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4868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麻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麻花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小食品,已有的小麦麻花、多味麻花、夹心麻花等多种产品,麻花食用方便、易于消化,即可成为休闲食品,又可成为餐桌佳肴;市场上的麻花配料主要以面类、淀粉、玉米粉、淀粉为主,然后添加花椒、茴香、食盐等调料组成。
[0003]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日常食品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在讲究营养均衡的同时也追求食品的健康、绿色,目前市场上的麻花因原料品种问题,存在高脂肪、高蛋白和高油脂的三高风险,长期食用容易肥胖,且营养价值有一定的局限,而且口感单一,制作方法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不添加大量的面粉、鸡蛋和玉米粉,而是精选佛手瓜、精选番茄、精选苦菊、精选有机米、蒜苗、黑糖、鸡精、食用盐、泡打粉、冰块、山梨酸钠、玉米油等组成,是一种多种蔬菜合成营养丰富,主要佛手瓜的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食品健康,能有效实现低脂肪、低蛋白和低油脂,更加健康、绿色、养生的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制备步骤包括:
[0006](I)先把佛手瓜去皮清洗、沥水、切成1-2.5厘米厚度段(可以理解为横截面为1-2.5cm边长的正方形,沿着佛手瓜的长度方向上切成段或称长条),将切好的佛手瓜放入水蒸气中密闭压力熏蒸,温度在150-200度,时间,10 — 15分钟(进行软化处理),然后将佛手瓜放入打浆机打成泥待用;
[0007](2)将有机米清洗、放入打浆机打成泥;然后将打成泥的有机米与佛手瓜泥、番茄泥、苦菊、蒜苗、黑糖、鸡精、食盐、冰块、山梨酸钠、泡打粉混合充分搅拌成团;上述各原料的配方比例为:有机米15-30重量份,佛手瓜泥20-40重量份,番茄泥5-10重量份,苦菊5_10重量份,蒜苗0.5-1.5重量份,黑糖0.2-1重量份,鸡精0.2-1重量份,食盐0.2-1重量份,冰块5-15重量份,山梨酸钠0.01-0.05重量份,泡打粉0.1-0.5重量份;将充分搅拌成的团直接挤压成圆柱形直径5-7毫米、长5-10厘米长条;每4根缠绕在一起构成麻花状坯料待用;
[0008](3)把步骤⑵的麻花放入油温为210-280度的油锅中炸5_10分钟,取出、冷却然后包装。
[0009]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各原料的配比为:有机米16-28重量份,佛手瓜泥21-38重量份,番茄泥6-10重量份,苦菊6-10重量份,蒜苗0.5-1.2重量份,黑糖0.5-1重量份,鸡精0.3-1重量份,食盐0.3-1重量份,冰块5_14重量份,山梨酸纳0.01-0.05重量份,泡打粉0.1-0.5重量份。
[0010]本发明所述的番茄泥为市售新鲜番茄打浆后得到的番茄泥,本发明的蒜苗为市售新鲜蒜苗。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发明首次采用番茄、佛手瓜和蒜苗等新鲜替代传统的淀粉、玉米粉、小麦粉等制作麻花的主要材料具有更加天然、健康的优势;而使用的番茄、佛手瓜等则含有高蛋白、维生素、低脂肪和大量必需氨基酸;对肥胖和胃肠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有效降低了传统方法导致的高脂肪、高蛋白和高油脂的三高风险;长期食用容易肥胖,且营养价值有一定的局限,而且口感单一的不足。
[0013]2.本发明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佛手瓜麻花,由于大量采用常温的机械混合,因此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持各原料的营养成分,通过本发明科学的配方与合理的工艺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的避免了原料在制备过程中的营养流失和风味的改变,通过添加黑糖和苦菊得到口感独特、清新的麻花,制成的麻花能够有效保持原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科学的配比结合独特的工艺,香甜可口老少皆宜,且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单高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0014]3.本发明在麻花的原料制作中创造性的添加冰块,在搅拌混合过程碎裂成细小的冰渣均匀分散与团中,而在油炸过程则迅速气化,然后鼓泡逸出,从而能充分起到膨松剂的效果,使得油炸时间短、含油量低、且更加酥脆、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0016]实施例1
[0017]—种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18](I)先把佛手瓜去皮清洗、沥水、切成I厘米厚度段,将切好的佛手瓜放入水蒸气中密闭压力熏蒸,温度在150-155度,时间,10分钟做软化处理,然后将佛手瓜放入打浆机打成泥待用;
[0019](2)将有机米清洗、放入打浆机打成泥;然后将打成泥的有机米与佛手瓜泥、番茄泥、苦菊、蒜苗、黑糖、鸡精、食盐、冰块、山梨酸钠、泡打粉混合充分搅拌成团;上述各原料的配方比例为:有机米15重量份,佛手瓜泥22重量份,番茄泥8重量份,苦菊8重量份,蒜苗I重量份,黑糖0.5重量份,鸡精0.5重量份,食盐0.5重量份,冰块10重量份,山梨酸钠0.03重量份,泡打粉0.3重量份;将充分搅拌成的团直接挤压成圆柱形直径6毫米、长8厘米长条;每4根缠绕在一起构成麻花状坯料待用;
[0020](3)把步骤⑵的麻花放入油温为210-215度的油锅中炸6分钟,取出、冷却然后包装。
[0021]实施例2
[0022]—种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23](I)先把佛手瓜去皮清洗、沥水、切成2厘米厚度段,将切好的佛手瓜放入水蒸气中密闭压力熏蒸,温度在180-185度,时间,10分钟做软化处理,然后将佛手瓜放入打浆机打成泥待用;
[0024](2)将有机米清洗、放入打浆机打成泥;然后将打成泥的有机米与佛手瓜泥、番茄泥、苦菊、蒜苗、黑糖、鸡精、食盐、冰块、山梨酸钠、泡打粉混合充分搅拌成团;上述各原料的配方比例为:有机米16重量份,佛手瓜泥20重量份,番茄泥8重量份,苦菊8重量份,蒜苗1.3重量份,黑糖0.3重量份,鸡精0.3重量份,食盐0.3重量份,冰块6重量份,山梨酸钠
0.03重量份,泡打粉0.4重量份;将充分搅拌成的团直接挤压成圆柱形直径7毫米、长10厘米长条;每4根缠绕在一起构成麻花状坯料待用;
[0025](3)把步骤(2)的麻花放入油温为255-260度的油锅中炸8分钟,取出、冷却然后包装。
[0026]实施例3
[0027]—种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它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0028](I)先把佛手瓜去皮清洗、沥水、切成2.4厘米厚度段,将切好的佛手瓜放入水蒸气中密闭压力熏蒸,温度在200度,时间,10分钟做软化处理,然后将佛手瓜放入打浆机打成泥待用;
[0029](2)将有机米清洗、放入打浆机打成泥;然后将打成泥的有机米与佛手瓜泥、番茄泥、苦菊、蒜苗、黑糖、鸡精、食盐、冰块、山梨酸钠、泡打粉混合充分搅拌成团;上述各原料的配方比例为:有机米30重量份,佛手瓜泥40重量份,番茄泥10重量份,苦菊10重量份,蒜苗1.5重量份,黑糖I重量份,鸡精I重量份,食盐I重量份,冰块15重量份,山梨酸钠0.05重量份,泡打粉0.5重量份;将充分搅拌成的团直接挤压成圆柱形直径5-7毫米、长5-10厘米长条;每4根缠绕在一起构成麻花状坯料待用;
[0030](3)把步骤⑵的麻花放入油温为210-280度的油锅中炸10分钟,取出、冷却然后包装。
[0031]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麻花,青枣味浓郁、清香,不油腻,油脂含量低、l-100mmg/100g。健康、绿色食品。
【主权项】
1.一种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包括: (1)先把佛手瓜去皮清洗、沥水、切成1-2.5厘米厚度段,将切好的佛手瓜放入水蒸气中密闭压力熏蒸,温度在150-200度,时间,10 - 15分钟,然后将佛手瓜放入打浆机打成泥待用; (2)将有机米清洗、放入打浆机打成泥;然后将打成泥的有机米与佛手瓜泥、番茄泥、苦菊、蒜苗、黑糖、鸡精、食盐、冰块、山梨酸钠、泡打粉混合充分搅拌成团;上述各原料的配方比例为:有机米15-30重量份,佛手瓜泥20-40重量份,番茄泥5-10重量份,苦菊5_10重量份,蒜苗0.5-1.5重量份,黑糖0.2-1重量份,鸡精0.2-1重量份,食盐0.2-1重量份,冰块5-15重量份,山梨酸钠0.01-0.05重量份,泡打粉0.1-0.5重量份;将充分搅拌成的团直接挤压成圆柱形直径5-7毫米、长5-10厘米长条;每4根长条缠绕在一起构成麻花状坯料待用; (3)把步骤(2)的麻花状坯料放入油温为210-280度的油锅中炸5-10分钟,取出、冷却然后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各原料的配比为:有机米16-28重量份,佛手瓜泥21-38重量份,番茄泥6_10重量份,苦菊6_10重量份,蒜苗0.5-1.2重量份,黑糖0.5-1重量份,鸡精0.3-1重量份,食盐0.3-1重量份,冰块5-14重量份,山梨酸钠0.01-0.05重量份,泡打粉0.1-0.5重量份。
【专利摘要】一种佛手瓜麻花的制备方法,佛手瓜熏蒸、打成泥;有机米清洗打成泥;然后按照如下比例:有机米15-30重量份,佛手瓜泥20-40重量份,番茄泥5-10重量份,苦菊5-10重量份,蒜苗0.5-1.5重量份,黑糖0.2-1重量份,鸡精0.2-1重量份,食盐0.2-1重量份,冰块5-15重量份,山梨酸钠0.01-0.05重量份,泡打粉0.1-0.5重量份混合成面团;将面团挤压成直径5-7毫米、长5-10厘米长条;每4根缠绕在一起构成麻花状坯料、放入210-280度的油中炸5-10分钟。具有不添加大量的面粉、鸡蛋和玉米粉,能有效实现低脂肪、低蛋白和低油脂,更加健康、绿色、养生的优点。
【IPC分类】A21D2/36, A21D13/08
【公开号】CN105165982
【申请号】
【发明人】陆昱森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