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6539发布日期:2023-04-19 12:35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的改进。


背景技术:

1、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不仅要求具有美观的特性还需要有一定的功能性,如保暖、亲肤、防水等功能,使得服装在提供美观的同时还能给人带来相应的穿着功能。

2、现有的面料所提供的功能大多是对原材料天然物理特性的研究,或通过涂膜、涂层改进面料功能特性来实现,在普通环境下使用的面料一般较为轻薄、透气,但对于在极寒环境中生活的人们来说,保暖性能是最为重要的面料性能,现有面料虽然有不错的保暖性能,但是在特殊环境下,热传导速度过快,普通面料保温层虽然有一定的保温作用,但是身体所产生热量仍然会在不断散失,而散失的热量补充较慢,人们只能通过增加衣物厚度来延缓热量散失速度,从而实现更好的保暖效果,而穿戴较厚的衣物又会使得人们行动不便,因而提出一种可发热的面料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它不仅保留了面料的透气、舒适性能,而且能够对面料进行加热,并通过保温层进行保温,给穿戴者带来了更好的穿戴体验。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亲肤透气层1、第一发热层2、第一保温层3、中间层4,亲肤透气层1上方依次粘附设置第一发热层2、第一保温层3、中间层4,所述中间层4上层设置有第二发热层5,第二发热层5与第一发热层2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发热层5上层设置有第二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6结构与第一保温层3结构相同。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发热层2包含人造丝21、棉线22、发热丝23,棉线22与发热丝23并列缠绕成一股且与人造丝21呈经纬线交织。

4、进一步的,所述发热丝23为远红外线放射腈纶丝。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保温层3与第二保温层6均为精梳棉保温层。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保温层6上层设置有聚酯纤维防护层7。

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层4为尼龙层。

8、进一步的,所述亲肤透气层1为纯棉纤维层。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双重加热保温结构,内层加热保温结构给穿戴者提供连续的热量,外层加热保温结构即起到二重加热,又能延缓内外层热交换速度,最大程度的给穿戴者带来加热保温效果,摆脱了传统厚重服饰带来的行动不便的困扰。



技术特征:

1.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亲肤透气层(1)、第一发热层(2)、第一保温层(3)、中间层(4),亲肤透气层(1)上方依次粘附设置第一发热层(2)、第一保温层(3)、中间层(4),所述中间层(4)上层设置有第二发热层(5),第二发热层(5)与第一发热层(2)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发热层(5)上层设置有第二保温层(6),第二保温层(6)结构与第一保温层(3)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层(2)包含人造丝(21)、棉线(22)、发热丝(23),棉线(22)与发热丝(23)并列缠绕成一股且与人造丝(21)呈经纬线交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23)为远红外线放射腈纶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3)与第二保温层(6)均为精梳棉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温层(6)上层设置有聚酯纤维防护层(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4)为尼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亲肤透气层(1)为纯棉纤维层。


技术总结
可双重发热的保暖面料,它涉及纺织行业领域。亲肤透气层上方依次粘附设置第一发热层、第一保温层、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上层设置有第二发热层,第二发热层与第一发热层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发热层上层设置有第二保温层,第二保温层结构与第一保温层结构相同。通过设置双重加热保温结构,内层加热保温结构给穿戴者提供连续的热量,外层加热保温结构即起到二重加热,又能延缓内外层热交换速度,最大程度的给穿戴者带来加热保温效果,摆脱了传统厚重服饰带来的行动不便的困扰。

技术研发人员:闻海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柯桥姝画花型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