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弹装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31432发布日期:2022-10-15 02:2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弹装甲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弹装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弹装甲。


背景技术:

2.目前航空用的防弹装甲的主体结构大多采用“夹心饼干”的三层典型结构,刚性支撑层和陶瓷层直接胶结在一起,仅对陶瓷一个面提供支撑,对陶瓷四周及迎弹面缺乏约束。当防弹装甲被弹头侵彻时,陶瓷碎片的约束程度不够会减弱陶瓷碎片对弹头的磨蚀作用,使陶瓷在阻止弹头侵彻时不能更有效的发挥作用,不利于防弹装甲发挥防弹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弹装甲,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新型防弹装甲,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和吸能层,所述支撑层包括陶瓷板和贴合包覆在所述陶瓷板外周的碳纤维层,所述吸能层经粘结剂对应固定粘贴在所述碳纤维层的一侧。
6.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层包括无缝一体化连接的前碳纤维层、后碳纤维层和周向碳纤维层,所述前碳纤维层和所述后碳纤维层分别对应贴合包覆所述陶瓷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周向碳纤维层对应贴合包覆所述陶瓷板的周向四侧;所述吸能层对应粘贴在所述后碳纤维层远离所述陶瓷板的一侧。
7.优选的,所述前碳纤维层的层数为5-10层。
8.优选的,所述后碳纤维层的层数为10-30层。
9.优选的,所述周向碳纤维层的层数为1-10层。
10.优选的,所述陶瓷板的材料为碳化硼陶瓷。
11.优选的,所述吸能层为吸能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或芳纶板。
12.优选的,所述粘结剂的厚度为0.4mm。
13.优选的,所述粘结剂为eva胶膜。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陶瓷板和碳纤维层的一体化结构,增强对了陶瓷四周及迎弹面的约束作用,提升了防弹装甲被弹头侵彻时陶瓷碎片的对弹头的磨蚀作用,从而提升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能力,降低了装甲板面密度,达到整体减重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弹装甲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支撑层;11、前碳纤维层;12、后碳纤维层;13、周向碳纤维层; 2、吸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一
19.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弹装甲,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1和吸能层2,所述支撑层1包括陶瓷板和贴合包覆在所述陶瓷板外周的碳纤维层,所述吸能层2经粘结剂对应固定粘贴在所述碳纤维层的一侧。
20.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层包括无缝一体化连接的前碳纤维层11、后碳纤维层12和周向碳纤维层13,所述前碳纤维层11和所述后碳纤维层12分别对应贴合包覆所述陶瓷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周向碳纤维层13对应贴合包覆所述陶瓷板的周向四侧;所述吸能层2对应粘贴在所述后碳纤维层12远离所述陶瓷板的一侧。
21.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板的材料为碳化硼陶瓷;所述碳纤维层为碳纤维;通过碳纤维预浸料将陶瓷板整体包覆,形成一个整体,前碳纤维层11(即陶瓷迎弹面)的层数为5-15层,后碳纤维层12(陶瓷背弹面)的层数10-30层,周向碳纤维层13(陶瓷四周)的层数为1-10层;碳纤维层和陶瓷板是通过热压罐复合的方式复合到一起,所述热压罐复合压力为0.4-1.1mpa,温度为120-150℃。
22.所述吸能层为吸能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或芳纶板,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23.吸能板通过粘结剂与支撑层1一体化结构复合在一起;将吸能板与支撑层1粘接,通过热压罐进行复合,所述热压罐复合压力为1.0-2.5mpa,温度为105-135℃。最终形成复合装甲板。
24.通过支撑层1和吸能层2的一体化结构,增强对陶瓷四周及迎弹面的约束作用,提升了防弹装甲被弹头侵彻时陶瓷碎片的对弹头的磨蚀作用,提升装甲板防弹性能,达到减重的目的。
25.实施例二
26.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层1的一体化结构通过热压罐将陶瓷板和碳纤维预浸料复合在一起;陶瓷迎弹面的碳纤维为10层,陶瓷支撑面的碳纤维层为30层,陶瓷四周的碳纤维层为3层;复合过程中热压罐压力为0.6mpa,温度140℃,时间 120min,形成支撑层1一体化结构。
27.所述吸能板通过热压罐二次复合将其与支撑层1一体化粘接在一起;复合过程中使用粘接剂为eva胶膜,厚度为0.4mm,所述复合过程中热压罐压力为2.5mpa,温度为105℃,时间为60min,最终形成陶瓷一体化复合装甲板。此防弹装甲增强了对陶瓷四周及迎弹面的约束,提升防弹装甲被弹头侵彻时陶瓷碎片的对弹头的磨蚀作用,从而提升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能力,同等防护级别下,面密度可降低至40kg/m2,从而降低了装甲板的面密度,达到了减重的目的。
28.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弹装甲,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陶瓷板和碳纤维层的一体化结构,增强对了陶瓷四周及迎弹面的约束作用,提升了防弹装甲被弹头侵彻时
陶瓷碎片的对弹头的磨蚀作用,从而提升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能力,降低了装甲板面密度,达到整体减重目的。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和吸能层,所述支撑层包括陶瓷板和贴合包覆在所述陶瓷板外周的碳纤维层,所述吸能层经粘结剂对应固定粘贴在所述碳纤维层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层包括无缝一体化连接的前碳纤维层、后碳纤维层和周向碳纤维层,所述前碳纤维层和所述后碳纤维层分别对应贴合包覆所述陶瓷板的前后两侧,所述周向碳纤维层对应贴合包覆所述陶瓷板的周向四侧;所述吸能层对应粘贴在所述后碳纤维层远离所述陶瓷板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碳纤维层的层数为5-10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碳纤维层的层数为10-30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碳纤维层的层数为1-10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板的材料为碳化硼陶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层为吸能板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或芳纶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的厚度为0.4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防弹装甲,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eva胶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弹装甲,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和吸能层,所述支撑层包括陶瓷板和包覆在所述陶瓷板外壁的碳纤维层,所述吸能层经粘结剂对应固定粘贴在所述碳纤维层的一侧。优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通过陶瓷板和碳纤维层的一体化结构,增强对了陶瓷四周及迎弹面的约束作用,提升了防弹装甲被弹头侵彻时陶瓷碎片的对弹头的磨蚀作用,从而提升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能力,降低了装甲板面密度,达到整体减重目的。达到整体减重目的。达到整体减重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欢 郑志礼 彭斌 袁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安达维尔航空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8
技术公布日:2022/10/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