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富锌牡蛎粉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963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天然富锌牡蛎粉的制备方法
一种天然富锌牡蛎粉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牡蛎的深加工技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生物酶水解牡蛎制备天然富锌牡蛎粉的方法,属食品科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牡蛎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海洋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尤其是锌的含量具贝类之首,具有较好的营养及保健作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锌补充剂产品的原料都是人工合成型的,如乳酸锌、葡萄糖酸锌、柠檬酸锌等。而以牡蛎为原料提高其体内天然锌吸收利用率的加工技术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利用牡蛎为原料, 经过酶解等技术制备而成的天然富锌牡蛎粉,将成为国内外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商品。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1024074C,申请号为91102619. 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为 “全营养牡蛎精粉的生产方法”的专利文献,其工艺为将牡蛎先经0 -5°C冷冻处理,再进行细胞破碎,破碎前后加水,置生物反应器中,再加入PH调整剂、辅因子,搅拌并在10 95°C保温催化反应1-2小时,生成的水溶性产物经浓缩、干燥而成为全营养牡蛎精粉。该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只利用牡蛎自身酶系进行水解,牡蛎中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糖原等物质未能充分分解,所生产的牡蛎精粉未能较完全地利用天然牡蛎的全价营养。公开号为 CN100559973C,申请号为2006100447M6. X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名为“牡蛎锌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文献,其工艺为选取、清洗牡蛎、去除泥沙,剥取牡蛎肉,摘除肠道与腮后,将体肉磨碎打浆,加入蛋白分解酶,静止1-10小时,放60 75°C热风烘箱干燥、粉碎,过80目筛,进而制得牡蛎粉,然后加入辅料、制粒、烘干、装胶囊或压片、包装。该工艺的缺陷在于在制备牡蛎粉过程中牡蛎肉未完全使用,势必会提高其生产成本;牡蛎中无机态锌未进行螯合,其锌的吸收利用率不会很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天然富锌牡蛎粉的制备方法。[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是天然富锌牡蛎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0005]1)清洗牡蛎、去除泥沙,剥取牡蛎肉,将蛎肉勻浆,利用牡蛎自身细胞内的酶,进行组织自溶;条件为温度20 30°C,时间为12 Mh。[0006]2)加入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复合酶解;酶解的条件为酶解初始PH 5 7,加酶量 3%,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之比1 1 3 1,酶解温度45 65°C,酶解时间3 6h。[0007]3)利用牡蛎自身的锌与氨基酸及肽进行螯合反应;螯合条件温度为50 80°C, 时间 60 120min,PH 7. 5 9. 5。摩尔比1 1 3 1。[0008]4)向螯合液中加入螯合液质量0. 06% 0. 11%的包埋剂经真空喷雾干燥制得天然富锌牡蛎粉。[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提高了原料-牡蛎的利用率2.有效地利用了牡蛎营养尤其是提高了牡蛎中天然锌的吸收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实施例一、一种天然富锌牡蛎粉的制备方法。[0011]1)清洗牡蛎、去除泥沙,剥取牡蛎肉,将蛎肉勻浆,利用牡蛎自身细胞内的酶,进行组织自溶;条件为温度20 30°C,时间为12 Mh。[0012]2)加入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复合酶解;酶解的条件为酶解初始PH 5. 5 6. 5,加酶量1.3% 2%,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之比1 1 3 1,酶解温度50 55°C,酶解时间3 釙。[0013]3)利用牡蛎自身的锌与氨基酸及肽进行螯合反应;螯合条件温度为50 80°C, 时间 60 120min,PH 7. 5 9. 5。摩尔比1 1 3 1。[0014]4)向螯合液中加入螯合液质量0. 06% 0. 11%的包埋剂经真空喷雾干燥制得天然富锌牡蛎粉。
权利要求
1. 一种天然富锌牡蛎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清洗牡蛎、去除泥沙,剥取牡蛎肉,将蛎肉勻浆,利用牡蛎自身细胞内的酶,进行组织自溶;条件为温度20 30°C,时间为12 Mh。2)加入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复合酶解;酶解的条件为酶解初始PH5 7, 加酶量 3%,木瓜蛋白酶与风味蛋白酶添加量之比1 1 3 1,酶解温度50 55°C,酶解时间3 6h。3)利用牡蛎中自身的锌与酶解液中氨基酸及肽进行螯合反应;螯合条件温度为50 80°C,时间 60 120min,PH 7. 5 9. 5。摩尔比1 1 3: 1。4)向螯合液中加入螯合液质量0.06% 0.11%的包埋剂经真空喷雾干燥制得天然富锌牡蛎粉。
专利摘要
本发明涉及生物酶水解牡蛎及运用螯合反应将牡蛎中无机态锌整合制备天然富锌牡蛎粉的方法,本发明的实施不仅充分地利用了牡蛎营养,而且提高了牡蛎中天然锌的吸收利用率。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以下步骤1)清洗牡蛎、去除泥沙,剥取牡蛎肉,将蛎肉匀浆,利用牡蛎自身细胞内的酶,进行组织自溶;2)加入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进行复合酶解;3)利用牡蛎自身的锌与氨基酸及肽进行螯合反应;4)向螯合液中加入螯合液质量0.06%~0.11%的包埋剂经真空喷雾干燥制得天然富铁牡蛎粉。本发明的提出对于促进牡蛎资源的合理加工利用以及我国海洋资源的高值化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文档编号A23L1/33GKCN102475266SQ201010552228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佟海菊, 刘亚南, 孙克岩, 宋欣, 张志胜 申请人:河北农业大学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