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2727发布日期:2023-10-28 16:1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复合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1、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

2、现有的面料分为针织面料、梭织面料和复合面料,复合面料又分为针织面料和针织面料复合、梭织面料和梭织面料复合以及针织面料和梭织面料复合。

3、现有的运动休闲类的服装使用针织布复合针织布,又有梭织布的效果,弹性也不错,所以在此类服装的消费者眼里,还是比较流行受大众喜爱的,但是现有的复合针织面料透气性能不足,因此操作人员穿着针织复合面料运动时,感觉透气性能不足,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闷热。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针织面料。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包括表层和里层,所述表层和里层之间穿过有用于缝合里层和外层的导湿纱线和耐磨纱线,所述导湿纱线横向穿过表层和里层并在面料两侧形成有若干凸条一,所述耐磨纱线纵向穿过表层和里层并在面料两侧形成有若干凸条二,所述表层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表层的通孔,所述里层为梳栉gb1、梳栉gb2织造而成的经编网眼组织,其组织结构为:

3、所述梳栉gb1为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10/12/10/23/21/23||1穿1空;

4、所述梳栉gb2为变化经平组织,其组织结构为23/21/23/10/12/10||1穿1空。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面料制成服饰穿戴在操作人员身上时,表层开设有通孔且里层编织形成经编网眼组织,增加了里层的透气性,从而使得外部空气可以通过通孔再经过经编网孔从而和皮肤接触,进而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能,导湿纱线能够将里层汗液以及皮肤上的汗液导出表层外,从而使得里层保持干燥,凸条一和凸条二设置在里层,从而抵触皮肤,使得皮肤与里层之间形成空隙,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凉爽,这样设置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以及舒适性。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的粗细程度与导湿纱线相同,所述耐磨纱线从表层穿出经过凸条一的上方再穿入表层实现凸条二位于凸条一的上方。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纱线的粗细度与导湿纱线相同,从而使得皮肤贴合凸条一和凸条二时,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舒适,且表层的凸条二设置在凸条一的上方,从而使得表层与外界物品接触时,凸条二先与外界物品接触,并且凸条二是由耐磨纱线形成的,从而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线包括纱芯一和包覆在纱芯一外的包覆纱,所述纱芯一采用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包覆纱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纤维具有弹性好的特点,从而保了耐磨纱线的弹性,以及面料的延展性,涤纶纤维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的特点,从而保证了耐磨纱线的耐磨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湿纱线包括纱芯二和缠绕在纱芯二外的纱线一和纱线二,所述纱芯二采用两股氨纶纱线同向并股而成,相邻所述氨纶纱线之间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沟壑,所述纱线一采用艾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采用亚麻纤维加捻而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纱线弹性好,从而保证了导湿纱线的弹性,沟壑的形成使得导湿纱线在与皮肤表面的汗液接触时,汗液易通过毛细效应借助纱线一与纱线二之间的间隙,沿着沟壑进行疏导,使得汗液能快速沿着导湿纱线进行疏导,从而保证了导湿纱线的导湿作用,艾草纤维具有防臭、杀菌和除蚊的作用,从而使得位于导湿纱线中汗液的细菌能够被抑制,以及凸条一具有一定除蚊作用,亚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好能够保证导湿纱线的导湿作用。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采用纱线三呈罗纹组织编织而成。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里层纬编形成罗纹组织,表层经编形成经编网孔组织,从而使得面料的强度较高,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效果,从而使得表层不容易滋生细菌。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梳栉gb1的纱线由木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梳栉gb2的纱线由桑蚕丝纤维加捻而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棉纤维具有与人体皮肤亲和力好,手感细腻,保证了面料里层的亲肤性,桑蚕丝具有冬暖夏凉、贴身舒适和抗静电的作用,从而保证了里层的舒适性。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面料制成服饰穿戴在操作人员身上时,表层开设有通孔且里层编织形成经编网眼组织,增加了里层的透气性,从而使得外部空气可以通过通孔再经过经编网孔从而和皮肤接触,进而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能,导湿纱线能够将里层汗液以及皮肤上的汗液导出表层外,从而使得里层保持干燥,凸条一和凸条二设置在里层,从而抵触皮肤,使得皮肤与里层之间形成空隙,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凉爽,这样设置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以及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1)和里层(2),所述表层(1)和里层(2)之间穿过有若干用于缝合里层(2)和外层的导湿纱线(3)和耐磨纱线(4),所述导湿纱线(3)横向穿过表层(1)和里层(2)并在面料两侧形成有若干凸条一(5),所述耐磨纱线(4)纵向穿过表层(1)和里层(2)并在面料两侧形成有若干凸条二(6),所述表层(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表层(1)的通孔(7),所述里层(2)为梳栉gb1、梳栉gb2织造而成的经编网眼组织,其组织结构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4)的粗细程度与导湿纱线(3)相同,所述耐磨纱线(4)从表层(1)穿出经过凸条一(5)的上方再穿入表层(1)实现凸条二(6)位于凸条一(5)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线(4)包括纱芯一(8)和包覆在纱芯一(8)外的包覆纱(9),所述纱芯一(8)采用氨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包覆纱(9)采用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湿纱线(3)包括纱芯二(10)和缠绕在纱芯二(10)外的纱线一(11)和纱线二(12),所述纱芯二(10)采用两股氨纶纱线(13)同向并股而成,相邻所述氨纶纱线(13)之间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沟壑(14),所述纱线一(11)采用艾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纱线二(12)采用亚麻纤维加捻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采用纱线三(15)呈罗纹组织编织而成,所述纱线三(15)采用竹纤维加捻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梳栉gb1的纱线由木棉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梳栉gb2的纱线由桑蚕丝纤维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针织面料,涉及面料,旨在解决现有的复合针织面料透气性能不足,操作人员穿着针织复合面料运动时,感觉透气性能不足,从而使得操作人员感觉较为闷热,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表层和里层,表层和里层之间穿过导湿纱线和耐磨纱线,导湿纱线在面料两侧形成有若干凸条一,耐磨纱线在面料两侧形成有若干凸条二,表层上开设有通孔,里层为梳栉GB1、梳栉GB2织造而成的经编网眼组织。本技术表层开设有通孔且里层编织形成经编网眼组织,增加了里层的透气性,从而使得外部空气可以通过通孔再经过经编网孔从而和皮肤接触,进而提高了面料的透气性能,竹纤维具有天然的抗菌作用,从而使得表层不易滋生细菌。

技术研发人员:郑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绍兴驰劭针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