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66221发布日期:2023-09-16 05:4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爆破,具体涉及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


背景技术:

1、爆破是利用炸药在空气、水、土石介质或物体中爆炸所产生的压缩、松动、破坏、抛掷及杀伤作用,达到预期目的的一门技术。药包或装药在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中爆炸时,使土石介质或结构物产生压缩、变形、破坏、松散和抛掷的现象,主要用于土石方工程,以及金属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等。在爆破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起爆药包(雷管或导爆索)拒爆和炸药未爆的现象称作盲炮。爆破中发生盲炮,如未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潜在危险极大。往往因误触盲炮、打残孔或摩擦振动等引起盲炮爆炸,以致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现场爆破人员在爆破后现场检查时,因地形变化较大,有可能存在未发现盲炮的情况,导致土方作业时出现安全事故。因此,急需一种能够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避免盲炮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能够帮助现场爆破作业人员及时发现爆破现场是否存在盲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4、①根据爆破要求,确定炮孔深度h后,选取相应的导爆管,所述导爆管应两端密封(因炮孔内水进入导爆管内导致导爆管失效无法起爆)其长度l大于炮孔深度h;

5、②往炮孔放入炸药,再放入起爆药包,然后放入定量的炸药(其目的是隔开导爆管与起爆药包,避免因起爆药包起爆后激发导爆管导致结果的误判),将导爆管一端绑于小石块上,吊装放入炮孔内,直至接触炸药,将露出炮孔口部的导爆管固定好,防止掉入孔内;

6、③继续放入炸药,填塞炮孔时应避免碎石割破导爆管;

7、④现场人员撤离至起爆区,进行爆破;

8、⑤按规定等待一定时间后进入爆破现场检查情况,如果炮孔正常起爆,则爆破区域内的导爆管均会变为黑色,如有未爆炮孔,则导爆管为无色透明管。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①中导爆管(1)的长度l≥h+2m。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②中所述定量炸药为1kg,使导爆管与起爆药包隔开。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②中所述定量炸药为2kg,使导爆管与起爆药包隔开。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②中的小石块也可以是其他能使导爆管下坠的重物。

13、采用上述方法,通过导爆管是否被击发,由无色透明管变为黑色(内壁药剂击发后产生的黑色产物粘附于管壁上,使得导爆管呈黑色),可直观的判断炮孔内炸药是否起爆,有利于爆破作业人员及时发现盲炮,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①中导爆管(1)的长度l≥h+2m。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②中所述定量炸药(4)为1kg。

4.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②中所述定量炸药(4)为2kg。

5.如权利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②中的小石块也可以是其他能使导爆管(1)下坠的重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属民爆化工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在爆破时有可能存在未发现盲炮的情况,导致土方作业时出现安全事故的问题。一种指示炮孔内炸药是否爆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爆破要求,确定炮孔深度H后,选取相应的导爆管;②往炮孔放入炸药,再放入起爆药包,然后放入定量的炸药,将导爆管一端绑于小石块上,吊装放入炮孔内,直至接触炸药;③继续放入炸药,填塞炮孔时应避免碎石割破导爆管;④现场人员撤离至起爆区,进行爆破;⑤按规定等待一定时间后进入爆破现场检查情况,如果炮孔正常起爆,则爆破区域内的导爆管均会变为黑色,如有未爆炮孔,则导爆管为无色透明管。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土,施明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海峡科化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