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93020发布日期:2023-06-08 10:5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乏燃料干式贮存,具体涉及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1、秦山核电两台重水堆核电机组,是目前国内仅有两台重水堆机组,重水堆的优势是不停堆换料,但由于换料水池存放能力有限,必须建造乏燃料临时干式贮存,以便满足重水堆核电站稳定运行。其主要方法是将乏燃料水池超过6年的乏燃料通过吊装专用运输容器及专用运输车辆运至贮存区进行贮存。但在吊装与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flask)吊装转运跌落事件,进而造成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解决减轻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在吊装和运输过程中发生跌落事件后对人员、设备、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3、s1:判断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的跌落场景;若在生产厂房发生跌落,则执行步骤s2,若在运输道路发生跌落,则执行步骤s3,若在贮存区发生跌落,则执行步骤s4;

4、s2:建立生产厂房现场控制区,通过厂房内视频系统观察判断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是否发生破损,产生裂缝痕迹,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在无裂缝的情况下放入水池;

5、s3:利用起吊设备,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重新吊回运输车辆拴系,在保卫部门引导车引导下返回厂房,在厂房内通过视频系统观察判断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是否发生破损,产生裂缝痕迹,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在无裂缝的情况下放入水池;

6、s4:建立贮存区现场控制区,观察判断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是否发生破损,产生裂缝痕迹,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在无裂缝的情况下运送回厂房并放入贮存水池。

7、步骤s2还包括: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无裂缝痕迹,则执行s21,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有裂缝痕迹,则执行s22。

8、s21: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放入水池;

9、s22: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裂缝痕迹区域去除本底后,通过伽玛测量仪表进行检测,若检测值大于100ugy/h,且持续15min,则判定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存在裂缝,需要通过屏蔽车携带不同型状的屏蔽装置与工作人员一同靠近裂缝处,然后通过专用拆卸工具将相应屏蔽装置就裂缝处进行相应包扎,通过伽玛测量仪表对包扎处进行检测,确认包扎处剂量明显降低,且检测值小于100ugy/h后,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放入水池。

10、步骤s3还包括: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无裂缝痕迹,则执行s31,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有裂缝痕迹,则执行s32。

11、s31: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放入水池;

12、s32: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裂缝痕迹区域去除本底后,通过伽玛测量仪表进行检测,若检测值大于100ugy/h,且持续15min,则判定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存在裂缝,需要通过屏蔽车携带不同型状的屏蔽装置与工作人员一同靠近裂缝处,然后通过专用拆卸工具将相应屏蔽装置就裂缝处进行相应包扎,通过伽玛测量仪表对包扎处进行检测,确认包扎处剂量明显降低,且检测值小于100ugy/h后,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放入水池;

13、步骤s4还包括: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无裂缝痕迹,则执行s41,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有裂缝痕迹,则执行s42。

14、s41:通过起吊设备,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吊回运输车辆拴系,在保卫处引导车引导下返回厂房,放入贮存水池;

15、s42: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裂缝痕迹区域去除本底后,通过伽玛测量仪表进行检测,若检测值大于100ugy/h,且持续15min,则判定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存在裂缝,需要通过屏蔽车携带不同型状的屏蔽装置与工作人员一同靠近裂缝处,然后通过专用拆卸工具将相应屏蔽装置就裂缝处进行相应包扎,通过伽玛测量仪表对包扎处进行检测,确认包扎处剂量明显降低,且检测值小于100ugy/h后,通过起吊设备,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吊回运输车辆拴系,在保卫处引导车引导下返回厂房,放入贮存水池。

16、所述包扎通过铅毯、铅皮包裹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裂缝处,并用铁丝捆紧。

17、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针对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跌落后的放射性检测状态,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有效减轻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跌落后对人员、设备、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该方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确保乏燃料转运过程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已经通过数次演练试验论证,使用情况良好,该方法为重水堆机组乏燃料生产首创,为后续类似电厂乏燃料转运过程中发生跌落,提供可行的处置方法,可向同类电站进行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还包括: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无裂缝痕迹,则执行s21,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有裂缝痕迹,则执行s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还包括: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无裂缝痕迹,则执行s31,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有裂缝痕迹,则执行s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还包括: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无裂缝痕迹,则执行s41,若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有裂缝痕迹,则执行s42。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扎通过铅毯、铅皮包裹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裂缝处,并用铁丝捆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乏燃料干式贮存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重水堆乏燃料运输容器跌落处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判断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的跌落场景;若在生产厂房发生跌落,则建立生产厂房现场控制区,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在无裂缝的情况下放入水池;若在运输道路发生跌落,利用起吊设备,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重新吊回运输车辆拴系,在保卫部门引导车引导下返回厂房,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在无裂缝的情况下放入水池;若在贮存区发生跌落,建立贮存区现场控制区,将乏燃料屏蔽运输容器在无裂缝的情况下运送回厂房并放入贮存水池。该方法使用方便,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确保乏燃料转运过程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

技术研发人员:蒋军建,谢峥,吴伟,施维真,尹建娜,卓成金,曹烽华,朱昌荣,张利东,张连生,董玉领,孙庆男,周振栋,郑钢,刘少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