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7848发布日期:2023-03-01 00:1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追求的要求更高。而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日用品——纺织制品,在人们日常服装以及家居用品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消费者在选择这些纺织品也会从多方面考虑,例如,舒适性、功能性、时尚性等,进而促使了新型纺织面料的开发与研究。北极绒面料作为新兴的一种纺织制品,寻求保温率与舒适度的最佳平衡,质地细腻柔软,防潮,隔阴,保暖性超强。但在穿着使用过程中存在静电的问题,由此会使面料缠结粘身,还会大量吸收尘土,在穿着使用过程中会发出电火花,当有其它物体与人接触时,会出现放电现象,因此寻求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解决了现有的北极绒面料在穿着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包括面料基层,所述面料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所述面料基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绒面层,所述第二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所述第二防静电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绒面层,所述第一防静电层与第二防静电层之间还设置有电晕分散丝。
5.优选的,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由导电丝和涤棉混织而成,所述电晕分散丝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二防静电层相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绒面层和第二绒面层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绒面层包括基布层和绒毛层,所述基布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绒毛层包括第一绒毛和第二绒毛,所述第一绒毛和第二绒毛的两端穿过由经线和纬线编织交叉形成的两个相邻空间内并延伸至基布层的一侧。
7.优选的,所述面料基层采用棉纶面料。
8.优选的,所述第一抗菌层和第二抗菌层由镀银纤维纺织而成。
9.优选的,所述绒毛层由羊毛纤维与碳纤维混纺而成。
10.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通过在面料基层的两侧设置有防静电层,绒面层设置在防静电层的表面,当绒面层摩擦产生静电后,通过防静电层达到对静电的放电中和作用,同时在两个防静电层之间还设置有电晕分散丝,提高了放电中和作用,提高了防静电效果;另外在防静电层和面料基层之间设置抗菌层,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绒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绒毛层与基布层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面料基层、2-第一抗菌层、3-第二抗菌层、4-第一防静电层、5-第一绒面层、51-基布层、511-经线、512-纬线、52-绒毛层、521-第一绒毛、522-第二绒毛、6-第二防静电层、7-第二绒面层、8-电晕分散丝。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1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包括面料基层1,面料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2,面料基层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3,第一抗菌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4,第一防静电层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绒面层5,第二抗菌层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6,第二防静电层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绒面层7,第一防静电层4与第二防静电层6之间还设置有电晕分散丝8,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6由导电丝和涤棉混织而成,电晕分散丝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6相连接,电晕分散丝和导电丝均采用导电纤维或金属丝制成,通过防静电层达到对静电的放电中和作用,同时在两个防静电层之间还设置有电晕分散丝,提高了放电中和作用,提高了防静电效果。
17.第一绒面层5和第二绒面层7的结构相同,第一绒面层5包括基布层51和绒毛层52,基布层51由经线511和纬线512编织而成,绒毛层52包括第一绒毛521和第二绒毛522,第一绒毛521和第二绒毛522的两端穿过由经线511和纬线512编织交叉形成的两个相邻空间内并延伸至基布层51的一侧,第一绒毛521和第二绒毛522与基布层51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利用一根长绒毛的两端穿过基布层上相邻的孔在一侧形成两层绒毛,解决了现有的直接将绒毛粘在基本层一侧容易掉毛的问题,提高了面料的品质。
18.面料基层1采用棉纶面料,棉纶是一种改性聚丙烯纤维。用于开发和生产超棉纶内衣、t恤、浴袍等产品,其吸水性、保暖性、抗菌性、导湿性、快干性能优越,是比较贵重高档面料。聚丙烯纤维面料手感柔软具有保温、吸水、导湿等优点。而且面料本身卫生抗菌。
19.第一抗菌层2和第二抗菌层3由镀银纤维纺织而成,利用抗菌层使得面料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
20.绒毛层52由羊毛纤维与碳纤维混纺而成,碳纤维为长丝纤维,利用碳纤维能有效降低面料的摩擦系数,减少摩擦中静电荷的产生量,具有较高的防静电性能。
2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安装现有技术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基层(1),所述面料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2),所述面料基层(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3),所述第一抗菌层(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4),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绒面层(5),所述第二抗菌层(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6),所述第二防静电层(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绒面层(7),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与第二防静电层(6)之间还设置有电晕分散丝(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6)由导电丝和涤棉混织而成,所述电晕分散丝(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防静电层(4)和第二防静电层(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绒面层(5)和第二绒面层(7)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绒面层(5)包括基布层(51)和绒毛层(52),所述基布层(51)由经线(511)和纬线(512)编织而成,所述绒毛层(52)包括第一绒毛(521)和第二绒毛(522),所述第一绒毛(521)和第二绒毛(522)的两端穿过由经线(511)和纬线(512)编织交叉形成的两个相邻空间内并延伸至基布层(51)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基层(1)采用棉纶面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2)和第二抗菌层(3)由镀银纤维纺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包括面料基层,面料基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抗菌层,面料基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抗菌层,第一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防静电层和第一绒面层,第二抗菌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静电层和第二绒面层,第一防静电层与第二防静电层之间还设置有电晕分散丝,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技术领域。该种具有防静电的北极绒面料,通过设置的防静电层,当绒面层摩擦产生静电后,通过防静电层达到对静电的放电中和作用,同时在两个防静电层之间还设置有电晕分散丝,提高了放电中和作用,提高了防静电效果;另外在防静电层和面料基层之间设置抗菌层,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效果。抗菌效果。抗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乐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9
技术公布日:2023/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