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6283发布日期:2023-11-17 15:10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纤维面料,具体为一种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


背景技术:

1、聚酯纤维面料是我国主要的合成纤维面料,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涤纶,和塑料的成分很相似,具有很好的弹性和强度,抗起球能力比棉布更好,但不易吸水。

2、现有棉质服装面料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往往会出现起球现象,并且伴随静电的出现,严重影响美观和舒适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将棉质面料与纤维面料相结合,具有较好的抗起球和抗静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置于最外层的外料层、交织连接于所述外料层之间的防起球层、连接于所述外料层内层的防静电层、连接于所述防静电层内层的基布和置于最内层的内料层。

4、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起球层的侧面设有穿至所述内料层的固定线。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起球层呈弧形凸起状。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料层由涤纶和棉织物交叉组成。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起球层采用锦纶线。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静电层为涤纶面料层。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线为聚酯纤维线。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起球层的厚度值为外料层厚度值的三分之二。

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起球层交织设置在外料层上,有效缓解了外料层的易起球现象,同时配合加固了固定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防止外料层起球。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起球层设置成弧形凸起状,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面料的顺滑程度,进而降低面料起球现象的出现。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料主体(100),所述面料主体(100)包括置于最外层的外料层(110)、交织连接于所述外料层(110)之间的防起球层(120)、连接于所述外料层(110)内层的防静电层(130)、连接于所述防静电层(130)内层的基布(140)和置于最内层的内料层(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起球层(120)的侧面设有穿至所述内料层(150)的固定线(1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起球层(120)呈弧形凸起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料层(110)由涤纶和棉织物交叉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起球层(120)采用锦纶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层(130)为涤纶面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线(160)为聚酯纤维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起球层(120)的厚度值为外料层(110)厚度值的三分之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纤维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起球抗静电的合成纤维面料,包括:面料主体,所述面料主体包括置于最外层的外料层、交织连接于所述外料层之间的防起球层、连接于所述外料层内层的防静电层、连接于所述防静电层内层的基布和置于最内层的内料层,所述防起球层的侧面设有穿至所述内料层的固定线,所述防起球层呈弧形凸起状,所述外料层由涤纶和棉织物交叉组成。本技术通过将防起球层交织设置在外料层上,有效缓解了外料层的易起球现象,同时配合加固了固定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防止外料层起球,通过将防起球层设置成弧形凸起状,在不影响外观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面料的顺滑程度,进而降低面料起球现象的出现。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宾尼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