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经提花墙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8191发布日期:2023-07-05 23:3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双色经提花墙布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织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双色经提花墙布。


背景技术:

1、墙布是一种裱糊墙面的织物,常见的墙布采用棉布为底布,并在底布上施以印花或轧纹浮雕,也有以大提花织成,而其上的纹样多为几何图形和花卉图案,当然也还有使用刺绣工艺制作墙布。

2、公开号为cn212293402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防潮抗菌的粘贴墙布,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依次无缝粘接固定的表面层、第一防水层、阻燃层、抗菌层、第二防水层、粘接层及离型膜,抗菌层由海绵制成,海绵的蜂窝中填充有粉末抗霉颗粒及阻燃颗粒,且粉末抗霉颗粒与阻燃颗粒均通过胶水粘附在海绵上;离型膜远离所述粘接层的侧面上涂画有切割指引线;其结构新颖,可提供双重的防潮,可对室内湿气、墙外渗水均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其中墙布内夹杂着抗霉药剂,有效防止霉菌的滋生;且可提供切割指引纹路,方便裁剪,便于使用粘贴

3、上述方案中可提供双重的防潮,可对室内湿气、墙外渗水均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其中墙布内夹杂着抗霉药剂,有效防止霉菌的滋生,本申请通过另一种方式以实现墙布的抗菌防霉效果,维持墙布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色经提花墙布。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双色经提花墙布,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表层、粘合层以及基底层,所述表层采用疏水纱线沿经轴方向经编而成,所述疏水纱线经拒水整理于疏水纱线外形成拒水层,所述疏水纱线上附着有色料形成有若干色纱,所述疏水纱线沿表层的延展面形成有图案部。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疏水纱线包括芯纱以及包覆于芯纱外的捻纱,所述捻纱沿芯纱的长度方向形成有若干色阶部。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捻纱经浸染工艺于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若干相邻之间存在色差的色段。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捻纱沿芯纱的长度方向缠绕形成高捻段和低捻段,所述高捻段和低捻段沿芯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纱由若干股聚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捻纱由若干股富强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拒水层包裹于芯纱和捻纱外。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捻纱的高捻段的捻度为1200-1400捻,所述捻纱的低捻段的捻度为300-500捻。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本技术方案通过多色的疏水纱线沿经向编织而成,实现具备不同色系的疏水纱线在织物表面形成复合设定花型的图案,并且疏水纱线的表面经拒水整理形成有拒水层,可提高墙布的疏水拒水性能,进而提高整体的防潮防霉性能,并且疏水纱线一渐变的捻纱形成色阶部,可通过织物结构改变织物的层次感。



技术特征:

1.双色经提花墙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表层、粘合层以及基底层,所述表层采用疏水纱线沿经轴方向经编而成,所述疏水纱线经拒水整理于疏水纱线外形成拒水层,所述疏水纱线上附着有色料形成有若干色纱,所述疏水纱线沿表层的延展面形成有图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经提花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纱线包括芯纱以及包覆于芯纱外的捻纱,所述捻纱沿芯纱的长度方向形成有若干色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经提花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捻纱经浸染工艺于其长度方向形成有若干相邻之间存在色差的色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色经提花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捻纱沿芯纱的长度方向缠绕形成高捻段和低捻段,所述高捻段和低捻段沿芯纱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经提花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由若干股聚酯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捻纱由若干股富强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拒水层包裹于芯纱和捻纱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色经提花墙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捻纱的高捻段的捻度为1200-1400捻,所述捻纱的低捻段的捻度为300-500捻。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双色经提花墙布,涉及纺织织物,旨在解决墙布的潮湿条件下发霉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表层、粘合层以及基底层,表层采用疏水纱线沿经轴方向经编而成,疏水纱线经拒水整理于疏水纱线外形成拒水层,疏水纱线上附着有色料形成有若干色纱,疏水纱线沿表层的延展面形成有图案部。本技术疏水纱线的表面经拒水整理形成有拒水层,可提高墙布的疏水拒水性能,进而提高整体的防潮防霉性能,并且疏水纱线一渐变的捻纱形成色阶部,可通过织物结构改变织物的层次感,且聚酯纤维材质可提供墙布具备良好疏水性能的同时具有良好的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韩记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素缃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