,将辐射输出限制为平行或基本平行的射线)。


技术实现思路

1、可调节准直器以及包括可调节准直器的x射线成像系统,大体上如图所示和与至少一个图有关的描述,如权利要求中更完整地的阐述的那样。

2、在一些示例中,可调节准直器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孔,辐射将通过该孔从壳体的入口被引导至壳体的出口,壳体内的第一遮光器和第二遮光器,耦接到第一遮光器的第一连杆,以及在枢转点耦合到壳体并配置为相对于壳体枢转的第一轭。第一轭可被配置为,当第一轭在第一方向旋转时通过第一连杆将第一遮光器朝向第二遮光器移动而减小孔的有效宽度。

3、在其他一些示例中,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x射线发生器,该x射线发生器配置为发射x射线束,图像采集系统,该图像采集系统配置为获取多个射线照片以及基于射线照片生成一个或多个图像,以及可调节准直器,该可调节准直器配置为使x射线束准直。可调准直器可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孔,x射线束通过该孔从外壳的入口被引导到外壳的出口,外壳内有第一遮光器和第二遮光器,与第一遮光器耦合的第一连杆,以及第一轭,该第一轭在枢转点与外壳耦接并配置为相对于外壳枢转。第一轭可被配置为,当第一轭在第一方向旋转时通过第一连杆将第一遮光器朝向第二遮光器移动而减少孔的有效宽度。

4、说明书附图

5、当参照附图阅读以下详细描述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其中在整个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似的部件,其中:

6、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包括可调节准直器的x射线成像系统的示例。

7、图2是可用于实现图1的可调节准直器的示例可调节准直器的立体图。

8、图3是图2的示例可调节准直器的前视图。

9、图4是图2的示例可调节准直器的分解视图。

10、图5是包括图1的可调节准直器的示例滤光轮的立体图。

11、图6是具有可调节外壳的另一示例可调节准直器的立体图,其可用于实现图1的可调节准直器。

12、图7是图6的可调节准直器的后视图。

13、图8a是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另一个示例的可调节准直器的正视图,该可调节准直器具有带肩螺钉以使可调外壳部件变得稳定。

14、图8b是图8a的可调节准直器的立体图。

15、这些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的绘制。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使用类似或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类似或相同的部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准直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耦接至所述第二遮光器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轭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将所述第二遮光器远离所述第一遮光器移动来增加所述孔的所述有效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第二轭,所述第二轭在第二枢转点处耦接至所述外壳,其中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其中当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第二轭在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二连杆,以及当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第二轭在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一连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配置为旋转所述第一轭和或所述第二轭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其中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第一连杆被配置为在所述外壳的槽内移动所述第一遮光器和所述第二遮光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其中所述第一轭的枢转点位于所述第一轭的纵向中心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器包括柱塞,所述柱塞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遮光器的移动以遵循所述外壳内的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其中所述外壳被配置为附接至辐射源,使得所述孔在由所述辐射源发出辐射的路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配置为旋转所述第一轭。

11.一种x射线成像系统,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耦接至所述第二遮光器的第二连杆,其中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一轭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杆将所述第二遮光器远离所述第一遮光器移动来增加所述孔的所述有效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在第二枢转点处耦接到所述外壳的第二轭,其中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当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第二轭在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二连杆,以及当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第二轭在第一方向旋转时,所述第一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轭被配置为推动所述第一连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配置为旋转所述第一轭或所述第二轭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轭和所述第一连杆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一遮光器和所述第二遮光器在所述外壳的槽内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轭的所述枢转点位于所述第一轭的纵向中心处。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器包括柱塞,所述柱塞配置为限制所述第一遮光器的移动以遵循所述外壳内的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所述外壳被配置为以下至少一者:附接至所述x射线发生器或靠近所述x射线发生器,使得所述孔在由所述x射线发生器发射的x射线束的路径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x射线成像系统,其中可调节准直器还包括致动器,所述致动器配置为旋转所述第一轭。


技术总结
一种可调节准直器示例,其包括具有孔的外壳,辐射通过该孔从外壳的入口被引导至外壳的出口,在外壳内的第一遮光器(206)和第二遮光器(208),耦接至第一遮光器的第一连杆(222),以及在枢转点(在220)耦接至外壳的第一轭(218),且其配置为相对于外壳枢转。第一轭被配置为当第一轭在第一方向(在这里:顺时针)旋转时通过第一连杆将第一遮光器朝向第二遮光器移动来减少孔的有效宽度。

技术研发人员:斯维特拉娜·齐格尔曼,布雷特·缪劳泽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