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33186发布日期:2024-03-18 17:0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


背景技术:

1、机织又可以称为“梭织”,以纱线作经、纬按各种织物结构形成机织物的工艺过程。是纺织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所用原料种类可分为棉织、毛织、丝织和麻织,其产品统称为机织物。

2、目前的机织面料表面的耐磨损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使用效果大大降低,而且有的部分在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变形后,容易导致压迫部位出现褶皱等现象,影响衣物布料的美观性,难以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的机织面料表面的耐磨损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出现破损的现象,使用效果大大降低,而且有的部分在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变形后,容易导致压迫部位出现褶皱等现象,影响衣物布料的美观性,难以处理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包括:亲肤面层;所述亲肤面层采用纯棉线料经纬交织而成;亲肤面层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化纤面料层;亲肤面层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由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呈经纬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沿经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的上方,第二经线由两组组合线复合加捻组成;所述第三纬线沿纬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的上方,且第三纬线由两组组合线复合加捻组成,各组第二经线和各组第三纬线交叉组合形成分隔结构,并通过各组第二经线和各组第三纬线交叉组合将亲肤面料均匀分割成相同大小的矩形方阵结构;所述组合线由二十四根涤纶缝纫线加捻复合组成。

4、进一步的,所述化纤面料层通过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的上方,且化纤面料层与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均通过缝合连接,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均穿过化纤面料层与亲肤面层缝合连接,化纤面料层采用涤纶缝纫线平织而成;化纤面料层的上方纬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有第一纬线,第一纬线由涤纶缝纫线加捻复合平织组成,且第一纬线高出化纤面料层的表面;化纤面料层的上方经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有第一经线,第一经线由涤纶缝纫线加捻复合平织组成,且第一经线高出化纤面料层的表面,第一经线与第一纬线的相接处为双层结构;化纤面料层的上方纬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有第二纬线,第二纬线采用麻线加捻复合平织组成。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纬线和第一经线与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相交时第一纬线和第一经线均设置于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的上方。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通过亲肤面层、分隔结构、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通过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的配合将亲肤面层和化纤面料层分隔成大小相同的矩形方阵结构,如果后续亲肤面层和化纤面料层受到长时间的压迫时,不会使得亲肤面层和化纤面料层的整体产生大量的褶皱,只会在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所形成的矩形方格内出现部分褶皱,通过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能够将褶皱阻挡,同时通过第二经线和第三纬线对于亲肤面层和化纤面料层进行限位固定,能够有利于保持亲肤面层和化纤面料层的形态,提高褶皱出现的难度,使得面料更不容易出现褶皱,起到良好的抗皱效果。

8、通过化纤面料层、第一纬线、第一经线和第二纬线,在化纤面料层的外侧分别按照纬线方向和经线方向等距排列式设置第一纬线和第一经线,并使得第一纬线和第一经线的高度高于化纤面料层,从而使得化纤面料层在与外界相接触时会首先使得第一纬线和第一经线的表面与外界相接触,而第一纬线和第一经线均采用耐磨性更好的涤纶缝纫线制作,因此也能够为化纤面料层带来更好的耐磨性,减少化纤面料层与外界相接触的机会,进而减少化纤面料层受到的磨损,通过在化纤面料层的表面设置第二纬线,将部分化纤面料层的区域替换为第二纬线,能够有效增加化纤面料层的透气性,增加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亲肤面层(1);所述亲肤面层(1)采用纯棉线料经纬交织而成;亲肤面层(1)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化纤面料层(2);亲肤面层(1)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分隔结构(3);所述分隔结构(3)由第二经线(301)和第三纬线(302)呈经纬交叉编织而成,所述第二经线(301)沿经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1)的上方,第二经线(301)由两组组合线(3001)复合加捻组成;所述第三纬线(302)沿纬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1)的上方,且第三纬线(302)由两组组合线(3001)复合加捻组成,各组第二经线(301)和各组第三纬线(302)交叉组合形成分隔结构(3),并通过各组第二经线(301)和各组第三纬线(302)交叉组合将亲肤面料均匀分割成相同大小的矩形方阵结构;所述组合线(3001)由二十四根涤纶缝纫线加捻复合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面料层(2)通过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1)的上方,且化纤面料层(2)与第二经线(301)和第三纬线(302)均通过缝合连接,第二经线(301)和第三纬线(302)均穿过化纤面料层(2)与亲肤面层(1)缝合连接,化纤面料层(2)采用涤纶缝纫线平织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面料层(2)的上方纬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有第一纬线(201),第一纬线(201)由涤纶缝纫线加捻复合平织组成,且第一纬线(201)高出化纤面料层(2)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面料层(2)的上方经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有第一经线(202),第一经线(202)由涤纶缝纫线加捻复合平织组成,且第一经线(202)高出化纤面料层(2)的表面,第一经线(202)与第一纬线(201)的相接处为双层结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面料层(2)的上方纬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有第二纬线(203),第二纬线(203)采用麻线加捻复合平织组成。

6.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纬线(201)和第一经线(202)与第二经线(301)和第三纬线(302)相交时第一纬线(201)和第一经线(202)均设置于第二经线(301)和第三纬线(302)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涉及机织面料技术领域,解决了在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变形后,容易导致压迫部位出现褶皱等现象,影响衣物布料的美观性,难以处理的问题。一种耐磨抗皱机织面料,包括:亲肤面层;所述亲肤面层采用纯棉线料经纬交织而成;亲肤面层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化纤面料层;亲肤面层的上方连接设置有分隔结构;所述第二经线沿经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的上方;所述第三纬线沿纬线方向等距排列式缝合设置于亲肤面层的上方,并通过各组第二经线和各组第三纬线交叉组合将亲肤面料均匀分割成相同大小的矩形方阵结构;提高褶皱出现的难度,使得面料更不容易出现褶皱,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皱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家佩,仓俊,彭德喜,沈舟,黄从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寰丰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