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12719发布日期:2024-04-01 14:2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多层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多层体。


背景技术:

1、从优异的加工性、机械强度、耐久性、耐热性、阻氧性、耐化学药品性等角度出发,聚酰胺树脂作为各种工业材料被广泛使用。

2、作为这样的聚酰胺树脂,很久以前就会使用以聚酰胺6、聚酰胺66为代表的脂肪族聚酰胺树脂。此外,也会使用在聚酰胺树脂的原料中采用芳香族二羧酸和/或芳香族二胺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作为这样的芳香族聚酰胺树脂,已知例如由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合成的聚酰胺树脂(mxd6)等。

3、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薄膜层叠体,其层叠有:包含苯二甲基系聚酰胺树脂(a)为主要成分的聚酰胺层(a)、以及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构成的层(b),所述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74~94质量%的聚酰胺树脂(b)、0.1~2.8质量%的烯烃系弹性体、0.01质量%~3质量%的离聚物树脂、以及5.5~20质量%的聚酰胺树脂(c),所述聚酰胺树脂(b)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所述聚酰胺树脂(c)为苯二甲基系聚酰胺树脂。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73560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在此,如专利文献1所述,制成由间苯二甲胺和己二酸合成的聚酰胺树脂层(mxd6层)与聚酰胺6层、聚烯烃层的多层体,聚酰胺6层、聚烯烃层的柔软性优异,但mxd6层是刚性的,因此在mxd6层容易形成针孔。特别是,在多层体中,mxd6层作为阻隔层发挥作用时,如果在mxd6层形成针孔,则成为阻隔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源自mxd6层的针孔成为起点会使多层体出现针孔。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并提供具有高针孔耐性并且具有高阻氧性的多层体。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作为用于聚酰胺树脂层的聚酰胺树脂的原料单体,在己二酸等碳数4~8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的基础上,组合使用碳数9~12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从而可以解决技术问题。

6、具体而言,通过下述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1>一种多层体,其具有:以超过60质量%的比例包含聚酰胺树脂(a)的拉伸薄膜;以及除所述拉伸薄膜以外的其它层,所述聚酰胺树脂(a)包含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所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70.1~92.0摩尔%源自碳数4~8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29.9~8.0摩尔%源自碳数9~12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

8、<2>根据<1>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其它层的至少一层为包含聚酰胺6和/或聚酰胺6/66的层。

9、<3>根据<1>或<2>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其它层的至少一层为包含聚烯烃的层。

10、<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75.0~88.0摩尔%源自碳数4~8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25.0~12.0摩尔%源自碳数9~12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

11、<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碳数4~8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包含己二酸,所述碳数9~12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包含癸二酸。

12、<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

13、发明的效果

14、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有高针孔耐性并且具有高阻氧性的多层体。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体,其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其它层的至少一层为包含聚酰胺6和/或聚酰胺6/66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其它层的至少一层为包含聚烯烃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75.0~88.0摩尔%源自碳数4~8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所述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25.0~12.0摩尔%源自碳数9~12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碳数4~8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包含己二酸,所述碳数9~12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包含癸二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体,其中,所述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间苯二甲胺。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具有高针孔耐性并且具有高阻氧性的多层体。多层体具有:以超过60质量%的比例包含聚酰胺树脂(A)的拉伸薄膜;以及除所述拉伸薄膜以外的其它层,聚酰胺树脂(A)包含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和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源自二胺的结构单元的70摩尔%以上源自苯二甲胺,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70.1~92.0摩尔%源自碳数4~8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源自二羧酸的结构单元的29.9~8.0摩尔%源自碳数9~12的α,ω‑直链脂肪族二羧酸。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桃子,小黑叶月,宫部高德,小田尚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