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03659发布日期:2023-05-10 18:55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汽车外饰件,具体涉及一种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汽车外饰件是指前后保外罩、前端骨架、尾翼扰流板、侧裙、防擦条、轮眉、饰条、立柱饰板、格栅、导流板、挡泥板等与整车空气动力学性能相关或发挥装饰功能的结构件,还包括雨刮、后视镜、前后组合灯、雾灯等功能件。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外饰件不只发挥着装饰功能,还将发挥更多功能与作用。在汽车智能驾驶的浪潮下,智能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如激光雷达、透红外摄像头等产品),为满足特定天气和环境下的正常使用,带有透红外功能的智能外饰件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2、红外线根据其波段而分为近红外(例如波长0.7μm~2μm)、中红外(例如波长3μm~5μm)和远红外(例如波长8μm~13μm)。一般情况下,外饰件是通过镀光学透红外膜层,实现透过不同波段红外线的效果。光学薄膜实现的方式目前主要有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化学液相沉积(cld)三种方式,镀膜前需要先对被镀基材进行超声波清洗或等离子处理来增加附着力,且需要专门的机器和特定的工装结合,不仅成本较高而且膜层耐老化性能很差,实际应用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不影响产品的原有外观和功能基础上,具有透红外功能且可以提高红外透过率的膜层。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一种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包括素材层和位于素材层两侧的正面保护层和透红外膜层,所述透红外膜层靠近红外光源。

3、本发明的智能外饰件膜层,透红外的同时可以提高红外透过率功能,在起到增加透红外效果的前提下,同时不影响产品原有外观和功能。

4、进一步地,上述智能外饰件膜层的素材层和透红外膜层通过粘合层粘结。

5、进一步地,正面保护层为透明丙烯酸类uv固化涂料,厚度为5.0~8.0μm。

6、进一步地,uv固化能量为2000~3000mj,时间为30~50min。

7、进一步地,素材层为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的一种,全透明或者可透905~1550nmnm波段红外光,透过率为88~90%。

8、进一步地,素材层的厚度为1.8~2.5mm。

9、进一步地,素材层结构为单曲面或平面且无异形时,粘合层为耐高温硅基型或亚克力光学透明oca胶带,厚度为40~200μm,透过率为99.95~99.99%,拉拨力为10~15n。这样可以在严苛的环境下保证整体贴合紧密、不起泡等问题,从而使产品正常工作。

10、进一步地,粘合层可以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压合,真空度为-100~-90mpa,压合温度为40~55℃,压力为5~7kg,保压时间为5~15s,可以保证压合无气泡产生,提高外饰件膜层的性能稳定性。

11、进一步地,透红外膜层为pet透红外膜层,905nm波段初始透过率为93~96%。

12、上述pet透红外膜层的制备方法为在pet膜片上涂覆30~50μm厚的增透液后进行光固化,达到红外增透的效果。

13、进一步地,增透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45~55%聚丙烯酸树脂、3~5%的中空二氧化硅颗粒、0.5~1.0%马来酸酐类相容剂、40~50%溶剂、0.5~1.0%固化剂。在pet膜片上涂覆增透液后,膜片的红外透过率从小于89%可提高至大于94%。具有空心结构的二氧化硅颗粒,添加到涂料或树脂中,可以在内部形成纳米空间,从而起到调节光曲折射率来达到提高透过率的目的。

14、进一步地,溶剂为水、乙醇、异丙醇、二甲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15、进一步地,固化剂为苯偶酰类固化剂、烷基苯酮类固化剂、二苯甲酮类固化剂、苯偶姻及衍生物、酰基磷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6、进一步地,增透液是聚丙烯酸树脂、中空二氧化硅颗粒、马来酸酐类相容剂、溶剂和固化剂高速搅拌混合5~10min得到。

17、本发明还提供上述智能外饰件膜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素材层表面喷涂正面保护层,在素材层的另一面使用粘合层粘贴上pet透红外膜层。

18、本发明采用直接使用贴合的方式,无需光学镀膜工序而实现智能外饰件具有透红外功能,避免了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透红外功能失效,且具有合格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19、进一步地,正面保护层的固化时间为15~30min。

20、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使用增透液得到pet透红外膜层,用于智能外饰件膜层,可以实现智能外饰件的透红外功能;

22、(2)采用直接贴合的方式,无需光学镀膜工序,避免了高温高湿的条件下透红外功能失效;

23、(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得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红外透过率可以提高1.0~1.5%;

24、(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高效,且具有合格率高、成本低的优势。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素材层和位于素材层两侧的正面保护层和透红外膜层,所述透红外膜层靠近红外光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外饰件膜层的素材层和透红外膜层通过粘合层粘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正面保护层为透明丙烯酸类uv固化涂料,厚度为5.0~8.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素材层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全透明或者可透905~1550nmnm波段红外光,透过率为88~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素材层结构为单曲面或平面且无异形时,粘合层为耐高温硅基型或亚克力光学透明oca胶带,厚度为40~200μm,透过率为99.95~99.99%,拉拨力为10~15n。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粘合层可以在真空环境中进行压合,真空度为-100~-90mpa,压合温度为40~55℃,压力为5~7kg,保压时间为5~15s。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透红外膜层为pet透红外膜层,905nm波段初始透过率为93~9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pet透红外膜层的制备方法为在pet膜片上涂覆30~50μm厚的增透液后进行光固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其特征在于,增透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45~55%聚丙烯酸树脂、3~5%的中空二氧化硅颗粒、0.5~1.0%马来酸酐类相容剂、40~50%溶剂、0.5~1.0%固化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外饰件膜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素材层表面喷涂正面保护层,在素材层的另一面使用粘合层粘贴上pet透红外膜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汽车外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一种可透红外的智能外饰件膜层,包括素材层和位于素材层两侧的正面保护层和透红外膜层,所述透红外膜层靠近红外光源,素材层和透红外膜层通过粘合层粘结,透红外膜层为PET透红外膜层,905nm波段初始透过率为93~96%,制备方法为在PET膜片上涂覆30~50μm厚的增透液后进行光固化,达到红外增透的效果,增透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45~55%聚丙烯酸树脂、3~5%的中空二氧化硅颗粒、0.5~1.0%马来酸酐类相容剂、40~50%溶剂、0.5~1.0%固化剂。使用增透液得到PET透红外膜层,采用直接贴合的方式,无需光学镀膜工序,实现了智能外饰件的透红外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任建全,郭孟雨,杨晓锋,傅相林,丁志华,刘西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敏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