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5477发布日期:2023-11-17 18:3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涤纶布,尤其涉及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


背景技术:

1、涤纶布一般指聚酯纤维,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2、1、常规涤纶布的抗压能力的效果一般且不具备防辐射的能力。

3、2、同时涤纶布的抗除臭能力也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通过抗压层、防辐射层和除臭层的相互配合使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有效的解决了抗压能力的效果一般,不具备防辐射的能力,抗除臭能力也有待改善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包括涤纶布本体,所述涤纶布本体内部设置由基层,且基层顶部外壁设置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由抗压纤维棉丝和尼龙纤维丝交织连接组成,所述抗压层顶部外壁设置有防辐射层,且防辐射层内部包括银离子纤维丝和棉纤维丝,所述基层底部外壁设置有除臭层,且除臭层由碳纤维丝组成。

4、通过上述的方案,抗压纤维棉丝比常规的涤纶丝更加的抗压,且尼龙纤维丝也具有很强的抗压效果,将银离子纤维丝混纺到棉纤维丝内,通过银离子的良好导电性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效果,以含有氧化锰和金属银的碳纤维丝作为除臭层,由于氧化锰具有高除臭率,金属银具有持久除臭性能,故碳纤维丝能够增加涤纶布本体除臭效果。

5、优选的,所述基层由涤纶丝组成。

6、通过上述的方案,为了了解基层的组成成分。

7、优选的,所述抗压纤维棉丝和尼龙纤维丝之间形成了等距离分布的透气孔。

8、通过上述的方案,透气孔能够保证涤纶布本体的透气性。

9、优选的,所述防辐射层和除臭层分别位于涤纶布本体的上下两侧。

10、通过上述的方案,防辐射层位于涤纶布本体的最上层,除臭层位于涤纶布本体的最下层。

11、优选的,所述碳纤维丝呈90°阵列分布。

12、通过上述的方案,为了了解碳纤维丝的分布情况。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设计的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抗压纤维棉丝比常规的涤纶丝更加的抗压,且尼龙纤维丝也具有很强的抗压效果,将银离子纤维丝混纺到棉纤维丝内,通过银离子的良好导电性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效果;

15、2、本设计的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以含有氧化锰和金属银的碳纤维丝作为除臭层,由于氧化锰具有高除臭率,金属银具有持久除臭性能,故碳纤维丝能够增加涤纶布本体除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包括涤纶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布本体(1)内部设置由基层(2),且基层(2)顶部外壁设置有抗压层(3),所述抗压层(3)由抗压纤维棉丝(31)和尼龙纤维丝(32)交织连接组成,所述抗压层(3)顶部外壁设置有防辐射层(4),且防辐射层(4)内部包括银离子纤维丝(41)和棉纤维丝(42),所述基层(2)底部外壁设置有除臭层(5),且除臭层(5)由碳纤维丝(51)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由涤纶丝(21)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压纤维棉丝(31)和尼龙纤维丝(32)之间形成了等距离分布的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辐射层(4)和除臭层(5)分别位于涤纶布本体(1)的上下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丝(51)呈90°阵列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涤纶布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压防辐射的涤纶布,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抗压能力的效果一般,不具备防辐射的能力,抗除臭能力也有待改善的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涤纶布本体,所述涤纶布本体内部设置由基层,且基层顶部外壁设置有抗压层,所述抗压层由抗压纤维棉丝和尼龙纤维丝交织连接组成。本技术抗压纤维棉丝比常规的涤纶丝更加的抗压,且尼龙纤维丝也具有很强的抗压效果,将银离子纤维丝混纺到棉纤维丝内,通过银离子的良好导电性决定了其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效果,以含有氧化锰和金属银的碳纤维丝作为除臭层,由于氧化锰具有高除臭率,金属银具有持久除臭性能,故碳纤维丝能够增加涤纶布本体除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涵之俊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