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039510发布日期:2024-02-20 20:3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闪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面料的不同性能不同风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闪光面料因其具有闪光效果,一直是服装设计师的宠爱,现有的闪光面料多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的方法制成,强度低,使得面料的保型性差,由于金丝和银丝的存在,贴身穿着时肤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闪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闪光面料多采用金丝和银丝原料与其他纺织原料交织的方法制成,强度低,使得面料的保型性差,由于金丝和银丝的存在,贴身穿着时肤感较差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闪光面料,所述面料包括贴肤层、镜面闪光层,所述贴肤层与镜面闪光层通过粘结层连接,所述贴肤层由第一普通涤纶丝编织而成,所述镜面闪光层由第一复合丝、第二复合丝、黏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丝由阳离子涤纶丝和第二普通涤纶丝复合而成;所述第二复合丝由大有光涤纶丝和三角亮光涤纶丝复合而成。

4、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贴肤层、粘结层、镜面闪光层,既能够实现面料的闪光效果,同时也使面料具有较好的保型性、抗皱性、柔软性和穿着舒适性;贴肤层采用第一普通涤纶丝,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湿性,能够保持皮肤的干爽和舒适;所述镜面闪光层采用第一复合丝、第二复合丝、粘胶纤维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镜面闪光效果,能够增加衣物的时尚感和吸引力;且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使面料具有较好的强度、保型性、耐磨性。

5、进一步地,所述镜面闪光层由二道针的上阵盘和四道针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以12路为一个循环编织,其中,镜面闪光层的组织结构排列顺序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九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十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十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十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

6、进一步地,第一路、第四路、第七路、第十路接第一复合丝,第二路、第五路、第八路、第十一路接第二复合丝,第三路、第六路、第九路、第十二路接黏胶纤维。

7、进一步地,所述贴肤层由二道针的上阵盘和二道针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以2路一个循环编织,其中,贴肤层的组织结构排列顺序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8、进一步地,第一路、第二路均接第一普通涤纶纱。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普通涤纶丝的粗细为50~100d。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复合丝的粗细为50~100d,所述第一复合丝的f数为36~144f。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合丝的粗细为30~40d,所述第二复合丝的f数为24~72f。

12、进一步地,所述黏胶纤维的粗细为35~40s。

13、一种闪光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上述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4、步骤一:根据贴肤层的编织结构编织成第一坯布;

15、步骤二:根据镜面闪光层的编织结构编织成第二坯布;

16、步骤三:取第一坯布,于180~190℃下定型,于125~135℃下预缩处理,得到第一预缩布;

17、步骤四:取第二坯布,于130~140℃下定型,于105~115℃下预缩处理,得到第二预缩布;

18、步骤五:取步骤三得到的第一预缩布,在第一预缩布的一侧涂抹上新型粘合剂;取步骤四得到的第二预缩布,在第二预缩布的一侧涂抹上新型粘合剂;将第一预缩布上涂有新型粘合剂的一侧和第二预缩布上涂有新型粘合剂的一侧贴合,然后在130~140℃下热压复合,水洗,即得复合坯布;

19、步骤六:将复合坯布进行染整工艺,得到闪光面料。

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闪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21、1)本发明通过设置所述贴肤层、粘结层、镜面闪光层,使面料具有较好的保型性、抗皱性、柔软性和穿着舒适性;且贴肤层采用第一普通涤纶丝,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湿性,能够保持皮肤的干爽和舒适;所述镜面闪光层由第一复合丝、第二复合丝、黏胶纤维编织而成,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具有不同的光泽和反射性能,再与黏胶纤维的光泽相互配合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镜面闪光效果,能够增加衣物的时尚感和吸引力;且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使面料具有较好的强度、保型性、耐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贴肤层、镜面闪光层,所述贴肤层与镜面闪光层通过粘结层连接,所述贴肤层由第一普通涤纶丝编织而成,所述镜面闪光层由第一复合丝、第二复合丝、黏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丝由阳离子涤纶丝和第二普通涤纶丝复合而成;所述第二复合丝由大有光涤纶丝和三角亮光涤纶丝复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闪光层由二道针的上阵盘和四道针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以12路为一个循环编织,其中,镜面闪光层的组织结构排列顺序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七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八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九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十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第十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十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路、第四路、第七路、第十路接第一复合丝,第二路、第五路、第八路、第十一路接第二复合丝,第三路、第六路、第九路、第十二路接黏胶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层由二道针的上阵盘和二道针的下针筒针织形成,以2路一个循环编织,其中,贴肤层的组织结构排列顺序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第一路、第二路均接第一普通涤纶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普通涤纶丝的粗细为50~100d。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丝的粗细为50~100d,所述第一复合丝的f数为36~144f。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丝的粗细为30~40d,所述第二复合丝的f数为24~72f。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黏胶纤维的粗细为35~40s。

10.一种闪光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闪光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闪光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料包括贴肤层、镜面闪光层,所述贴肤层与镜面闪光层通过粘结层连接,所述贴肤层由第一普通涤纶丝编织而成,所述镜面闪光层由第一复合丝、第二复合丝、黏胶纤维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丝由阳离子涤纶丝和第二普通涤纶丝复合而成;所述第二复合丝由大有光涤纶丝和三角亮光涤纶丝复合而成。本发明的贴肤层采用第一普通涤纶丝,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湿性,能够保持皮肤的干爽和舒适;所述镜面闪光层采用第一复合丝、第二复合丝、粘胶纤维使面料具有较好的镜面闪光效果,能够增加衣物的时尚感和吸引力;且第一复合丝和第二复合丝使面料具有较好的强度、保型性、耐磨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治燕,池亚赛,郭文婷,赵亚超,何立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