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42101发布日期:2023-12-30 01:0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材压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板材生产压合,具体是指一种板材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1、复合板材生产时需要多片板材涂胶然后压合在一起,在板材压合时便需要用到板材压合装置,现有技术中的板材压合装置一般包括工作台和挤压板,将多片涂胶后的板材叠放在工作台上,通过液压机或气缸带动挤压板向下移动,对板材进行挤压使板材之间紧密粘接,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挤压板结构简单,仅为一块平板,在下压时直接压到板材上,这种方式无法将板材之间的空气挤出,容易出现气泡,使板材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空鼓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板材压合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板材压合装置,包括传送工作台、和压合机构,所述传送工作台上方设有支撑架,所述压合机构包括挤压气缸、下压板和条形挤压块,所述挤压气缸位于支撑架顶部中心处,所述挤压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为底部开口的箱体结构,内部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挤压块,其顶部两端均设有限位滑竿,下压板顶部对应设有限位通孔,两者相互配合使条形挤压块可沿上下方向滑动,限位滑竿长度不同,且从中部向两侧依次缩短,使多个条形挤压块呈v字形分布,所述限位滑竿顶部均设有挡块,挡块直径大于限位通孔的直径。

3、所述传送工作台顶部设有传送带,传送带间歇式工作,且其内设有支撑板。

4、所述支撑架包括顶板和支撑腿,支撑腿设有四个分别位于顶板四角底部,所述支撑腿底部与传送工作台顶部固定连接。

5、所述下压板四角对应于支撑腿设有限位缺口,两者之间滑动连接。

6、所述限位滑竿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条形挤压块顶部和下压板内侧顶部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对板材进行压合时,从中部的条形挤压块依次向外部逐渐接触板材,最后同时下压进行压合,方便挤出气泡,从而使上下两层板材能够紧密粘和,提高板材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材压合装置,包括传送工作台(1)、和压合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工作台(1)上方设有支撑架(3),所述压合机构(2)包括挤压气缸(4)、下压板(5)和条形挤压块(6),所述挤压气缸(4)位于支撑架(3)顶部中心处,所述挤压气缸(4)的输出端连接下压板(5),所述下压板(5)为底部开口的箱体结构,内部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挤压块(6),其顶部两端均设有限位滑竿(7),下压板(5)顶部对应设有限位通孔(8),两者相互配合使条形挤压块(6)可沿上下方向滑动,限位滑竿(7)长度不同,且从中部向两侧依次缩短,使多个条形挤压块(6)呈v字形分布,所述限位滑竿(7)顶部均设有挡块(9),挡块(9)直径大于限位通孔(8)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工作台(1)顶部设有传送带(10),传送带(10)间歇式工作,且其内设有支撑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顶板(12)和支撑腿(13),支撑腿(13)设有四个分别位于顶板(12)四角底部,所述支撑腿(13)底部与传送工作台(1)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板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板(5)四角对应于支撑腿(13)设有限位缺口(14),两者之间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材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竿(7)上套接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两端分别与条形挤压块(6)顶部和下压板(5)内侧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压合装置,传送工作台上方设有支撑架,压合机构包括挤压气缸、下压板和条形挤压块,挤压气缸位于支撑架顶部中心处,挤压气缸的输出端连接下压板,下压板为底部开口的箱体结构,内部设有多个平行设置的条形挤压块,其顶部两端均设有限位滑竿,下压板顶部对应设有限位通孔,两者相互配合使条形挤压块可沿上下方向滑动,限位滑竿长度不同,且从中部向两侧依次缩短,使多个条形挤压块呈V字形分布,限位滑竿顶部均设有挡块,挡块直径大于限位通孔的直径。本技术在对板材进行压合时,从中部的条形挤压块依次向外部逐渐接触板材,最后同时下压进行压合,方便挤出气泡,从而使上下两层板材能够紧密粘和,提高板材的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周利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华昌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