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7439发布日期:2023-07-04 22:0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很多国家重要人物的座驾都设计有防弹功能,这些座驾可以抵抗枪弹,手雷破片和冲击波等袭击,为了达到这些防护效果,通常做法是通过加厚特质的钢板来保护车身不受到破坏,加厚钢板无疑就加厚了整车重量,增加了油耗。

2、相关技术中防弹汽车的防弹结构可分为两类。第一大类为硬式防弹结构方案,即车身壳体为高强度防弹厚钢板结构,车窗为厚的防弹安全玻璃结构。第二大类为半硬式防弹结构方案,即车身壳体是由金属薄板与防弹复合材料,或由高分子复合材料与防弹材料相固化模压为一整体的结构件,其中防弹材料层已处于半硬半软的固化状态;车窗仍为厚的防弹安全玻璃结构。但是,上述两类防弹结构都是通过增厚防护结构提高防护能力,同时也都导致整车重量比较大,油耗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在提高车身防护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实现车辆的轻量化的需求,并降低车辆的能耗。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检测部件、防护部件,所述车身的壳壁内部形成有空腔;所述检测部件用于获取车内生命体和/或车外接近物的位置信息;所述防护部件设在所述空腔内,所述防护部件包括可移动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根据所述检测部件的所述位置信息移动,以防护所述车内生命体。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在车身壳壁的空腔内安装可移动的防护部件,并在检测部件获取车内生命体和/或车外接近物的位置信息后控制防护部件移动进行防护,可以在设置较小尺寸的防护部件的前提下实现对车内生命体的防护,有利于减轻车辆的重量,降低车辆的能耗。

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部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根据所述车内生命体和/或所述车外接近物的位置信息驱动所述防护件移动。

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多个呈点阵布置的电磁单元格,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通信连接所述检测部件,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中的部分能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通电将所述防护件磁吸至设定位置。

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构造为板状部件,所述车内生命体或所述车外接近物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周向边缘所限定的区域内,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车内生命体和/或所述车外接近物的影像,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中至少与所述影像的边缘轮廓对应的能通电磁吸所述防护件。

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具有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设定位置之间形成有移动路径,通电磁吸所述防护件的所述电磁单元格包括第一单元格和第二单元格,所述第一单元格位于所述移动路径上且依次先通电后断电,所述第二单元格位于所述设定位置且至少与所述影像的边缘轮廓对应。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件为一个时,所述防护件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大于等于所述车内生命体或所述车外接近物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或者,所述防护件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防护件处于所述设定位置时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大于等于所述车内生命体或所述车外接近物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包括:基座、防护本体,所述电磁单元格通电后能磁吸所述基座;所述防护本体设在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防护本体为金属材料、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加温加压而成的层压板、防弹陶瓷与高强度高模量纤维复合板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1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装置、储能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通电控制单元和信息指令处理发送单元,所述通电控制单元通信连接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和所述信息指令处理发送单元,所述通电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通电,所述信息指令处理发送单元通信连接所述检测部件,以根据所述检测部件获取的所述位置信息控制所述通电控制单元;所述储能装置用于储存电能,并电连接所述信息指令处理发送单元。

1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第一动态影像,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位于所述车身内侧的第一相机和第一雷达,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一雷达用于实时跟踪所述车内生命体,并绘制所述车内生命体的所述第一动态影像。

1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第二动态影像,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位于所述车身外侧的第二相机和第二雷达,所述第二相机和所述第二雷达用于识别和追踪所述车外接近物,并绘制所述车外接近物的所述第二动态影像。

13、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部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根据所述车内生命体和/或所述车外接近物的位置信息驱动所述防护件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多个呈点阵布置的电磁单元格,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通信连接所述检测部件,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中的部分能根据所述位置信息通电将所述防护件磁吸至设定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构造为板状部件,所述车内生命体或所述车外接近物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板状部件的周向边缘所限定的区域内,所述位置信息包括所述车内生命体和/或所述车外接近物的影像,多个所述电磁单元格中至少与所述影像的边缘轮廓对应的能通电磁吸所述防护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具有初始位置,所述初始位置和所述设定位置之间形成有移动路径,通电磁吸所述防护件的所述电磁单元格包括第一单元格和第二单元格,所述第一单元格位于所述移动路径上且依次先通电后断电,所述第二单元格位于所述设定位置且至少与所述影像的边缘轮廓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为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件为一个时,所述防护件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大于等于所述车内生命体或所述车外接近物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或者,所述防护件为多个时,多个所述防护件处于所述设定位置时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大于等于所述车内生命体或所述车外接近物在所述板状部件上的正投影。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第一动态影像,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位于所述车身内侧的第一相机和第一雷达,所述第一相机和所述第一雷达用于实时跟踪所述车内生命体,并绘制所述车内生命体的所述第一动态影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第二动态影像,所述检测部件包括位于所述车身外侧的第二相机和第二雷达,所述第二相机和所述第二雷达用于识别和追踪所述车外接近物,并绘制所述车外接近物的所述第二动态影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检测部件、防护部件,车身的壳壁内部形成有空腔;检测部件用于获取车内生命体和/或车外接近物的位置信息;防护部件设在空腔内,防护部件包括可移动的防护件,防护件根据检测部件的位置信息移动,以防护车内生命体。本发明通过在车身壳壁的空腔内安装可移动的防护部件,并在检测部件获取车内生命体和/或车外接近物的位置信息后控制防护部件移动进行防护,可以在设置较小尺寸的防护部件的前提下实现对车内生命体的防护,有利于减轻车辆的重量,降低车辆的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