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光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8726发布日期:2023-12-29 21: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遮光涤纶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遮光涤纶面料。


背景技术:

1、面料,通常是指用来制作服装服饰的片状材料,决定着服装服饰的结构以及性能,通常是由细长状的物品通过特定的编织方式编织而成。

2、面料作为制作服饰的主要材料,其具有的性质通常决定其制作的服饰的性能,服饰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用品,其具有的性质和性能深受人们的关注,服饰最重要的一种性能便是舒适性,影响服饰舒适性的因素多种多样,夏天阳光强烈,现有的面料不能很好的阻挡紫外线,传统的双层面料虽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但是双层材质的面料透气性较差,透气性不佳的服饰在穿着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透气的不适感,服饰具有的性质和性能通常是由制作其的面料决定的,因此现有的面料存在无法很好的兼具遮光和透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遮光涤纶面料。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遮光涤纶面料,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有若干透气空腔,所述外层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与透气空腔连通的若干透气孔一,所述外层设为加强缎纹组织。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上贯穿开设有与透气空腔连通的若干透气孔二,所述透气孔二与透气孔一相互错开。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远离内层的一侧上设有反光热压槽。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热压槽的内底面设置为弧面。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层由遮光纱线编织而成,所述内层由透气纱线编织而成。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光纱线由竹炭纤维以及截面形状呈三角形的涤纶异形纤维加捻而成。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纱线由棉纤维以及苎麻纤维加捻而成。

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设置透气空腔和透气孔一,便于外界空气从透气孔一进入面料内部,同时透气孔一沿外层厚度方向开设,利用内层对直射的光线进行遮挡和稳定反射,减少光线越过织物的量,进一步加强结构整体的遮光性,外层设为加强缎纹组织,外层远离内层的一侧上设有反光热压槽,利用反光热压槽具有的表面光滑反光性好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的反光性,反光热压槽的内底面设置为弧面,利用弧面确保照射至反光热压槽内的光线可以被朝向倾斜的方向进行反射,减少光线越过织物的量,进一步加强结构整体的遮光性。



技术特征:

1.遮光涤纶面料,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1)和外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与内层(1)之间形成有若干透气空腔(3),所述外层(2)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与透气空腔(3)连通的若干透气孔一(4),所述外层(2)设为加强缎纹组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1)上贯穿开设有与透气空腔(3)连通的若干透气孔二(5),所述透气孔二(5)与透气孔一(4)相互错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远离内层(1)的一侧上设有反光热压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热压槽(6)的内底面设置为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2)由遮光纱线(7)编织而成,所述内层(1)由透气纱线(8)编织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纱线(7)由竹炭纤维(9)以及截面形状呈三角形的涤纶异形纤维(10)加捻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光涤纶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纱线(8)由棉纤维(11)以及苎麻纤维(12)加捻而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遮光涤纶面料,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面料存在无法很好地兼具遮光和透气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内层和外层,外层与内层之间形成有若干透气空腔,外层沿其厚度方向贯穿开设有与透气空腔连通的若干透气孔一,外层设为加强缎纹组织。本技术的遮光涤纶面料利用三角形截面形状的涤纶异形纤维具有的反光性好的特点来加强结构整体反光性能的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黄意如,黄玉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江市良誉织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