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闩体提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47494发布日期:2023-07-22 12:3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闩体提把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闩体提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闩体提把。


背景技术:

1、火炮发射时,膛内发射药爆燃产生高压燃气将弹头向前推出炮膛。在前装炮时代,发射药和弹头都是从火炮前端装填的,也就不存在“关闭后膛”的问题,但是到了后装炮时代,弹药是从火炮后端装填的,就必须有一个装置能灵活开启关闭,关闭后又能保证火药气体不外泄,这个装置就是炮闩。炮闩是发射时承受燃气压力,具有闭锁、击发、开闩及抽出药筒等功能的机构。

2、炮闩的核心零件就是闩体,现有的大多数闩体拆装不方便,对于一些空间较小的装备或者重量较大的装备闩体不能快速取出,不利于战场抢修,缺少一种方便快速取出闩体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闩体提把,该闩体提把能够方便快速地取出闩体,对于一些空间较小的装备或者重量较大装备的闩体也能快速取出,方便战场抢修。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闩体提把,包括提把,所述提把的两端分别与伸缩端和固定端连接,所述提把靠近所述伸缩端的一端设有拨杆,所述提把上设有凹槽,所述拨杆穿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伸缩端连接,所述拨杆与所述提把活动连接;所述提把中间设有滑轮槽。

3、进一步地,所述提把内部设有滑道,所述伸缩端位于所述滑道内,并沿所述滑道移动。

4、进一步地,所述伸缩端沿径向设有通孔,所述滑道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拨杆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拨杆的直径。

5、进一步地,所述滑道内部设有固定轴,所述拨杆上部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固定轴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与所述滑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轴的直径。

6、进一步地,所述滑道内部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伸缩端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拨杆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固定轴与所述凹槽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滑轮槽的两侧均设有滚花。

9、进一步地,所述拨杆顶部设有手指垫。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提把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端和伸缩端连接,拨杆与伸缩端连接,使用时将固定端与闩体一侧的提孔插入连接,通过控制拨杆,使伸缩端伸入闩体另一侧的提孔中,提起提把即可取下闩体,操作简单快速方便,对于空间较小的装备或者重量较大的闩体可采用钢丝绳等绳索嵌入提把上的滑轮槽内,使闩体平衡提出,操作省力安全,有利于战场抢修。



技术特征:

1.一种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包括提把(1),所述提把(1)的两端分别与伸缩端(3)和固定端(2)连接,所述提把(1)靠近所述伸缩端(3)的一端设有拨杆(4),所述提把(1)上设有凹槽(5),所述拨杆(4)穿过所述凹槽(5)与所述伸缩端(3)连接,所述拨杆(4)与所述提把(1)活动连接;所述提把(1)中间设有滑轮槽(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把(1)内部设有滑道(7),所述伸缩端(3)位于所述滑道(7)内,并沿所述滑道(7)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端(3)沿径向设有通孔(15),所述滑道(7)的底壁上设有第一限位槽(10),所述拨杆(4)穿过所述通孔(15)伸入所述第一限位槽(10)中;所述通孔(15)的直径大于所述拨杆(4)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7)内部设有固定轴(14),所述拨杆(4)上部设有第二限位槽(13),所述固定轴(14)穿过所述第二限位槽(13)与所述滑道(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槽(13)的高度大于所述固定轴(14)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7)内部设有第一弹簧(8),所述第一弹簧(8)与所述伸缩端(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4)上设有第二弹簧(9),所述第二弹簧(9)位于所述固定轴(14)与所述凹槽(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槽(6)的两侧均设有滚花(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体提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4)顶部设有手指垫(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闩体提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闩体提把。包括提把,所述提把的两端分别与伸缩端和固定端连接,所述提把靠近所述伸缩端的一端设有拨杆,所述提把上设有凹槽,所述拨杆穿过所述凹槽与所述伸缩端连接,所述拨杆与所述提把活动连接;所述提把中间设有滑轮槽。通过将提把的两端分别与固定端和伸缩端连接,拨杆与伸缩端连接,使用时将固定端与闩体一侧的提孔插入连接,通过控制拨杆,使伸缩端伸入闩体另一侧的提孔中,提起提把即可取下闩体,操作简单快速方便,对于空间较小的装备或者重量较大的闩体可采用钢丝绳等绳索嵌入提把滑轮槽进行升降,使闩体平衡提出,操作省力安全,有利于战场抢修。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明,陈波,贾军磊,房海龙,刘占成,左汝利,石吴强,王延东,李健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玉明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