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6317发布日期:2023-10-14 21:57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具体涉及一种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


背景技术:

1、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是轻量化和环保化,汽车内饰顶棚是整车内饰重要组成部分,在追求外观性和吸隔音的同时,顶棚材料更需要向高强度、低挥发性、高回收利用率的环保型材料方向发展。顶棚作为一种多层材料复合的层压制品,在选材上尤为关键,材料要求轻量化、高强度、尺寸稳定性、易成型加工等特点,一般选用半硬聚氨酯泡沫片作为内材,玻纤毡、无纺布做为底衬和加强刚性材料,表皮选择聚酯针织面料层或仿麂皮面料层,通过模压工艺压制成型。

2、汽车顶棚生产过程包含骨架成型、面饰复合、切割整理三个步骤,现有技术涉及骨架成型,成型过程是将pu板材经过双面滚涂胶粘剂,然后进行双面洒水处理,然后将无纺布、玻纤毡、pu板按材料结构进行叠料,放置到模具上,经过一定保压时间热压成型,所使用的无纺布材料为水刺无纺布,单重55-60g/㎡,模压过程胶粘剂迅速将玻纤毡、无纺布、pu板固化粘结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造型和强度的顶棚骨架基型。

3、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汽车顶棚成型过程中,由于胶粘剂粘结特性,会出现背层无纺布渗胶,导致顶棚脱模困难,需要在模具上喷洒脱模剂辅助脱模,使顶棚沾染脱模剂,背层无纺布渗出的胶粘剂产生胶味;另外由于顶棚背层无纺布存有脱模剂残留,脱模剂的成份为二甲基硅油,起到润滑隔离作用,大幅降低顶棚背层无纺布表面能,导致胶带与顶棚背层无纺布粘结不良,无法有效固定线束,需要在顶棚上预涂热熔胶提高粘结效果,既增加了顶棚制造成本,同时热熔胶和脱模剂污染导致顶棚气味和voc性能超标。

4、为此,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汽车顶棚,已成为一个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现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通过应用带有阻隔膜结构的无纺布,阻止顶棚骨架粘结胶的渗出,消除脱模剂的使用,改善顶棚背面外观的同时,增加胶带粘接力,取消背面热熔胶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气味和voc,提高生产节拍的目标。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从上到下结构为:面料层、上层阻隔膜无纺布、上层玻纤毡、上层胶粘剂、pu板、下层胶粘剂、下层玻纤毡、下层阻隔膜无纺布;其中各层之间相互粘合后,通过热模成型的方式相互结合;所述上层阻隔膜无纺布和下层阻隔膜无纺布的上表面设有阻隔膜,下层为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阻隔膜通过热压复合工艺完成覆膜加工;所述阻隔膜依次包括上层pe膜,pa膜,下层pe膜。

4、进一步的,以所述阻隔膜作为一个整体,所述上层pe膜、pa膜、下层pe膜的重量占比相同。

5、进一步的,水刺无纺布的重量是阻隔膜重量的1.3倍。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7、1、阻隔膜无纺布选择聚酰胺pa作为阻隔层,能够达到很好防渗胶效果,不再使用脱模剂,模具连续生产能力加强,提高了生产效率。

8、2、阻隔膜无纺布的应用避免顶棚背层使用热熔胶强化线束固定,减少了脱模剂污染和热熔胶使用,改善顶棚气味和voc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其特征在于,从上到下结构为:面料层(10)、上层阻隔膜无纺布(20)、上层玻纤毡(30)、上层胶粘剂(40)、pu板(50)、下层胶粘剂(60)、下层玻纤毡(70)、下层阻隔膜无纺布(80);其中各层之间相互粘合后,通过热模成型的方式相互结合;所述上层阻隔膜无纺布(20)和下层阻隔膜无纺布(80)的上表面设有阻隔膜(21),下层为水刺无纺布(22),水刺无纺布(22)和阻隔膜(21)通过热压复合工艺完成覆膜加工;所述阻隔膜(21)依次包括上层pe膜(211),pa膜(212),下层pe膜(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其特征在于,以所述阻隔膜(21)作为一个整体,所述上层pe膜(211)、pa膜(212)、下层pe膜(213)的重量占比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其特征在于,水刺无纺布(22)的重量是阻隔膜(21)重量的1.3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阻隔膜无纺布的汽车顶棚,从上到下结构为:面料层、上层阻隔膜无纺布、上层玻纤毡、上层胶粘剂、PU板、下层胶粘剂、下层玻纤毡、下层阻隔膜无纺布;其中各层之间相互粘合后,通过热模成型的方式相互结合;所述上层阻隔膜无纺布和下层阻隔膜无纺布的上表面设有阻隔膜,下层为水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和阻隔膜通过热压复合工艺完成覆膜加工;所述阻隔膜依次包括上层PE膜,PA膜,下层PE膜。本技术通过应用带有阻隔膜结构的无纺布,阻止顶棚骨架粘结胶的渗出,消除脱模剂的使用,改善顶棚背面外观的同时,增加胶带粘接力,取消背面热熔胶的使用,从而达到降低气味和VOC,提高生产节拍的目标。

技术研发人员:尹艳良,李双,刘思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正海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