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飞行子弹药的反坦克智能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40555发布日期:2023-09-14 00:2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飞行子弹药的反坦克智能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反坦克武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带有飞行子弹药的反坦克智能雷。


背景技术:

1、智能型地雷一般采用先进的红外探测器或毫米波雷达以及声、震动传感器,并配有智能子弹药,能在远距离上探测和攻击目标。能进行雷间通信和雷场联网,实施协同攻击。智能型地雷按对付目标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反直升机智能地雷和反坦克智能地雷。智能地雷的装备与发展,必将给工程兵部队战术使用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成为地雷发展的一个明显的趋势。

2、现有技术中美国研制的“大黄蜂”、俄罗斯的ptkm-1r智能反坦克地雷均采用声音和震动进行目标定位,由于传统的反坦克智能地雷由于攻击子弹药一般采用类似末敏弹的工作模式,对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信息要求严格,攻击子弹药发射后若在给定区域内丢失目标,由于不具备自主探测能力且无法机动,将不能完成打击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飞行子弹药的反坦克智能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包括:

2、地面发控装置和飞行子弹药;

3、所述地面发控装置包括基座和顶盖,所述基座为下端封死的圆柱筒,基座底部设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上均设有多个声阵列探测器;所述顶盖由两个半圆柱筒组成,所述两个半圆柱筒顶端通过爆炸螺栓相连,所述顶盖侧面设有多个毫米波雷达探测器;基座内设有主控模块,用于接收声阵列探测器和毫米波雷达探测器的探测信息,并向爆炸螺栓和飞行子弹药发送指令;

4、所述飞行子弹药由共轴双旋翼飞行器、视觉探测导引模块、战斗部组成;所述共轴双旋翼飞行器设有两组可折叠旋翼,旋翼折叠后,所述飞行子弹药可放入基座内,并通过顶盖固定;所述战斗部内设有引信,战斗部一端连接在共轴双旋翼飞行器底部,另一端连接视觉探测导引模块,所述视觉探测导引模块采集飞行子弹药下方图像信息,并发送给弹上控制系统;所述飞行子弹药内还设有弹上控制系统用于接收视觉探测导引模块的目标识别结果和方位信息、向共轴双旋翼飞行器传递方位信息和向战斗部内的引信发出攻击指令。

5、进一步地,所述顶盖的两个半圆柱筒连接处还设有弹簧,所述爆炸螺栓与主控模块电连接,爆炸螺栓接收到主控模块发送的脱离指令后,点火引爆自身破坏螺栓的连接结构,弹簧将顶盖的两个半圆柱筒分离,两个半圆柱筒与基座脱离,并使飞行子弹药完全露出,同时旋翼展开。

6、进一步地,所述视觉探测导引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连接在战斗部下方,且底部设有可见光镜头、红外镜头和激光测距器,分别用于采集地面可见光、红外图像和测量飞行子弹药与目标的距离。

7、进一步地,所述支腿与基座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扭簧,用于辅助支腿支撑地面。

8、进一步地,所述一个声阵列探测器转动连接在支腿上,且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限定声阵列探测器展开角度最大为90度;所述基座侧壁上设有凹槽,声阵列探测器与支腿折叠收起后,所述声阵列探测器置于凹槽内,所述折叠后的支腿通过卡箍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战斗部内装填有炸药,底部设有药型罩,并通过压螺将药型罩固定,所述压螺为环形结构,外圈设有螺纹,可通过螺纹连接在战斗部底端从而抵住药型罩避免其脱落。在引信引爆战斗部内炸药后,在炸药的爆炸作用下药型罩形成爆炸成型弹丸,并穿透位于下方的视觉探测导引模块,攻击位于飞行子弹药正下方的目标。

10、进一步地,还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所述主控模块中包含通信子模块和探测信息综合处理子模块,所述通信子模块负责多个反坦克智能雷之间以及反坦克智能雷与远程控制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所述探测信息综合处理子模块负责融合处理声阵列探测器和毫米波雷达探测器获取的信息。

11、进一步地,所述反坦克智能雷与远程控制终端之间传递的信息包括探测反坦克智能雷的位置信息、工作状态及剩余电量、探测信息综合处理子模块处理后的数据以及远程控制终端向反坦克智能雷发送的控制指令。

12、有益效果:

13、本发明中的地面发控装置设置有声阵列探测器和毫米波雷达探测器,通过主被动结合的探测模式能够快速发现目标,实现快速定位并发射飞行子弹药;

14、飞行子弹药发射后,既可以依据地面发控装置信息飞向指定地点,也可以通过自身视觉探测导引模块获得的信息,进行自主飞行,并完成探测识别、跟踪导引和精准打击的任务,无需依赖地面发控装置的探测信息,极大降低了对目标初始判断的精度要求,提高了自身稳定性也降低了整体结构的复杂性。

15、智能子弹药包含采用视觉探测导引模块,可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识别不同类型的攻击目标,确定目标的最佳攻击部位,并引导子弹药抵近攻击,从而提高命中精度,增加毁伤效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飞行子弹药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发控装置(1)和飞行子弹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4)的两个半圆柱筒连接处还设有多个弹簧(153),所述爆炸螺栓(15)与主控模块(17)电连接,在接收到主控模块(17)信号后引爆自身,破坏螺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觉探测导引模块(22)包括壳体(221),所述壳体(221)连接在战斗部(23)下方,且底部设有可见光镜头(222)、红外镜头(223)和激光测距器(224),分别用于采集地面可见光、红外图像和测量飞行子弹药(2)与目标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12)与基座(11)转动连接,且连接处设有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声阵列探测器(13)转动连接在支腿(12)上,且连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限定声阵列探测器(13)展开角度最大为90度;所述基座(11)侧壁上设有凹槽(17),声阵列探测器(13)与支腿(12)折叠收起后,所述声阵列探测器(13)置于凹槽(17)内,所述折叠后的支腿(12)通过卡箍(18)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所述战斗部(23)内装填有炸药,底部设有药型罩(231),并通过压螺(232)将药型罩(231)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远程控制终端,所述主控模块中还包含通信子模块和探测信息综合处理子模块,所述通信子模块负责多个反坦克智能雷之间以及反坦克智能雷与远程控制终端之间的信息传递;所述探测信息综合处理子模块负责融合处理声阵列探测器(13)和毫米波雷达探测器(16)获取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坦克智能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坦克智能雷与远程控制终端之间传递的信息包括反坦克智能雷向远程控制终端发送的反坦克智能雷位置信息、工作状态及剩余电量以及远程控制终端向反坦克智能雷发送的控制指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可飞行智能子弹药的用于反坦克的智能雷,包括用于发现目标的并初步定位的地面发控装置和能够自行识别目标并抵近攻击的飞行子弹药;地面发控装置设置有声阵列探测器和毫米波雷达探测器,通过主被动结合的探测模式能够快速发现目标,实现快速定位并发射飞行子弹药;飞行子弹药发射后,既可以依据地面发控装置信息飞向指定地点,也可以通过自身视觉探测导引模块获得的信息,进行自主飞行,并完成探测识别、跟踪导引和精准打击的任务,无需依赖地面发控装置的探测信息,极大降低了对目标初始判断的精度要求,提高了自身稳定性也降低了整体结构的复杂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向平,丁建宝,李久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永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