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隔热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1384发布日期:2022-11-05 02:3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隔热材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隔热材料。


背景技术:

2.反光隔热材料,即在原本的反光膜上附加隔热涂料来达到同时具备反光和隔热的性能;反射隔热涂料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料,以功能性颜填料及助剂等配制而成,具有较高的太阳光发射比、近红外反射比和半球发射率的涂料。
3.反射隔热涂料是通过高效反射太阳光来达到隔热目的。薄层隔热反射涂料是这类涂料的代表。
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20471645.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眩反光xpe隔热保温建筑材料,它包括浅色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防眩层、外铝箔层、外聚乙烯阻燃编织布层和阻燃xpe发泡层,所述外铝箔层、外聚乙烯阻燃编织布层、阻燃xpe发泡层相邻之间依次通过阻燃聚乙烯层热复合而连接成一体,所述外铝箔层与浅色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防眩层热合,所述外铝箔层的亮光面朝向浅色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外防眩层。该防眩反光xpe隔热保温建筑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防眩高反射和高牢度、抗拉强度和撕裂强度高、不易老化、隔热性能佳、无卤素、阻燃等级高、安全性能好的优点。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主要作用是隔热防眩,反光性能不佳,难以满足特殊环境如交通方面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光隔热材料,解决了现有反光隔热材料中反光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表层、中间反光层、隔热层、第一粘胶层和第二粘胶层,所述防护表层与所述中间反光层热压粘合,所述中间反光层上包括反光棱镜和玻璃微珠,所述反光棱镜和所述玻璃微珠相互错落设置,所述膜体四周边缘设置有缝线,所述缝线将各个面层进行加固缝合,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隔热层的下底面粘合,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粘胶层相互粘合,所述第二粘胶层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粘胶层的通孔,所述第一粘胶层的粘性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
7.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8.进一步的,各所述通孔的表面积之和占所述第二粘胶层总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胶层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粘胶层厚度。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粘胶层厚度的三分之一。
11.进一步的,所述隔热层为保温隔热纸或者玻璃纤维层或者气凝胶。
12.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膜体自上而下包括依次层叠的防护表层,防护表层能够给整个膜体提供保护进
而提升膜体的使用寿命;中间反光层包括了反光棱镜和玻璃微珠,二者相互协同能够带来更加优质的反光效果;中间反光层下方设置有隔热层,隔热层的作用一方面是给膜体覆盖的区域提供隔热性能,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其下方的粘胶层不会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粘度降低,第二粘胶层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第二粘胶层的通孔,且第二粘胶层的粘性小于第一粘胶层的粘性,其作用是可以利用第二粘胶层较弱的粘性为膜体提供定位作用,待膜体定位后,即可向下按压膜体,此时第一粘胶层就会透过第二粘胶层上的通孔与平面贴合,膜体则通过第一粘胶层的强粘性实现与平面的强粘合。
14.2、通孔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通孔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或者其他任一形状,仅需要保证其面积较大,能够在按压贴合的过程中第一粘胶层能够轻易透过通孔与平面接触。
15.3、第二粘胶层的厚度小于第一粘胶层的厚度,最好是第一粘胶层厚度的三分之一,目的同样是在定位工作完成后按压膜体的过程中第一粘胶层能够轻易透过通孔与平面接触。
16.4、隔热层为保温隔热纸或者玻璃纤维层或者气凝胶,三种材质质地稳定且成本较为低廉,同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层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层状结构剖视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参考图1到图4,本实施例一提出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包括膜体1,所述膜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表层11、中间反光层12、隔热层13、第一粘胶层14和第二粘胶层15,所述防护表层11与所述中间反光层12热压粘合,所述中间反光层12上包括反光棱镜121和玻璃微珠122,所述反光棱镜121和所述玻璃微珠122相互错落设置,所述膜体1四周边缘设置有缝线2,所述缝线2将各个面层进行加固缝合,所述第一粘胶层14的上表面与所述隔热层13的下底面粘合,所述第一粘胶层14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粘胶层15相互粘合,所述第二粘胶层15上开设有十二个贯穿所述第二粘胶层15的圆形的通孔151,所述第一粘胶层14的粘性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15。
23.上述通孔151的形状还可以为正多边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对其具体形状不做强制限定,但其表面积应尽量大,且其表面积之和应占所述第二粘胶层15总表面积的三分之二,方便第一粘胶层14能够透过通孔151与平面接触粘合;上述第二粘胶层15的厚度小于第一粘胶层14的厚度,具体为第一粘胶层14厚度的三分之一,实际生产过程中其厚度也可在小于第一粘胶层14厚度的前提下做适当调整,所述隔热层13为保温隔热纸,也可以替换为玻璃纤维层或者气凝胶,三者均为公知隔热材质。
24.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包括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膜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表层、中间反光层、隔热层、第一粘胶层和第二粘胶层,所述防护表层与所述中间反光层热压粘合,所述中间反光层上包括反光棱镜和玻璃微珠,所述反光棱镜和所述玻璃微珠相互错落设置,所述膜体四周边缘设置有缝线,所述缝线将各个面层进行加固缝合,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隔热层的下底面粘合,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粘胶层相互粘合,所述第二粘胶层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粘胶层的通孔,所述第一粘胶层的粘性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通孔的表面积之和占所述第二粘胶层总表面积的三分之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胶层厚度小于所述第一粘胶层厚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粘胶层的厚度为所述第一粘胶层厚度的三分之一。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保温隔热纸或者玻璃纤维层或者气凝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光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光隔热材料,包括膜体,所述膜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防护表层、中间反光层、隔热层、第一粘胶层和第二粘胶层,所述防护表层与所述中间反光层热压粘合,所述中间反光层上包括反光棱镜和玻璃微珠,所述反光棱镜和所述玻璃微珠相互错落设置,所述膜体四周边缘设置有缝线,所述缝线将各个面层进行加固缝合,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上表面与所述隔热层的下底面粘合,所述第一粘胶层的下底面与所述第二粘胶层相互粘合,所述第二粘胶层上开设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粘胶层的通孔,所述第一粘胶层的粘性大于所述第二粘胶层,解决了现有反光隔热材料中反光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中反光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中反光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曾宏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定飞反光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30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