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7065发布日期:2024-03-25 18:38阅读:8来源:国知局
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新型材料,特别涉及一种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复合板,见中国发明专利号:2021105955659,名称:双芯铝层模块及其复合板和双芯铝层模块的制造方法,申请公布日:2021年08月06日,其,包括至少两层芯铝层,每层芯铝层包括底面和表面,表面上设置有凸起,位置相邻的两层芯铝层的底面之间粘贴在一起,以使两层芯铝层的凸起呈相反方向朝外延伸,此款双芯铝层模块,双芯铝层模块的两侧由于反向延伸出同样的凸起,使得双芯铝层模块的两侧受力更均匀,同时两侧凸起共同构成规则的几何体,明显提高双芯铝层模块的抗压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本发明还公开了带有双芯铝层模块的复合板,还包括有面铝层和底铝层,所述面铝层和底铝层分别设置在所述双芯铝层模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上包括有所述凸起,该复合板整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2、但是,上述结构的复合板,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上述的复合板在制造过程中,上下两侧芯铝层上的凸起会存在加工误差,上下两侧芯铝层粘贴在一起时会存在安装误差,导致上下两个芯铝层的凸起不完全对应,使得构成的凸起组合的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较低,即:复合板整体的性能较差,无法满足对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要求较高的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方便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安装,提高产品整体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的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包括面铝层、底铝层、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所述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的表面均设置有凸起组,所述面铝层贴合在第一芯铝层的凸起组上,所述底铝层贴合在第二芯铝层的凸起组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中间铝层,所述第一芯铝层的底面和第二芯铝层的底面分别贴合在中间铝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构成复合板体:此款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通过在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之间增设中间铝层,中间铝层可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可直接粘合在中间铝层上,从而方便了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的安装,同时,增设中间铝层后,使得复合板具备五层结构,提高复合板整体的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也使得复合板的隔音效果、抗辐射和抗磁干扰效果很好,能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5、具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的底面均粘贴有第一高分子膜,所述第一芯铝层通过第一高分子膜贴合在中间铝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芯铝层通过第一高分子膜贴合在中间铝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一高分子膜实现第一芯铝层、第二芯铝层与中间铝层之间的连接,可使三者之间的连接更稳定牢固,不易脱离,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本专利的目的。

6、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组包括大凸起和多个小凸起,多个小凸起以间隔均匀方式设置在大凸起的外周,所述大凸起和小凸起的高度相同。

7、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大凸起为大半圆形凸起,所述小凸起为小半圆形凸起,所述小凸起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小凸起呈正六边形分布设置在大凸起的外周;大半圆形凸起和小半圆形凸起的结构简单、设置容易。

8、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大凸起和小凸起的顶端均设置有粘贴平面,面铝层贴合在第一芯铝层的粘贴平面上,底铝层贴合在第二芯铝层的粘贴平面上;粘贴平面可增大面铝层和第一芯铝层之间、底铝层和第二芯铝层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9、具体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高分子膜,所述面铝层的下表面通过第二高分子膜贴合在第一芯铝层的粘贴平面上,所述底铝层的上表面通过第二高分子膜贴合在第二芯铝层的粘贴平面上;通过第二高分子膜可实现面铝层的下表面和第一芯铝层的粘贴平面之间的连接牢固,以及实现底铝层的上表面和第二芯铝层的粘贴平面之间的连接牢固。

10、具体进一步地,所述面铝层的上表面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三涂氟碳漆层和保护膜;三涂氟碳漆层有很强的耐腐蚀性、耐侯性(即,不褪色、不脱漆)和使用时间长的优点,保护膜可以保护使用面在加工运输、安装过程不被划损。

11、具体进一步地,所述底铝层的下表面设置有涂层;涂层对底铝层的外表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此款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通过在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之间增设中间铝层,中间铝层可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可直接粘合在中间铝层上,从而方便了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的安装,同时,增设中间铝层后,使得复合板具备五层结构,提高复合板整体的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也使得复合板的隔音效果、抗辐射和抗磁干扰效果很好,能满足用户更多的使用需求。

14、(2)通过第一高分子膜实现第一芯铝层、第二芯铝层与中间铝层之间的连接,可使三者之间的连接更稳定牢固,不易脱离,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本专利的目的。

15、(3)粘贴平面可增大面铝层和第一芯铝层之间、底铝层和第二芯铝层之间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包括面铝层(1)、底铝层(2)、第一芯铝层(3)和第二芯铝层(4),所述第一芯铝层(3)和第二芯铝层(4)的表面均设置有凸起组(5),所述面铝层(1)贴合在第一芯铝层(3)的凸起组(5)上,所述底铝层(2)贴合在第二芯铝层(4)的凸起组(5)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中间铝层(6),所述第一芯铝层(3)的底面和第二芯铝层(4)的底面分别贴合在中间铝层(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构成复合板体,所述第一芯铝层(3)和第二芯铝层(4)的底面均粘贴有第一高分子膜(10),所述第一芯铝层(3)通过第一高分子膜(10)贴合在中间铝层(6)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芯铝层(4)通过第一高分子膜(10)贴合在中间铝层(6)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组(5)包括大凸起(51)和多个小凸起(52),多个小凸起(52)以间隔均匀方式设置在大凸起(51)的外周,所述大凸起(51)和小凸起(52)的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凸起(51)为大半圆形凸起,所述小凸起(52)为小半圆形凸起,所述小凸起(5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小凸起(52)呈正六边形分布设置在大凸起(51)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凸起(51)和小凸起(52)的顶端均设置有粘贴平面(53),面铝层(1)贴合在第一芯铝层(3)的粘贴平面(53)上,底铝层(2)贴合在第二芯铝层(4)的粘贴平面(5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高分子膜(20),所述面铝层(1)的下表面通过第二高分子膜(20)贴合在第一芯铝层(3)的粘贴平面(53)上,所述底铝层(2)的上表面通过第二高分子膜(20)贴合在第二芯铝层(4)的粘贴平面(5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铝层(1)的上表面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有三涂氟碳漆层(7)和保护膜(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铝层(2)的下表面设置有涂层(9)。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包括面铝层、底铝层、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的表面均设置有凸起组,面铝层贴合在第一芯铝层的凸起组上,底铝层贴合在第二芯铝层的凸起组上,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中间铝层,第一芯铝层的底面和第二芯铝层的底面分别贴合在中间铝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构成复合板体:此款带双芯铝层的复合板,通过在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之间增设中间铝层,中间铝层可起到安装载体的作用,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可直接粘合在中间铝层上,从而方便了第一芯铝层和第二芯铝层的安装,同时,增设中间铝层后,使得复合板具备五层结构,提高复合板整体的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程杰强,陈振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金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5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