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3988发布日期:2023-05-14 15:5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面料,具体为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


背景技术:

1、面料是用于制造成衣的重要原材料,现有的面料品种众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提供能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新品种。在北方的冬天,需要使用保暖型的面料,而现有的一些保暖面料使用羊绒面料、羊毛混纺面料、棉质面料、灯芯绒面料等,但这些面料的表面容易藏污纳垢,表面没有抗菌能力,在生活中表面粘附一些杂物后,不及时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同时北方的冬季干燥,容易产生静电,影响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提高了面料表面的抗菌性,减少静电的发生,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抗菌防静电层,所述抗菌防静电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基布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暖层,所述抗菌防静电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采用涤纶长丝与导电纤维经复合捻线机捻丝而成,所述纬线采用棉线与纳米银纤维线经复合捻线机捻丝而成。

3、优选的,所述防水层采用ptfe膜。

4、优选的,所述发热层采用远红外线面料,远红外线面料包括氧化铬微粉、氧化镁微粉、氧化锆微粉中的一种或几种与棉布制作而成。

5、优选的,所述基布层包括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所述第一面料层中的经线与第二面料层中经线之间所成的夹角为45度。

6、优选的,所述保暖层采用羊绒面料或羽绒面料。

7、优选的,所述基布层、抗菌防静电层、防水层、发热层、保暖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

8、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包括:该种抗菌内暖型面料,最外侧采用ptfe膜制成的防水层,减少面料表面粘附水渍及杂物,方便面料的打理;另外内侧采用了导电纤维经和纳米银纤维编织成的面料,利用纳米银纤维提高了面料的抗菌性,通过导电纤维减少静电的产生;通过远红外线面料和保温层进一步提高了面料的保暖性能,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一侧设置有抗菌防静电层(2),所述抗菌防静电层(2)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3),所述基布层(1)的另一侧设置有发热层(4),所述发热层(4)的一侧设置有保暖层(5),所述抗菌防静电层(2)由经线(21)和纬线(22)编织而成,所述经线(21)采用涤纶长丝与导电纤维经复合捻线机捻丝而成,所述纬线(22)采用棉线与纳米银纤维线经复合捻线机捻丝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采用ptfe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层(4)采用远红外线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包括第一面料层(11)和第二面料层(12),所述第一面料层(11)中的经线与第二面料层(12)中经线之间所成的夹角为4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暖层(5)采用羊绒面料或羽绒面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抗菌防静电层(2)、防水层(3)、发热层(4)、保暖层(5)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内暖型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一侧设置有抗菌防静电层,所述抗菌防静电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基布层的另一侧设置有发热层,所述发热层的一侧设置有保暖层,所述抗菌防静电层由经线和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采用涤纶长丝与导电纤维经复合捻线机捻丝而成,所述纬线采用棉线与纳米银纤维线经复合捻线机捻丝而成,本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该种抗菌内暖型面料,提高了面料表面的抗菌性,减少静电的发生,提高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同兵,左中亮,徐成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六安凯旭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