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变光天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3132发布日期:2023-04-18 22:0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变光天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天幕,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变光天幕。


背景技术:

1、目前在汽车技术领域,全景天窗正越来越受用户欢迎。无疑的,汽车天窗不仅增强了车内环境的舒适度,还增强了汽车外观的时尚美观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天窗大多采用遮阳板的形式,大大影响了车窗的视野。目前一些新能源汽车所安装的全景天幕玻璃其透光率一般不可改变,且没有遮阳板,经过太阳暴晒之后,天幕玻璃会发热,并且车内也会温度升高,手摸起来会感觉到烫手,无法满足乘车人员对观景以及遮阳隔热等需求,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现在汽车的电致变色全景天窗,基本上都是在两片玻璃基底之间夹胶电致变色材料,因汽车天幕都是大弧度玻璃,生产成本高,制备难度大,夹胶电致变色材料的时候容易因为压力过大把材料压坏,良品率低,夹层后,会出现褶皱,气泡等不良。因此现有技术很难在天幕玻璃规模化生产中得以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变光天幕,旨在解决目前汽车变光天幕在夹胶过程中因为挤压力而把夹胶的调光层压坏和天幕玻璃不能够遮阳隔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变光天幕,包括玻璃基层、第一玻璃胶层、调光液晶层、第二玻璃胶层、软质材料层,所述玻璃基层、所述第一玻璃胶层、所述调光液晶层、所述第二玻璃胶层、所述软质材料层依次粘贴固定;

3、所述软质材料层为透明软质材料制作而成,可为pc、pet、薄玻璃层中的一种;

4、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一层或者两层的液晶膜。

5、优选地,所述第一玻璃胶层和所述第二玻璃胶层材质相同,为eva、pvb、oca中的一种。

6、优选地,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一层的液晶膜,液晶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材层、第一导电层、液晶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材层。

7、优选地,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两层的液晶膜,两层液晶膜使用光学胶粘贴固定在一起。

8、优选地,所述液晶层采用gh液晶、tn液晶、stn液晶、va液晶材料中的一种。

9、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ito导电层。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pc、pet、tac、coc中的一种。

11、优选地,所述软质材料层上喷涂有隔热涂层。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汽车变光天幕是使用玻璃基层和软质材料层夹胶调光液晶层,在夹胶过程中一层硬质玻璃和一层软质层相互挤压调光液晶层,软质材料层能够释放多余的压力,能够对调光液晶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制备难度,提高了良品率。使用gh液晶材料的液晶膜的调光液晶层是能够灵活调节透光率,并且在软质材料层靠近汽车内侧喷涂了隔热涂层,能够起到了很好的遮阳和隔热效果,并且从汽车内部触摸软质材料层也不会烫手。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层、第一玻璃胶层、调光液晶层、第二玻璃胶层、软质材料层,所述玻璃基层、所述第一玻璃胶层、所述调光液晶层、所述第二玻璃胶层、所述软质材料层依次粘贴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玻璃胶层和所述第二玻璃胶层材质相同,为eva、pvb、oca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一层的液晶膜,液晶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材层、第一导电层、液晶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基材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液晶层包括两层的液晶膜,两层液晶膜使用光学胶粘贴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采用gh液晶、tn液晶、stn液晶、va液晶材料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ito导电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二基材层的材料为pc、pet、tac、coc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变光天幕,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材料层上喷涂有隔热涂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变光天幕,包括玻璃基层、第一玻璃胶层、调光液晶层、第二玻璃胶层、软质材料层,玻璃基层、第一玻璃胶层、调光液晶层、第二玻璃胶层、软质材料层依次粘贴固定;软质材料层为透明软质材料制作而成,可为PC、PET、薄玻璃层中的一种,在汽车变光天幕进行夹胶步骤过程中,软质材料层能够对调光液晶层起到保护作用,把夹胶的压力释放,减小玻璃基层对调光液晶层的挤压力,并且由于软质材料层的导热性没有玻璃的导热性好,所以玻璃基层受到阳光照射后发热发烫之后传导到软质材料层的热量没有那么大,软质材料层是在汽车的内部,这样能够防止汽车内的人员被烫到,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郭才,刘敏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唯酷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