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6392发布日期:2024-01-06 22:59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针织面料,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1、针织面料是一种利用织针将多根纱线成圈编织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与梭织面料的不同之处在于纱线在织物中的形态不同。针织分为纬编和经编,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家纺等产品中,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2、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针织面料,排汗效果较差,人们通过该种针织面料针织而成的服装在进行穿着的时候,运动导致人体出汗,汗液被面料吸收后,直接与人体的皮肤接触在一起,造成人体的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包括底层和排汗层,所述底层设置于排汗层的一侧,所述底层远离排汗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汗层,所述底层中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吸汗条,所述吸汗条的一侧与排汗层相接触,另一侧穿过防汗层,所述防汗层远离底层的一侧沿着吸汗条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置有导汗通道。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汗通道为弧形结构。

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层与排汗层之间设置有导汗层,所述导汗层包括若干个横向导汗条和若干个纵向导汗条,所述横向导汗条与吸汗条相接触。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导汗条与纵向导汗条相互交叉设置,以形成网格状结构。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汗条为涤纶纤维制成。

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汗层为尼龙材质制成。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汗层为ptef膜制成。

10、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优点或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当人体产生汗液时,由于针织面料,包括底层和排汗层,底层设置于排汗层的一侧,底层远离排汗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汗层,底层中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吸汗条,吸汗条的一侧与排汗层相接触,另一侧穿过防汗层,防汗层远离底层的一侧沿着吸汗条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置有导汗通道,因此,通过导汗通道的作用下,能够将人体的汗液导至吸汗条上,再由吸汗条将汗液排至排汗层中,以使得汗液能够通过排汗层均匀排出,同时在防汗层的作用下,能够防止汗液排汗层的汗液接触到人体皮肤,以提高吸汗排汗的同时,能够避免针织面料所吸收的汗液与人体皮肤接触,以保证人体的舒适感。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层和排汗层,所述底层设置于排汗层的一侧,所述底层远离排汗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汗层,所述底层中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吸汗条,所述吸汗条的一侧与排汗层相接触,另一侧穿过防汗层,所述防汗层远离底层的一侧沿着吸汗条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置有导汗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汗通道为弧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与排汗层之间设置有导汗层,所述导汗层包括若干个横向导汗条和若干个纵向导汗条,所述横向导汗条与吸汗条相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汗条与纵向导汗条相互交叉设置,以形成网格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汗条为涤纶纤维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汗层为尼龙材质制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汗层为ptef膜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排汗的针织面料,包括底层和排汗层,底层设置于排汗层的一侧,底层远离排汗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汗层,底层中设置有若干个间隔设置的吸汗条,吸汗条的一侧与排汗层相接触,另一侧穿过防汗层,防汗层远离底层的一侧沿着吸汗条的左右两边缘分别设置有导汗通道。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当人体产生汗液时,通过导汗通道的作用下,能够将人体的汗液导至吸汗条上,再由吸汗条将汗液排至排汗层中,以使得汗液能够通过排汗层均匀排出,同时在防汗层的作用下,能够防止汗液排汗层的汗液接触到人体皮肤,以提高吸汗排汗的同时,能够避免针织面料所吸收的汗液与人体皮肤接触,以保证人体的舒适感。

技术研发人员:周瑜,黄文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新同兴针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