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

文档序号:37278111发布日期:2024-03-12 21:1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

本发明属于引信安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引信与弹体之间的典型连接方式是螺纹连接。螺纹连接通常有摩擦防松、机械防松和永久防松等三种措施。现有中、小口径炮弹的弹引连接防松措施主要是利用冲头点铆的永久防松方法将引信与弹体锁死从而实现防松固定。其中小口径炮弹弹体口部壁厚较薄,在弹体口部外侧用冲头沿径向点铆,就会使得弹体口部铆点附近变形而可靠进入引信与弹连接外螺纹的退刀槽,从而达到防松固定的目的。

2、大口径炮弹引信与弹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可分为苏式和美式两种。其中苏式大口径炮弹多采用弹口部径向尖端紧定螺钉结构实现引信防松,这种连接固定方式需要弹体具有足够的壁厚以容纳尖端紧定螺钉长度。美式大口径炮弹引信与弹体之间无连接固定结构,仅靠引信安装扳手手感控制引信安装时的旋紧力矩。由于安装引信费时费力,赶不上火炮射击节拍,所以经常出现引信安装力矩偏低甚至是没有安装(旋拧)到位的情形,而安装力矩足够、旋拧到位的引信由于没有具体的防松结构在发射冲击过程中就会松动,进而会引起引信偏歪,甚至在外弹道上脱落或发生弹道炸。此外,试验表明,单靠螺纹间隙配合而无其他附加的防松结构,仅仅增大安装力矩并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旋松力矩和防止旋松。

3、文献《引信技术实践》(胡凤年,潘铁牛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9:69-70,139-140)披露,海双57mm口径舰炮杀伤爆破曳光弹配弹头引信海榴-4在1977年和1978年靶场射击试验中出现过5发近弹,其原因是引信装入弹丸时连接螺纹没有拧紧且铆合不牢,炮弹在发射过程中的冲击可能使引信相对弹体松动,并不同程度地旋出弹体或脱离弹体,致使飞行阻力增大。

4、37mm高炮人工增雨消雹弹配弹头时间引信,在未采取点铆固定措施的情况下,在湖南境内也发生过外弹道上引信从弹体上脱落后自己空炸、剩余弹体形成近弹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引信体以其外螺纹旋入弹体后,在正对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外壁上的径向槽处以冲头点铆引信体使其局部塑性变形卡入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外壁上的径向槽,使引信体与弹体锁死,实现防松固定,提高了高速旋转弹丸发射过程中的牢固性,进而改善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结构简约、操作方便,便于在发射现场(炮位)实施。

2、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包括沿引信体定位凸缘底面向上同轴布设一内环形槽,以及在弹体口部向上同轴增设一内环形凸起;所述内环形凸起与内环形槽嵌合;在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的外壁上均匀布设2~8个径向槽,径向槽的底面高度不低于弹体外侧环形定位端面。在此以引信体指代引信,未给出其内部具体结构。

3、进一步地,内环形凹槽外壁厚度为0.3mm~1mm。

4、进一步地,引信体以其外螺纹旋入弹体后,在正对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外壁上的径向槽处以冲头沿径向点铆引信体,使其局部塑性变形卡入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外壁上的径向槽,从而将引信体固定于弹体上,预防松动。

5、进一步地,引信体定位凸缘底环面与弹体外侧环形定位端面之间沿轴向留出0.2mm~0.6mm的间隙,且弹体径向槽底面高度低于引信体定位凸缘底环面高度,用于观察和确定铆点方位。

6、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

7、(1)结构简约、成本低廉。

8、(2)操作方便,发射现场(炮位)即可实施。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引信体(1)定位凸缘底面向上同轴布设一内环形槽(2),以及在弹体(3)口部向上同轴增设一内环形凸起(4);所述内环形凸起(4)与内环形槽(2)嵌合;在弹体(3)口部内环形凸起(4)的外壁上均匀布设2~8个径向槽(5),径向槽(5)的底面高度不低于弹体(3)外侧环形定位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信体(1)上的内环形槽(2)外壁厚度为0.3mm~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引信体(1)以其外螺纹旋入弹体(3)后,在正对弹体(3)口部内环形凸起(4)外壁上的径向槽(5)处以冲头沿径向点铆引信体(1),使其局部塑性变形卡入弹体(3)口部内环形凸起(4)外壁上的径向槽(5),从而将引信体(1)固定于弹体(3)上,预防松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引信体(1)定位凸缘底环面与弹体(3)外侧环形定位端面之间沿轴向留出0.2mm~0.6mm的间隙,用于观察和确定点铆方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松的弹引螺纹连接点铆固定结构,将引信体与弹体机械接口形状由环平面改为环台阶面,即沿传统的引信体定位凸缘底面向上增设一内环形槽,同时在弹体口部增设一内环形凸起,与此环形槽嵌合。在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外壁上均设有数个径向槽。引信体以其外螺纹旋入弹体后,在正对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外壁上的径向槽处以冲头点铆引信体,使其局部塑性变形卡入弹体口部内环形凸起外壁上的径向槽,从而将引信体固定于弹体上,预防松动。引信体定位凸缘底环面与弹体外侧环形定位端面之间沿轴向留出0.2 mm~0.6 mm的间隙,用于观察和确定铆点方位。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时,毕思健,王光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