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硅离型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32193发布日期:2024-04-08 11:2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低硅离型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离型膜,特别涉及一种低硅离型膜。


背景技术:

1、离型膜是一种通过在基材载体上设置离型层从而在从材料表面剥离时具有较好离型力的薄膜材料,由于离型膜容易剥离,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更换的效率。现已被广泛应包装、印刷、丝印、移印、铭板、薄膜开关、柔性线路、绝缘制品、线路板、激光防伪、贴合、电子、密封材料用膜、反光材料、防水材料、医药、卫生用纸、胶粘制品、模切冲型加工等行业领域。

2、普通的离型膜主要是由pet薄膜和涂布于pet薄膜上的缩合型有机硅或加成型有机硅组成,但是由于pet薄膜在150℃高温下容易发生收缩、卷曲、打皱等现象,从而影响了正常使用;并且当离型膜附在对应材料上,由于缩合型有机硅或加成型有机硅与对应材料具有迁移现象,所以很难将离型膜从对应材料剥离出来。

3、中国专利cn 201621451539.x公开一种高残接低硅迁移离型膜,包括离型膜本体和防水层;离型膜本体两端设有防水层;离型膜本体包括pet薄膜、混合型硅油层、聚酰亚胺薄膜和不干胶层;pet薄膜上表面分布有聚酰亚胺薄膜;pet薄膜下表面通过不干胶层与混合型硅油相连;混合型硅油由无溶剂型硅油和溶剂型硅油混合而成,其在高温下不会产生收缩、卷曲和打皱等现象,同时混合型硅油由无溶剂型硅油和溶剂型硅油混合而成,这样混合型硅油内的硅含量低,从而能很方便的将本实用新型从被贴材料中进行剥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满足了实际的需求。

4、现有低硅离型膜大多通过改变硅油层成分防止硅油高温变性,提升离型膜的使用体验,但制造成本增加,不利于产品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低硅离型膜大多通过改变硅油层成分防止硅油高温变性,提升离型膜的使用体验,但制造成本增加,不利于产品推广”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低硅离型膜,改变硅油涂抹层结构,减少硅油使用量,减少硅油转移导致局部掉胶等现象,降低成本。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低硅离型膜,包括pet薄膜基材,包括:

3、pet贴合层,贴合于所述pet薄膜基材一侧,所述pet贴合层背离所述pet薄膜基材的一侧压印有棱形格纹,相邻所述棱形格纹之间形成硅油容纳槽,所述硅油容纳槽向所述pet贴合层的内部凹陷;

4、遮光层,贴合于所述pet薄膜基材另一侧,所述遮光层背离所述pet薄膜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磨砂纹理。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et薄膜基材的厚度为1μm~2μm,所述pet薄膜基材的厚度小于所述pet贴合层的厚度。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硅油容纳槽的深度与所述pet贴合层厚度的比值为0.4~0.6。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硅油容纳槽的槽宽为2μm~3μm。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et薄膜基材对应所述pet贴合层所述硅油容纳槽的位置设置有储油孔,所述储油孔贯穿所述pet薄膜基材并与所述硅油容纳槽连通。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遮光层设置有多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储油孔连通。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透气孔的直径。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油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硅油容纳槽的宽度。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包括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贴合所述遮光层上方。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pet薄膜基材和所述pet贴合层的材质为聚酯树脂膜。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低硅离型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pet贴合层内的所述硅油容纳槽能够填充硅油,而所述棱形格纹表面的硅油往所述硅油容纳槽处移动,离型膜通过所述硅油容纳槽的面积与贴膜面接触粘合,减少硅油使用量减缓硅油转移掉胶现象,并且硅油使用量减少,降低成本。

15、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低硅离型膜,包括pet薄膜基材(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薄膜基材(100)的厚度为1μm~2μm,所述pet薄膜基材(100)的厚度小于所述pet贴合层(200)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容纳槽(220)的深度与所述pet贴合层(200)厚度的比值为0.4~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油容纳槽(220)的槽宽为2μm~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薄膜基材(100)对应所述pet贴合层(200)所述硅油容纳槽(220)的位置设置有储油孔(110),所述储油孔(110)贯穿所述pet薄膜基材(100)并与所述硅油容纳槽(220)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300)设置有多个透气孔(320),所述透气孔(320)与所述储油孔(1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孔(110)的直径大于所述透气孔(320)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孔(110)的直径小于所述硅油容纳槽(220)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静电层(400),所述防静电层(400)贴合所述遮光层(300)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低硅离型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薄膜基材(100)和所述pet贴合层(200)的材质为聚酯树脂膜。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低硅离型膜,涉及离型膜技术领域,包括PET贴合层,贴合于PET薄膜基材一侧,PET贴合层背离PET薄膜基材的一侧压印有棱形格纹,相邻棱形格纹之间形成硅油容纳槽,硅油容纳槽向PET贴合层的内部凹陷;遮光层,贴合于PET薄膜基材另一侧,遮光层背离PET薄膜基材的一侧设置有磨砂纹理。根据本技术的低硅离型膜,PET贴合层内的硅油容纳槽能够填充硅油,而棱形格纹表面的硅油往硅油容纳槽处移动,离型膜通过硅油容纳槽的面积与贴膜面接触粘合,减少硅油使用量减缓硅油转移掉胶现象,并且硅油使用量减少,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鑫玺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3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