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8047发布日期:2023-06-08 15:3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面料,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面料。


背景技术:

1、面料主要用来制作服装,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普通面料制成的衣物在穿着一段时间后容易藏污纳垢,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尤其遇到梅雨季节或者在潮湿的气候带下,细菌会快速繁殖,导致织物纤维被腐蚀。现有技术cn215366184u公开了一种抗菌面料,通过经纱为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纱,纬纱包括丝麻粘胶/天丝/涤纶混纺氨纶包芯纱编织成抗菌层,而丝麻粘胶是将蚕丝蛋白提取物与麻浆共混注入到粘胶纺丝液中,经纺丝而成,其结合了丝和麻的优点,具有丝的丝滑触感和光泽,同时具备了麻天然生物抑菌功能,提高了抗皱性能。但是抗菌层被多种功能不同的纱线混纺,减弱了抗菌效果,而且滋生细菌后也容易产生异味,造成不适。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进行创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臭且抗菌效果好,耐磨的抗菌面料。

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顶部设有除臭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涤纶纤维和丝麻粘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以氨纶纤维为纱芯,外包覆丝麻粘胶纤维,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通过挑二压二方式编织。

4、优选为:所述第一抗菌层和所述除臭层之间设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由甲壳素纤维和银纤维平纹编织而成。

5、优选为:所述除臭层内设有多个空腔,多个空腔内填充有芳香微胶囊,所述除臭层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透气膜。

6、优选为:所述透气膜远离所述除臭层的一侧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由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编织而成。

7、优选为:所述耐磨层与所述透气膜之间设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为涂在所述耐磨层底部的抗静电剂。

8、优选为:所述第一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内里层。

9、有益效果:

10、通过第一抗菌层的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通过挑二压二方式编织,在组织循环内交织点较少,有浮长线,具有透气性,可将皮肤汗液和细菌混合物挥发至外界,并通过除臭层去除异味。通过第二抗菌层使得面料的抗菌效果进一步提升。除臭层上面覆有透气膜使得芳香微胶囊缓慢释放,延长香味的持久性;并且通过耐磨层和内里层来增加面料的耐磨性和舒适性,延长面料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在实施例中详细阐述,从而使得有益效果更加明显。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抗菌层(6),所述第一抗菌层(6)顶部设有除臭层(3),所述第一抗菌层(6)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涤纶纤维和丝麻粘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以氨纶纤维为纱芯,外包覆丝麻粘胶纤维,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通过挑二压二方式编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6)和所述除臭层(3)之间设有第二抗菌层(5),所述第二抗菌层(5)由甲壳素纤维和银纤维平纹编织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层(3)内设有多个空腔(30),多个空腔(30)内填充有芳香微胶囊(31),所述除臭层(3)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5)的一侧上设有透气膜(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4)远离所述除臭层(3)的一侧上设有耐磨层(1),所述耐磨层(1)由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编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层(1)与所述透气膜(4)之间设有抗静电层(2),所述抗静电层(2)为涂在所述耐磨层(1)底部的抗静电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6)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5)的一侧上设有内里层(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菌面料,包括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顶部设有除臭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为涤纶纤维和丝麻粘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第二纱线以氨纶纤维为纱芯,外包覆丝麻粘胶纤维,所述第一纱线和所述第二纱线通过挑二压二方式编织。该面料除臭且抗菌效果好,耐磨且舒适。

技术研发人员:朱恩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宁锡铭经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