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6155发布日期:2024-01-16 12:50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功能复合材料,具体涉及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有透光率要求场合的应用背景下,光学窗口部位是电磁防护的薄弱部位,该部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透光特性,而且需要具有雷达波吸收功能,然而,传统的吸波材料由于吸波介质对可见光有很强的吸收阻隔作用,一般呈现出黑色,无法满足透明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2、分散、宽展玻璃纤维,得到玻璃纤维单向带;

3、将玻璃纤维单向带编织成玻璃纤维编织布;

4、宽展镀镍碳纤维,得到镀镍碳纤维单向带;

5、将镀镍碳纤维单向带分切为设定宽度的镀镍碳纤维窄带,然后将镀镍碳纤维窄带编织成镀镍碳纤维网格布;

6、配制与玻璃纤维具有相同折射率的环氧树脂;

7、分别裁剪玻璃纤维编织布和镀镍碳纤维网格布,依次逐层铺设玻璃纤维编织布和/或镀镍碳纤维网格布,其中,在相邻的铺层之间涂覆环氧树脂,铺设多次得到设定厚度的多层复合材料层;

8、将多层复合材料层放置在模具中热压成型,得到成型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

9、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玻璃纤维单向带中的玻璃纤维沿其长度方向平行排列,沿其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10、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玻璃纤维单向带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06mm。

11、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镀镍碳纤维窄带的宽度为1~10mm。

12、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镀镍碳纤维网格布的带间距为2~30mm。

13、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多层复合材料层中,环氧树脂的质量含量为45~55%。

14、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15、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包括:

16、第一阻抗匹配层,由一层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17、吸波层,设置在第一阻抗匹配层上,由一层镀镍碳纤维网格布铺设形成;

18、第二阻抗匹配层,设置在吸波层上,由十六层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19、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编织布的厚度为0.12mm;镀镍碳纤维网格布的带间距为18mm、厚度为0.1mm,镀镍碳纤维网格布的带宽为3mm、5mm、7mm或9mm。

20、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包括:

21、第一阻抗匹配层,由一层厚度为0.12mm的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22、第一吸波层,设置在第一阻抗匹配层上,由一层厚度为0.1mm、带宽为1mm、带间距为18mm的镀镍碳纤维网格布铺设形成;

23、第二阻抗匹配层,设置在第一吸波层上,由三层厚度为0.12mm的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24、第二吸波层,设置在第二阻抗匹配层上,由一层厚度为0.1mm、带宽为3mm、带间距为18mm的镀镍碳纤维网格布铺设形成;

25、第三阻抗匹配层,设置在第二吸波层上,由三层厚度为0.12mm的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26、第三吸波层,设置在第三阻抗匹配层上,由一层厚度为0.1mm、带宽为5mm、带间距为18mm的镀镍碳纤维网格布铺设形成;

27、第四阻抗匹配层,设置在第三吸波层上,由三层厚度为0.12mm的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28、第四吸波层,设置在第四阻抗匹配层上,由一层厚度为0.1mm、带宽为7mm、带间距为18mm的镀镍碳纤维网格布铺设形成;

29、第五阻抗匹配层,设置在第四吸波层上,由三层厚度为0.12mm的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30、第五吸波层,设置在第五阻抗匹配层上,由一层厚度为0.1mm、带宽为9mm、带间距为18mm的镀镍碳纤维网格布铺设形成;

31、第六阻抗匹配层,设置在第五吸波层上,由三层厚度为0.12mm的玻璃纤维编织布铺设形成。

3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选用玻璃纤维作为透波层和结构层,能够提供较好的透波性能和力学性能;选用镀镍碳纤维,能够起到电磁波损耗和反射的作用,达到良好的吸波效果。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制作方法,制备得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透光率高,吸波性能好,力学性能好,能够应用于电磁波隐身领域。



技术特征:

1.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单向带中的玻璃纤维沿其长度方向平行排列,沿其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单向带的厚度小于或等于0.0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碳纤维窄带的宽度为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镍碳纤维网格布的带间距为2~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复合材料层中,环氧树脂的质量含量为45~55%。

7.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编织布的厚度为0.12mm;所述镀镍碳纤维网格布的带间距为18mm、厚度为0.1mm,所述镀镍碳纤维网格布的带宽为3mm、5mm、7mm或9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吸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透明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分散、宽展玻璃纤维,得到玻璃纤维单向带;将玻璃纤维单向带编织成玻璃纤维编织布;宽展镀镍碳纤维,得到镀镍碳纤维单向带;将镀镍碳纤维单向带分切为设定宽度的镀镍碳纤维窄带,然后将镀镍碳纤维窄带编织成镀镍碳纤维网格布;配制与玻璃纤维具有相同折射率的环氧树脂;分别裁剪玻璃纤维编织布和镀镍碳纤维网格布,依次逐层铺设玻璃纤维编织布和/或镀镍碳纤维网格布,其中,在相邻的铺层之间涂覆环氧树脂,铺设多次得到设定厚度的多层复合材料层;将多层复合材料层放置在模具中热压成型,得到成型的透明吸波复合材料。

技术研发人员:郭正民,赵磊,张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仿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