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07704发布日期:2023-07-27 19:4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1、核电关键材料服役安全是核电站长期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因素。基于材料服役行为的评价与预测,提升核电站运行管理技术,是确保核电关键部件安全服役的根本途径。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高效、可靠的核电材料服役行为评价手段,且核电材料服役行为系统数据匮乏,使得核电关键部件材料服役寿命预测成为我国核电站安全评价及延寿论证的技术瓶颈。

2、在核电厂运行生命周期内,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堆内构件不锈钢等核心部件用材结构部件其遭受辐照、高温、腐蚀等复杂服役环境,辐照损伤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材料老化问题。特别在机组运行后期,高注量中子辐照使rpv钢发生辐照脆化,材料断裂韧性下降,脆性断裂失效风险增大。目前高注量rpv辐照性能数据还比较稀少,国外核工业界也正在积极开展高注量辐照实验,积累数据;在评价技术方面,传统的热室冲击韧性等测试方法可以获得rpv材料韧脆转变温度与辐照注量、温度的定量关系,但因实验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开展大量rpv材料中子辐照实验,并系统获得辐照(特别对高注量条件)性能数据与微结构演变关联探索一直不够充分:离子辐照由于损伤效率高,样品活化低,已被用于材料中子辐照损伤的高效、快速实验模拟研究,有望较系统地建立材料辐照参数-微结构-性能的关联。因此,为了满足尺寸规格各异的辐照样品和离子束较小的有效辐照面积,使得不同尺寸和规格样品在指定位置均匀接收离子辐照,以便于开展后续辐照影响分析和进一步性能评价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可在有效保证离子辐照样品固定效果的同时,针对不同尺寸和规格的试样进行即时调整和适应,减少重新加工夹具的带来的时间延长和经济成本升高问题,更好地为离子辐照研究和应用工作提供便利和支持。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方的辐照背板,所述支撑杆用于插入辐照终端的圆形孔槽内,所述支撑底座用于固定所述辐照背板,所述辐照背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紧固装置穿过,所述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和夹持离子辐照样品。

4、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通孔呈圆形,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辐照背板上。

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辐照背板为金属板。

6、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圆柱体,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插入所述辐照终端的圆形孔槽内,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

7、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4~6mm。

8、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支撑底座呈u字型,所述支撑底座具有开口朝上的开槽,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开槽用于固定所述辐照背板。

9、上述技术方案中,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开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辐照背板的长度,所述开槽的深度小于所述辐照背板的高度,所述开槽的宽度等于所述辐照背板的厚度。

10、上述技术方案中,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螺丝和螺母,所述螺丝的头部位于所述辐照背板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螺丝的杆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丝的杆部用于固定和夹持离子辐照样品,所述螺母位于所述辐照背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11、上述技术方案中,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辐照背板的长度为25~35mm,所述辐照背板的高度为60~70mm,所述辐照背板的厚度为2.5~3.5mm。

12、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3mm。

13、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能够稳定地固定离子辐照样品,避免样品掉落,使试样均匀接受离子辐照;便于即时调整,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试样,减少样品规格不适用和重新加工夹具带来的实验周期延长和成本升高等问题;采用纯物理方式,能够避免传统固定方法中导电银胶的使用,从而减少重金属、化学试剂对实验人员造成的身体损害以及其他环境安全隐患问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施性强,成本低廉。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方的辐照背板,所述支撑杆用于插入辐照终端的圆形孔槽内,所述支撑底座用于固定所述辐照背板,所述辐照背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紧固装置穿过,所述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和夹持离子辐照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呈圆形,多个所述通孔均匀分布于所述辐照背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背板为金属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圆柱体,所述支撑杆的底部插入所述辐照终端的圆形孔槽内,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所述支撑底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4~6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呈u字型,所述支撑底座具有开口朝上的开槽,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与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连接,所述开槽用于固定所述辐照背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的长度小于所述辐照背板的长度,所述开槽的深度小于所述辐照背板的高度,所述开槽的宽度等于所述辐照背板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螺丝和螺母,所述螺丝的头部位于所述辐照背板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螺丝的杆部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螺丝的杆部用于固定和夹持离子辐照样品,所述螺母位于所述辐照背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背板的长度为25~35mm,所述辐照背板的高度为60~70mm,所述辐照背板的厚度为2.5~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3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支撑底座和设置于所述支撑底座上方的辐照背板,所述支撑杆用于插入辐照终端的圆形孔槽内,所述支撑底座用于固定所述辐照背板,所述辐照背板上设置有多个贯穿其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紧固装置穿过,所述紧固装置用于固定和夹持离子辐照样品。本技术的离子辐照样品的夹持装置,能够稳定地固定离子辐照样品,避免样品掉落,使试样均匀接受离子辐照;便于即时调整,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形状的试样;采用纯物理方式,能够避免传统固定方法中导电银胶的使用,从而减少重金属、化学试剂对实验人员造成的身体损害以及其他环境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贾文清,刘向兵,李远飞,徐超亮,钱王洁,金晓,全琪玮,尹建,范敏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