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式反应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0648发布日期:2024-01-16 12:05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池式反应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核反应堆,具体涉及一种池式反应堆。


背景技术:

1、供热反应堆作为以核裂变产生的热量为热源进行供热的装置,一般将堆芯设置为容纳池底部,容纳池通常设置为敞口常压形式,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池内冷却剂会大量蒸发至反应堆大厅中,造成反应堆大厅环境湿度升高,易导致大厅内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故障。另外为使反应堆正常运行,需要频繁向容纳池中补充冷却剂以保证堆芯出口的压力,容易导致辅助系统的过度损耗以及冷却剂的过度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池式反应堆。本实施例中的池式反应堆包括:容纳池,容纳池用于容纳冷却剂,容纳池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堆芯,堆芯设置于容纳池内,冷却剂用于吸收堆芯的热量以冷却堆芯;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设置于容纳池的顶部,用于对容纳池内吸热蒸发的冷却剂进行冷凝使其回流至容纳池内;其中,冷凝回流装置形成有冷却腔室,冷却腔室用于为冷却气体提供流动通道,冷却气体用于冷却蒸发的冷却剂以使冷却剂在冷凝回流装置的表面冷凝。

2、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池式反应堆,在不改变原有池式反应堆供热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冷凝回流装置,限制冷却剂直接向反应堆大厅蒸发,充分降低了反应堆大厅的湿度,优化了反应堆大厅的环境参数。同时,冷凝回流装置能够将蒸发的水蒸气液化,并使其回流至容纳池中,缓解了因池内冷却剂持续蒸发而需要频繁向容纳池中补充的问题,实现冷却剂的循环利用,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反应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该冷凝回流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拆装方便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反应堆的经济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池式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流装置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流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的侧壁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容纳池的开口和所述支撑凸台之间,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冷却腔室相连通,用于为所述冷却气体进出所述冷却腔室提供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部呈锥形,以使所述回流部表面冷凝的冷却剂沿所述回流部向下流至所述容纳池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的支撑凸台处形成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沿所述容纳池的圆周方向设置,且所述收集槽位于所述回流部的内侧,以使所述回流部表面冷凝的冷却剂沿所述回流部向下流至所述收集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池的侧壁还形成有多个回流孔,所述回流孔设置成连通所述收集槽和容纳池内的容纳空间,以使所述收集槽内的冷却剂回流至所述容纳池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回流装置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池式反应堆。池式反应堆包括:容纳池,容纳池用于容纳冷却剂,容纳池的顶部形成有开口;堆芯,堆芯设置于容纳池内,冷却剂用于吸收堆芯的热量以冷却堆芯;冷凝回流装置,冷凝回流装置设置于容纳池的顶部,用于对容纳池内吸热蒸发的冷却剂进行冷凝使其回流至容纳池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池式反应堆,通过冷凝回流装置限制池内冷却剂向反应堆大厅蒸发,并将蒸发的水蒸气液化使其回流至容纳池中,缓解了因冷却剂持续蒸发而需要频繁向容纳池中补充的问题,实现冷却剂的循环利用,在节约经济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反应堆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霞,周寅鹏,柯国土,庄毅,张占利,王利霞,周鑫,赵磊,郭志家,范月容,徐鑫,曹永刚,曹攀,张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