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突击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04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栖突击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栖装甲车,尤其涉及一种两栖突击车。
技术背景
两栖突击车在登陆作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未完全统一且与多国存在领土争议的海洋大国尤为重要。为此,我国历来重视两栖车辆的发展。不久前面世的两型国产两栖突击车(因未彻底公开,姑且按坊间说法称之“观/TD-05”。见《中、美、 俄新型两栖战车大比拼》,文/敖广,摄影/江山,《舰船知识》2009. 11,舰船知识杂志社。) 便是其中最新成果。该车包括车体、动力系统、操纵系统、陆上行进系统、水上行进系统、武器系统等。其中,水上行动系统包括车体、折叠式首尾滑板、喷水推进装置等。泛水时,打开首尾滑板,在加速过程中实现从排水、过渡阶段到滑行阶段的航态转变,从而获得较高航速。然而,从已公开的资料不难看出,该系列车型存在以下缺陷1、硕大的首滑板收放过程中,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前视界、射界被完全阻挡,对机动、作战均极为不利。2、宽大、平直的首滑板在排水、过渡航态下,造成很大的摩擦阻力和兴波阻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加速度,提高了阻力墙,增加了引擎负担,延迟了车辆从排水到滑行航态的转变过程;及至滑行航态,兴波阻力较大的问题依然存在,最高航速因此受到很大制约。3、由宽大的首滑板充当的车首毫无适航线型可言,致使车辆水上行进时航向稳定性等操纵性能较差。4、硕大的首滑板带来的较大被风浪面积,造成车辆抗风浪性能较差,限制了车辆的使用条件和适用性。
与其相似,美国远征战车(EFV)尽管通过采取更为复杂的增升、降阻措施,增大引擎功率,减小首滑板面积,使得部分性能有所改善,但,首滑板充当车首带来的固有缺陷依然未能根本克服,效费比甚至还不如国产新型两栖突击车(ZB/TD-05)。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两栖突击车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水陆性能俱佳,效费比较高的两栖突击车。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陆上行进系统、水上行进系统、动力系统、操纵系统、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行进系统包括收放式船艏。
所述收放式船艏由1块居中的下艏板和2块对称分布于其左右的侧艏板拼合而成。
所述下艏板外廓为等腰三角形,下缘铰接于其辅板,所述辅板上设滑块,通过导轨及液压缸连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前部车底;上部通过液压缸铰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 陆上借助液压缸收拢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充当前附加装甲。
所述下艏板包括主体和履带遮板,所述履带遮板通过弹性铰链铰接于所述下艏板主体,陆上收拢与所述下艏板主体;水上借助滑轮、连索和液压缸展开,遮蔽履带口。
所述侧艏板外廓为前后缘平行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上设滑块,前缘通过液压缸铰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后缘铰接于其辅板,所述辅板上设滑块,通过导轨及液压缸连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侧,陆上行驶时借助液压缸和导轨收拢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侧,充当侧附加装甲。
所述下艏板和侧艏板之辅板上设有定位装置,以增强其收拢状态的稳固性和拼合状态的结构强度。
显而易见,采用上述方案,可以获得如下技术效果
1、楔形收放式船艏的设置及其连同辅板的前伸,赋予水上行进的车辆近乎快艇的线型,较之对比技术方案首滑板,减弱了车首(即所述船艏)兴波;同时,通过辅板前伸量的调整(相当于改变车长),得以实现首尾横波的有利干扰,因而有效降低了兴波阻力。
2、排水及过渡航态下,较之对比技术方案宽大的首滑板,车首(即所述船艏)湿水面积相对较小,因而有效降低了摩擦阻力。
3、车辆线型的改善减小了纵向压力梯度,因而有效降低了形状阻力。
4、楔形船艏较之对比技术方案首滑板更利于破浪前进,因而有效降低了汹涛阻力。
5、楔形船艏较之对比技术方案首滑板迎风面积显著减小,因而有效增强了车辆抗风性能。
6、楔形船艏较之对比技术方案首滑板更利于保持航向,因而有效增强了操纵性。
7、船艏收放基本不受环境限制且收放过程及工作状态均几乎不影响视界和射界。
8、下、侧艏板相互支撑,构成稳固的承力结构,较之对比技术方案首滑板分段式结构抗载性更好。
综上所述,水上行进时,阻力的减小使得本发明较之对比技术方案更容易从排水状态过渡到滑水状态;相同功率驱动下,速度更快;相同速度下驱动功率更小。同时,较之对比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抗风浪性能及操纵性更好。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技术效果是在应用成熟技术,基本不增加结构重量和成本,保持车辆原有陆上性能的前提下取得的,而且,折叠式首滑板的取消更便于车首相关器件的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水上行进状态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水上行进状态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水上行进状态仰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水上行进状态前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水上行进状态后视图[00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由陆到水行进状态转换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1-1至图11-4 为转换过程分解步骤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下艏板之履带遮板展开过程示意图,其中,图12-1、图12-3为履带遮板展开过程分解步骤正视图,12-2、图12-4分别为为图12-1、图12-3A向视图
需要说明的是,鉴于图幅有限,为突出重点,与本实用新型区别技术特征非直接相关的、与对比技术方案国产两栖突击车(ZB/TD-OQ相同或相似部分的结构,未在附图中给出或仅在俯视图中示意性给出,以免影响区别技术特征的判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车体、陆上行进系统、水上行进系统、动力系统、操纵系统、武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行进系统包括收放式船艏1。所述收放式船艏1由一块居中的下艏板2和两块对称分布于其左右的侧艏3板拼合而成。所述下艏板2外廓为等腰三角形, 下缘铰接于其辅板4,所述辅板4通过导轨5及液压缸6连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前部车底; 上部通过液压缸7铰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8,陆上借助液压缸6、7和导轨5收拢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8,充当前附加装甲。所述下艏板2包括主体9和履带遮板10,所述履带遮板10通过弹性铰链11铰接于所述下艏板主体9,陆上收拢与所述下艏板主体9 ;水上借助滑轮12、连索13和液压缸14展开,遮蔽履带口。所述侧艏板3外廓为前后缘平行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上设滑块15,前缘通过液压缸16铰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8 ;后缘铰接于其辅板17,所述辅板17上设滑块,通过导轨18及液压缸19连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侧20, 陆上行驶时借助液压缸16、19和导轨18收拢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侧20,充当侧附加装甲。
本实用新型水陆行进方式相互转换十分简便。由陆到水转换过程如下下、侧船艏板2、3连同其辅板4、17分别在液压缸6、19作用下沿其收放导轨5、18前伸(此时液压缸 7、16随动),前伸到位后辅板4、17在定位装置(图中未给出)作用下定位,下艏板2在液压缸7作用下转动到工作位置,侧艏板3在液压缸16作用下转动到工作位置,履带遮板10 借助滑轮12、连索13和液压缸14展开,从而完成船艏1拼合。与此同时,尾滑板21在液压缸22作用下转动到位。离岸(舰)后,负重轮收起,履带张紧,喷水推进系统工作,进入水上行进状态。由水到陆转换反之,过程如下履带遮板10借助弹性铰链11复位(此时液压缸14随动),下、侧艏板2、3分别在液压缸7、16作用下转动到前伸位置,解除定位后分别在液压缸6、19作用下沿其收放导轨5、18后收复位(此时液压缸7、16随动),从而完成船艏1收拢。与此同时,尾滑板21在液压缸22作用下回转复位。履带放松,负重轮放下,陆上行进系统工作,进入陆上行进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同样可用于水陆坦克等两栖装甲车辆, 并可取得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效果,有效提高应用车辆水上速度等水上机动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两栖突击车,包括车体、陆上行进系统、水上行进系统、动力系统、操纵系统、武器系统,其特征于,所述水上行进系统包括收放式船艏。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两栖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式船艏由1块居中的下艏板和2块对称分布于其左右的侧艏板拼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两栖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艏板外廓为等腰三角形,下缘铰接于其辅板,所述辅板上设滑块,通过导轨及液压缸连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前部车底; 上部通过液压缸铰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陆上借助液压缸收拢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充当前附加装甲。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两栖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艏板包括主体和履带遮板, 所述履带遮板通过弹性铰链铰接于所述下艏板主体,陆上收拢与所述下艏板主体;水上借助滑轮、连索和液压杆展开遮蔽履带口。
5.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两栖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艏板外廓为前后缘平行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上设滑块,前缘通过液压缸铰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首;后缘铰接于其辅板,所述辅板上设滑块,通过导轨及液压缸连接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侧,陆上行驶时借助液压缸和导轨收拢于所述两栖突击车车侧,充当侧附加装甲。
6.根据权利要求
3至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两栖突击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艏板和侧艏板之辅板上设有定位装置,以增强所述下艏板和侧艏板收拢时的稳固性和拼合时的结构强度。
专利摘要
一种两栖突击车,包括收放式船艏。所述收放式船艏由1块居中的下艏板和2块对称分布于其左右的侧艏板拼合而成。所述下艏板外廓为等腰三角形,陆上借助液压缸和导轨收拢于所述两栖战车车首,充当前附加装甲;所述侧艏板外廓为前后缘平行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陆上行驶时借助液压缸和导轨收拢于所述两栖战车车侧,充当侧附加装甲。所述收放式船艏的采用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水上机动性能。
文档编号F41H7/00GKCN201964845SQ201120071624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张正 申请人:张正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