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80172发布日期:2023-08-20 12:3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泡片材,特别地,涉及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


背景技术:

1、目前,公告号为cn21606895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静电型eva片材,包括片材本体,所述片材本体包括耐磨层、设置在所述耐磨层底部的第一防静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防静电层底部的高发泡层、设置在高发泡层底部的第二防静电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防静电层底部的防滑层。

2、通过设置第一防静电层以及第二防静电层,提升片材本体的防静电效果,如此在使用片材本体对产品进行防护时,片材本体不易因为晃动而产生静电,不易对产品内部的电器元件造成损坏。通过设置耐磨层,提升片材本体的耐磨效果,进而提高了片材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防滑层,提升片材本体的防滑效果,使得片材本体对产品进行防护时效果更好。

3、所述片材本体的上端开设有若干透气孔,且若干所述透气孔向下贯穿所述片材本体的底部。所述片材本体的外侧包裹有包边,所述包边的一侧安装有一对卡块,所述包边的另一侧开设有一对卡槽,所述卡块的外径尺寸小于所述卡槽的内径尺寸,所述卡块用以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合。

4、通过在片材本体的外侧包裹包边,使得片材本体的整体性强度更好。通过设置卡块与卡槽,且两者相互卡合,便于使用者将多个片材本体组装,使得片材本体的防护面积更大。

5、不过,上述防静电型eva片材的吸音效果较差,无法在保护产品时将产品所产生的噪音有效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具有吸音效果较好,能够在保护产品时将产品所产生的噪音吸收的优势。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包括防静电层、设置在所述防静电层外侧的吸音层、设置在所述吸音层外侧的高发泡层、设置在所述高发泡层外侧的隔热层、设置在所述隔热层外侧的耐磨层。

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发泡层的内侧设置吸音层,吸音层由吸音材料制成,可通过纤维震动或多孔结构内声音多次反射的方式吸收音波,减少空间内声音反射,达到吸音的目的。在高发泡层的外侧设置隔热层,能够有效将隔绝外界的热量传导,如此在将产品放于高温高热环境下使用时,产品中的电子元件不易因过热而损坏。

4、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与所述高发泡层之间设置有隔音层。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于吸音层的外侧设置隔音层,隔音层可减少声音的透射,以达到隔音的目的。

6、优选的,所述吸音层与所述隔音层之间设置有耐老化胶黏层一,所述耐老化胶黏层一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吸音层以及所述隔音层粘接固定。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老化胶黏层一以可将吸音层与隔音层粘接固定,用以提升上述发泡片材的结构强度。

8、优选的,所述隔音层与所述高发泡层之间设置有耐老化胶黏层二,所述耐老化胶黏层二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隔音层以及所述高发泡层粘接固定。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老化胶黏层二以可将隔音层与高发泡层粘接固定,用以提升上述发泡片材的结构强度。

10、优选的,所述高发泡层与所述隔热层之间设置有耐老化胶黏层三,所述耐老化胶黏层三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高发泡层以及所述隔热层粘接固定。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老化胶黏层三以可将高发泡层与隔热层粘接固定,用以提升上述发泡片材的结构强度。

12、优选的,所述隔热层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划痕,若干所述划痕相互交错。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于隔热层内侧开设相互交错的若干划痕,可提升防老化胶黏层三与隔热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防老化胶黏层三与隔热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14、优选的,还包括沿边缘均匀分布的若干拉钩,所述拉钩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侧限位杆、连接杆以及内侧限位杆,所述外侧限位杆与所述耐磨层的外侧相抵紧,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侧限位杆以及所述内侧限位杆,所述内侧限位杆与所述防静电层的内侧相抵紧。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钩可将发泡片材各层之间压紧,进而提升上述发泡片材的结构强度。

16、优选的,所述耐磨层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外侧收纳槽,所述外侧限位杆收纳在所述外侧收纳槽中,所述防静电层的内侧边缘处开设有内侧收纳槽,所述内侧限位杆收纳在所述内侧收纳槽中。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外侧限位杆收纳在外侧收纳槽中,将内侧限位杆收纳在内侧收纳槽中,如此外侧限位杆以及内侧限位杆不易对上述发泡片材的安装以及使用造成影响。

18、优选的,所述外侧限位杆的内侧设置有外侧引导斜面,所述外侧引导斜面位于所述外侧限位杆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所述内侧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内侧引导斜面,所述内侧引导斜面位于所述内侧限位杆远离连接杆的一侧。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于外侧限位杆的内侧设置外侧引导斜面,如此外侧限位杆可更为方便进入到外侧收纳槽中。于内侧限位杆的外侧设置内侧引导斜面,如此内侧限位杆可更为方便进入到内侧收纳槽中。

20、优选的,所述外侧限位杆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外侧限位凸点,且若干所述外侧限位凸点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内侧限位杆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内侧限位凸点,且若干所述内侧限位凸点呈等间距分布。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于外侧限位杆的内侧设置若干外侧限位凸点,若干外侧限位凸点可卡入到耐磨层中,用以提升拉钩与耐磨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于内侧限位杆的外侧设置若干内侧限位凸点,若干内侧限位凸点可卡入到防静电层中,用以提升拉钩与防静电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包括防静电层(1)、设置在所述防静电层(1)外侧的吸音层(2)、设置在所述吸音层(2)外侧的高发泡层(3)、设置在所述高发泡层(3)外侧的隔热层(4)、设置在所述隔热层(4)外侧的耐磨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吸音层(2)与所述高发泡层(3)之间设置有隔音层(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吸音层(2)与所述隔音层(6)之间设置有耐老化胶黏层一(7),所述耐老化胶黏层一(7)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吸音层(2)以及所述隔音层(6)粘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隔音层(6)与所述高发泡层(3)之间设置有耐老化胶黏层二(8),所述耐老化胶黏层二(8)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隔音层(6)以及所述高发泡层(3)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高发泡层(3)与所述隔热层(4)之间设置有耐老化胶黏层三(9),所述耐老化胶黏层三(9)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高发泡层(3)以及所述隔热层(4)粘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隔热层(4)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划痕(10),若干所述划痕(10)相互交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还包括沿边缘均匀分布的若干拉钩(11),所述拉钩(11)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外侧限位杆(111)、连接杆(112)以及内侧限位杆(113),所述外侧限位杆(111)与所述耐磨层(5)的外侧相抵紧,所述连接杆(11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外侧限位杆(111)以及所述内侧限位杆(113),所述内侧限位杆(113)与所述防静电层(1)的内侧相抵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耐磨层(5)的外侧边缘处开设有外侧收纳槽(12),所述外侧限位杆(111)收纳在所述外侧收纳槽(12)中,所述防静电层(1)的内侧边缘处开设有内侧收纳槽(13),所述内侧限位杆(113)收纳在所述内侧收纳槽(13)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外侧限位杆(111)的内侧设置有外侧引导斜面(14),所述外侧引导斜面(14)位于所述外侧限位杆(111)远离所述连接杆(112)的一侧,所述内侧限位杆(113)的外侧设置有内侧引导斜面(15),所述内侧引导斜面(15)位于所述内侧限位杆(113)远离连接杆(112)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其特征是:所述外侧限位杆(11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外侧限位凸点(16),且若干所述外侧限位凸点(16)呈等间距分布,所述内侧限位杆(11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内侧限位凸点(17),且若干所述内侧限位凸点(17)呈等间距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音隔热叠层发泡片材,包括防静电层、设置在所述防静电层外侧的吸音层、设置在所述吸音层外侧的高发泡层、设置在所述高发泡层外侧的隔热层、设置在所述隔热层外侧的耐磨层。在高发泡层的内侧设置吸音层,吸音层由吸音材料制成,可通过纤维震动或多孔结构内声音多次反射的方式吸收音波,减少空间内声音反射,达到吸音的目的。在高发泡层的外侧设置隔热层,能够有效将隔绝外界的热量传导,如此在将产品放于高温高热环境下使用时,产品中的电子元件不易因过热而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潘林军,潘籽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州道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