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复合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5543发布日期:2023-09-27 12:4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振复合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复合弓,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复合弓。


背景技术:

1、当拉开复合弓时,弓片会向内弯曲,拉弓的力量通过轮组传递到了弓片上,弓片的变形是拉弓的动能转变为了弓片形变的势能。当释放弓弦时,弓片所存储的势能又通过轮组以及弓弦的位移传递给了箭,转换为箭飞行时的动能。在射传统弓的过程中,拉力是一直在增加的,但是现代复合弓采用凸轮机构,凸轮机构包括主轮及环绕在主轮弦槽中的主弦、副轮及环绕在副轮弦槽中的副弦,因此拉开弓的过程中,拉力会出现一个波动的过程,加力到顶峰后开始减少力量直到弓完全拉满,采用大的省力比时,使用者在拉弓后期使用的拉力减小,因此可以将注意力更多的用在瞄准和调整自己姿势上,提高射箭的精准度。

2、现有技术中,复合弓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复合弓撒弓后,弓弦和弓片回弹会发生振动,并带动复合弓整体发生振动,共振过大会使复合弓的结构受损,并且振动会影响箭射出的路径,影响射箭准确度,而且强烈的振动会使射箭人员的持弓的胳膊酸痛,射箭体验感差,目前大多是在复合弓上添加额外的减振机构,增加减振机构会增加购买费用且增加复合弓的重量,使用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且使用方便的减振复合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减振复合弓,包括轮组、弓弦、弓片座、弓片和弓把,所述弓把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弓片座,两所述弓片座分别连接所述弓片,所述弓片远离所述弓片座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设有所述轮组,两所述轮组对称设置,每一所述轮组包括主轮和副轮,所述主轮为偏心凸轮,所述连接轴偏心穿过所述主轮,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主轮两侧的部分分别转动套设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外壁设有螺旋槽,所述第二轴套的外壁上设有线槽,所述副轮为圆弧形,所述主轮和所述副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轮和所述副轮的周面上设有弦槽;

4、两所述轮组包括上轮组和下轮组,所述上轮组包括上主轮和上副轮,所述下轮组包括下主轮和下副轮;

5、所述弓弦包括主弦和两副弦,所述主弦的上端绕过所述上主轮的弦槽与上主轮连接,所述主弦的下端绕过所述下主轮的弦槽与下主轮连接,一所述副弦的上端绕过所述上副轮的弦槽连接所述上主轮,下端设有分弦,所述分弦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轴套的螺旋槽内,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二轴套的线槽内,另一所述副弦的下端绕过所述下副轮的弦槽连接所述下主轮,上端设有分弦,分弦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一轴套的螺旋槽上,另一端缠绕在所述第二轴套的线槽上。

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主轮上围绕所述连接轴的周向设有多个圆形的固定孔,所述副轮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拉距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拉距孔与所述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靠近所述副轮的两端的所述拉距孔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螺栓,位于所述副轮中部的一拉距孔与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螺栓。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副弦的一端连接圆环,所述圆环的周面上设有线槽,所述分弦的中部绕过所述圆环的线槽,所述圆环的轴向与连接轴的轴向垂直。

8、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主轮的所述第二轴套侧设有挂弦柱槽,两所述挂线柱槽分别靠近所述上主轮的下部和所述下主轮的上部,所述挂弦柱槽内固定设有主挂弦柱,所述主弦的两端均设有环扣,所述环扣套设在所述主挂弦柱上,所述主弦穿过所述挂弦柱槽接入所述主轮的弦槽中;

9、所述主轮的所述第一轴套侧设有副挂弦柱,两所述副挂弦柱位于所述上主轮上部靠近所述弓把的一侧和所述下主轮下部靠近所述弓把的一侧,所述主轮上所述第一轴套侧固定设有转向柱,所述副弦一端设有环扣,所述副弦的环扣套设在所述副挂弦柱上,所述副弦绕过所述转向柱切入所述副轮的弦槽中。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副轮靠近顶端和所述下副轮靠近底端处固定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副轮垂直,所述限位柱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轴套的长度相对应。

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主轮和所述下主轮上对称设有若干镂空孔,所述弓把上设有若干减重孔。

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上副轮和所述下副轮外侧均设有刻度。

13、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减振复合弓,通过设置凸轮形状的轮组,实现拉开弓的过程中,力会出现一个波动的过程,从而实现复合弓拉弓后期省力的效果,拉满弓后进行瞄准撒放,弓弦和弓片回弹的振动力量使复合弓发生共振,由于将分弦一端挂在设有螺旋槽的第一轴套上,分弦另一端挂在无螺旋槽的第二轴套上,因此弓弦复位时轮组两侧的分弦运动路径不同,所以轮组两侧的振动频率不同,从而使部分振动相抵消,避免共振过强而损坏轮组,同时降低振动对箭射出路径的影响,提高射箭的准确度,并且避免了强烈的振动会使射箭人员的胳膊酸痛,提升射箭体验感。

15、2、轮组采用两个限位螺栓与一个固定螺栓三点定位固定上主轮与上副轮、下主轮与下副轮,主轮上的固定孔既可以配合固定螺栓连接副轮两端的拉距孔,又可以配合限位螺栓连接副轮两端中部的拉距孔,既调节轮组的拉距又对轮组起固定作用,无需在副轮上额外设置将主轮和副轮固定的结构,从而减小副轮的面积,减轻重量,并且三个连接点使轮组连接部分的稳定性更强。

16、3、利用圆环将分弦对称设置在轮组两侧,使轮组的两侧受力均匀,避免轮组一边受力大,一边受力小的问题,防止主轮发生扭偏,提高射箭过程中复合弓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减振复合弓,包括轮组、弓弦、弓片、弓片座和弓把,所述弓把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弓片座,两所述弓片座分别连接所述弓片,所述弓片远离所述弓片座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设有所述轮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轮组对称设置,每一所述轮组包括主轮和副轮,所述主轮为偏心凸轮,所述连接轴偏心穿过所述主轮,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主轮两侧的部分分别转动套设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外壁设有螺旋槽,所述第二轴套的外壁上设有线槽,所述副轮为圆弧形,所述主轮和所述副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主轮和所述副轮的周面上设有弦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上围绕所述连接轴的周向设有多个圆形的固定孔,所述副轮上设有多个长条形的拉距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拉距孔与所述连接轴的轴心之间的距离,靠近所述副轮的两端的所述拉距孔与对应的所述固定孔可拆卸连接有限位螺栓,位于所述副轮中部的一拉距孔与对应的固定孔可拆卸连接有固定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弦的一端连接圆环,所述圆环的周面上设有线槽,所述分弦的中部绕过所述圆环的线槽,所述圆环的轴向与连接轴的轴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减振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轮的所述第二轴套侧设有挂弦柱槽,两所述挂线柱槽分别靠近所述上主轮的下部和所述下主轮的上部,所述挂弦柱槽内固定设有主挂弦柱,所述主弦的两端均设有环扣,所述环扣套设在所述主挂弦柱上,所述主弦穿过所述挂弦柱槽接入所述主轮的弦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副轮靠近顶端和所述下副轮靠近底端处固定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副轮垂直,所述限位柱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轴套的长度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主轮和所述下主轮上对称设有若干镂空孔,所述弓把上设有若干减重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复合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副轮和所述下副轮外侧均设有刻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复合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复合弓,包括轮组、弓弦、弓片座、弓片和弓把,弓把的两端分别连接弓片座,两弓片座分别连接弓片,弓片远离弓片座的一端通过连接轴转动设有轮组,每一轮组包括主轮和副轮,连接轴偏心穿过主轮,连接轴位于主轮两侧的部分分别转动套设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套外壁设有螺旋槽,第二轴套的外壁上设有线槽,主轮和副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轮组包括上轮组和下轮组,弓弦包括主弦和两副弦。本技术在射箭过程中轮组两侧受力均匀,稳定性高,分弦分别连接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减少射箭过程共振,提高射箭精准度,保护复合弓并提高射箭的使用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潍坊凯美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