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

文档序号:8951000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炮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
[0002]
【背景技术】
[0003] 制川乌是一种常用的传统中药,为川乌的炮制加工品。川乌生品有毒,其中所含的 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毒性成分,且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通 常,经过炮制后,双酯型生物碱会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毒性也会降低。因此,对川乌的炮制 过程中要严格监控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
[0004] 《中国药典》及《中药材炮制规范》上对制川乌的制法是"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 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至取大个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 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此种制法会随着炮制时间的加长,生成较多的苯甲酰 总碱(包括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总碱含量很 难控制。煎煮时间未达到4小时,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过高,不符合标准(含量不得超过 0.040%),但是煎煮时间越长,苯甲酰总碱的含量就会升高,最终制川乌的苯甲酰总碱含量 往往超过含量标准(含量占0. 070%~0. 150%)的上限数倍,很难做出合格的产品。
[0005]

【发明内容】

[0006]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简单易操作,且得到的制 川乌安全无毒。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 (2) 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清水中,加热4~6h,每隔0. 5~1. 5h换一次水,收集 换过的水并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余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 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 (3) 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
[0008] 步骤(2)中,浸泡净川乌的清水量为净川乌量的5~8倍。
[0009] 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70~80°C。
[0010] 步骤(2)中,浓缩的温度为70~80°C,压力为40~60KPa。
[0011] 步骤(2 )中,所述浓缩液的波美度为5~8 °B6。
[0012] 步骤(2)中,换水间隔的时间越长,苯甲酰总碱含量越高,毒性越大。
[0013]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炮制方法可以使川乌中的双酯型生物碱大量转化为单酯型生物碱,提高了转 化率,且通过浓缩再吸收的方法控制了苯甲酰总碱的含量;加工过程简单易行,避免有效成 分的流失,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0015] 实施例1 川乌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 (2) 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5倍量的清水中,于70°C下加热6h,每隔1. 5h换 一次水,收集换过的水并在温度为70°C,压力为60KPa的条件下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 余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 (3) 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
[0016] 实施例2 川乌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 (2) 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6倍量的清水中,于75°C下加热5h,每隔lh换一 次水,收集换过的水并在温度为75°C,压力为50KPa的条件下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余 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 (3) 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
[0017] 实施例3 川乌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 (2) 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8倍量的清水中,于80°C下加热4h,每隔0. 5h换 一次水,收集换过的水并在温度为80°C,压力为40KPa的条件下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 余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 (3) 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
[0018] 实施例4 川乌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 (2) 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8倍量的清水中,于80°C下加热4h,每隔lh换一 次水,收集换过的水并在温度为80°C,压力为40KPa的条件下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余 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 (3) 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
[0019] 实施例5 川乌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 (2) 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8倍量的清水中,于80°C下加热4h,每隔1. 5h换 一次水,收集换过的水并在温度为80°C,压力为40KPa的条件下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 余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 (3) 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
[0020] 取本发明的炮制方法制得的制川乌与按照《中国药典》的方法制得的制川乌作为对照 品进行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的测定,具体数据见表1,测定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 一部)制川乌项下测定法测定。
[0021] 表 1
[0022] 以上实验数据表明,利用本发明的川乌的炮制方法所获得的制川乌,双酯型生物 碱和苯甲酰总碱的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由实施例3~5可知,步骤(2)中换水间隔的时间对 苯甲酰总碱含量有显著影响,间隔越长,含量越高,毒性越大。
[0023]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 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 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 (2) 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清水中,加热4~6h,每隔0. 5~1. 5h换一次水,收集 换过的水并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余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 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 (3) 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浸泡净川乌的 清水量为净川乌量的5~8倍。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热温度为 70~80cC〇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浓缩的温度为 7〇~8〇°C,压力为 40~6〇KPa。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浓缩液的 波美度为5~8°B6。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换水间隔的时 间越长,苯甲酰总碱含量越高,毒性越大。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川乌的炮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取净川乌,大小个分开,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备用;(2)将步骤(1)浸泡后的净川乌置于清水中,加热4~6h,每隔0.5~1.5h换一次水,收集换过的水并浓缩,待浓缩液的体积与剩余净川乌的体积相等时,将剩余净川乌投入浓缩液中,继续加热至浓缩液被吸干;(3)取出步骤(2)的净川乌,晾至六成干后切片,干燥,包装,即得制川乌。本发明的炮制方法提高了双酯型生物碱的转化率,控制了苯甲酰总碱的含量;加工过程简单易行,避免有效成分的流失,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IPC分类】A61K36/714
【公开号】CN105168412
【申请号】
【发明人】吴刚
【申请人】江苏七O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