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4566发布日期:2023-07-05 22:0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具体涉及无纺布。


背景技术:

1、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2、而通过复合无纺布制成的口罩、防护服和纱布等医疗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些许缺陷,例如,(1)无纺布并不能较好的将水进行阻隔,导致通过无纺布制成的纱布不便于包扎患者的伤口,同时,抗菌性也较为不理想,从而使患者的伤口感染恶化;(2)无纺布不具有固定结构,导致通过无纺布制成的纱布或者口罩等制品不利于患者和医务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表层与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位于所述表层的下方,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抗菌层和贴敷层,所述贴敷层位于所述抗菌层的下方,所述防渗透层与所述抗菌层均复合固定在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上下位置;

4、所述无纺布本体与所述防渗透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贴边,所述贴边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内部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的前端开设有缺口。

5、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贴边与所述无纺布本体和所述防渗透层还设置有一辅助结构,

6、该辅助结构包括一凸出部和定位孔,凸出部的一端通过粘接的方式与所述贴边的一侧边固定连接,且凸出部的另一端通过夹层的方式夹接在所述无纺布本体与所述防渗透层之间,定位孔开设在凸出部的另一端。

7、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表层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防渗透层由吸水纤维制成,所述抗菌层的内部设置有抗菌剂,该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所述贴敷层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通过所设置的表层,可以提高无纺布的透气性,防渗透层可以避免水进入无纺布内部,抗菌层可以提高无纺布的抗菌性,防止细菌感染伤口,贴敷层可以提高无纺布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舒适性。

11、(2)通过所设置的贴边等结构,可以较好的将无纺布制成的纱布以及口罩便于使用者使用,且整体的固定性较好,结构更加实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表层(2)与防渗透层(3),所述防渗透层(3)位于所述表层(2)的下方,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抗菌层(4)和贴敷层(5),所述贴敷层(5)位于所述抗菌层(4)的下方,所述防渗透层(3)与所述抗菌层(4)均复合固定在所述无纺布本体(1)的上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边(6)与所述无纺布本体(1)和所述防渗透层(3)还设置有一辅助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2)的内部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透层(3)由吸水纤维制成,所述抗菌层(4)的内部设置有抗菌剂,该抗菌剂为银离子抗菌剂,所述贴敷层(5)由聚丙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复合无纺布,包括无纺布本体,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上方设置有表层与防渗透层,所述防渗透层位于所述表层的下方,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下方设置有抗菌层和贴敷层,所述贴敷层位于所述抗菌层的下方,所述防渗透层与所述抗菌层均复合固定在所述无纺布本体的上下位置;所述无纺布本体与所述防渗透层的两侧均设置有贴边。本技术可以提高无纺布的透气性、可以避免水进入无纺布内部、可以提高无纺布的抗菌性,防止细菌感染伤口以及可以提高无纺布与患者皮肤之间的舒适性,同时,也可以较好的将无纺布制成的纱布以及口罩便于使用者使用,且整体的固定性较好,结构更加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瑶玲,傅玮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子城(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