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5543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新型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的脚踏车在人力踏上脚踏时,曲柄(脚踏杆)与地面平行且脚踏板在脚踏板前面时,向下的力量最大,但脚踏杆长度是固定的,脚踏板以脚踏杆为半径做等径圆周运动,其结构单一,无法有效利用脚蹬力驱动。

【发明内容】

[0003](一 )技术方案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包括车架,在车架上设置有轮盘以及飞轮,所述轮盘与所述飞轮通过链条动力连接,于所述轮盘上设置有曲柄,
[0005]在所述曲柄上可转动地设置辅助曲柄;
[0006]在所述曲柄或所述轮盘上设置行星轮传动机构,并利用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实现所述曲柄与所述辅助曲柄的动力连接;
[0007]其中,
[0008]所述曲柄与所述辅助曲柄可做同转速行星运动。
[0009]优选地,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牙盘,两个所述牙盘分别为第一牙盘和第二牙盘,其中,在所述轮盘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一牙盘,所述第一牙盘固定设置,所述轮盘相对于所述第一牙盘转动设置;在所述辅助曲柄上设置所述第二牙盘,所述第二牙盘可与所述辅助曲柄同轴转动;所述第一牙盘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二牙盘动力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为齿轮系统;其中,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动力轮、传动轮、从动轮,所述动力轮设置于所述轮盘的外侧并相对于所述曲柄固定设置,所述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曲柄上,所述从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与所述曲柄上,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辅助曲柄连接并可与其同轴转动;所述动力轮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所述动力轮与所述传动轮的传动比与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传动比的乘积为I。
[0011]优选地,所述曲柄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曲柄相对于所述车架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曲柄上均设置有所述辅助曲柄以及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
[0012](二)有益效果
[0013]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本发明骑行过程中:需要伸腿对曲柄施力时,辅助曲柄转动相对于曲柄逐渐展开,此时安装在辅助曲柄上的脚踏逐渐远离中轴,对于同样的骑行速度而言,依据杠杆原理,本发明能够明显节省体力支出;当需要屈腿收回时,辅助曲柄转动相对于曲柄逐渐收回,此时安装在辅助曲柄上的脚踏逐渐接近中轴,如此,腿的回收半径较小,动作幅度变小,能够使得自行车骑行更为舒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驱动装置在骑行时曲柄在多个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在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17]车架1、轮盘2、曲柄3、辅助曲柄4、第一牙盘5、第二牙盘6。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1]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新型驱动装置在骑行时曲柄在多个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包括车架1,在车架I上设置有轮盘2以及飞轮,轮盘2与飞轮通过链条动力连接,于轮盘2上设置有曲柄3,在曲柄3上可转动地设置辅助曲柄4 ;在曲柄3或轮盘2上设置行星轮传动机构,并利用行星轮传动机构实现曲柄3与辅助曲柄4的动力连接;其中,曲柄3与辅助曲柄4可做同转速行星运动。
[0023]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特别在曲柄3上额外加装了辅助曲柄4和行星轮传动机构,从而使其能够在自行车骑行过程中,改变曲柄3的总长度,达到施力时曲柄3总长度最长,屈腿收回时曲柄3总长度最短的目的。
[0024]具体地,自行车具有车架1,车架I采用金属焊接而成,在车架I上设置中轴,在中轴上套设轮盘2以及曲柄3,对曲柄3施力使其转动,曲柄3带动中轴转动,由于轮盘2套设在中轴上,因此,轮盘2能够随中轴一起转动。在轮盘2的外侧设置行星轮传动机构,并且,在曲柄3原安装脚踏的位置设置辅助曲柄4,通过结构设计,能够使得辅助曲柄4在曲柄3转动的同时与其同转速转动。
[0025]在本发明骑行过程中:需要伸腿对曲柄3施力时,辅助曲柄4转动相对于曲柄3逐渐展开,此时安装在辅助曲柄4上的脚踏逐渐远离中轴,对于同样的骑行速度而言,依据杠杆原理,本发明能够明显节省体力支出;当需要屈腿收回时,辅助曲柄4转动相对于曲柄3逐渐收回,此时安装在辅助曲柄4上的脚踏逐渐接近中轴,如此,腿的回收半径较小,动作幅度变小,能够使得自行车骑行更为舒适。
[0026]依据上述结构原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0027]实施例一、行星轮传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牙盘,两个牙盘分别为第一牙盘5和第二牙盘6,其中,在轮盘2的外侧设置第一牙盘5,第一牙盘5固定设置,轮盘2相对于第一牙盘5转动设置;在辅助曲柄4上设置第二牙盘6,第二牙盘6可与辅助曲柄4同轴转动;第一牙盘5通过链条与第二牙盘6动力连接。
[0028]实施例二、行星轮传动机构为齿轮系统;其中,行星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动力轮、传动轮、从动轮,动力轮设置于轮盘2的外侧并相对于曲柄3固定设置,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曲柄3上,从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与曲柄3上,从动轮与辅助曲柄4连接并可与其同轴转动;动力轮与传动轮啮合,传动轮与从动轮啮合。
[0029]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第一牙盘5或动力轮相对于车架I采用固定结构设计,如此,当曲柄3相对于车架I转动时,也就相对于曲柄3相对于第一牙盘5或动力轮转动,相对于的,也就相当于第一牙盘5或动力轮相对于曲柄3转动,如此,第一牙盘5与第二牙盘6结构相同时,或者,动力轮与传动轮的传动比与传动轮与从动轮的传动比的乘积为I时,都能够保证曲柄3转动一周,辅助曲柄4相对于曲柄3也转动一周。
[0030]具体地,曲柄3包括有两个,两个曲柄3相对于车架I对称设置;两个曲柄3上均设置有辅助曲柄4以及行星轮传动机构。
[0031]基于上述构思,本发明不仅仅限制于自行车上,也可以为其他动力装置,例如人力脚踏车等。
[0032]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包括车架(I),在车架上设置有轮盘(2)以及飞轮,所述轮盘与所述飞轮通过链条动力连接,于所述轮盘上设置有曲柄(3),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曲柄上可转动地设置辅助曲柄(4); 在所述曲柄或所述轮盘上设置行星轮传动机构,并利用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实现所述曲柄与所述辅助曲柄的动力连接; 其中, 所述曲柄与所述辅助曲柄可做同转速行星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包括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牙盘,两个所述牙盘分别为第一牙盘(5)和第二牙盘¢),其中, 在所述轮盘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一牙盘,所述第一牙盘固定设置,所述轮盘相对于所述第一牙盘转动设置; 在所述辅助曲柄上设置所述第二牙盘,所述第二牙盘可与所述辅助曲柄同轴转动; 所述第一牙盘通过链条与所述第二牙盘动力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为齿轮系统; 其中, 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包括有动力轮、传动轮、从动轮,所述动力轮设置于所述轮盘的外侧并相对于所述曲柄固定设置,所述传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曲柄上,所述从动轮可转动地设置与所述曲柄上,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辅助曲柄连接并可与其同轴转动; 所述动力轮与所述传动轮啮合,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啮合; 所述动力轮与所述传动轮的传动比与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的传动比的乘积为I。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曲柄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曲柄相对于所述车架对称设置; 两个所述曲柄上均设置有所述辅助曲柄以及所述行星轮传动机构。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包括车架,在车架上设置有轮盘以及飞轮,轮盘与飞轮通过链条动力连接,于轮盘上设置有曲柄,在曲柄上可转动地设置辅助曲柄;在曲柄或轮盘上设置行星轮传动机构,并利用行星轮传动机构实现曲柄与辅助曲柄的动力连接;曲柄与辅助曲柄可做同转速行星运动。在本发明骑行过程中:需要伸腿对曲柄施力时,辅助曲柄转动相对于曲柄逐渐展开,此时安装在辅助曲柄上的脚踏逐渐远离中轴,对于同样的骑行速度而言,依据杠杆原理,本发明能够明显节省体力支出;当需要屈腿收回时,辅助曲柄转动相对于曲柄逐渐收回,此时安装在辅助曲柄上的脚踏逐渐接近中轴,如此,腿的回收半径较小,动作幅度变小,能够使得自行车骑行更为舒适。
【IPC分类】B62M1/36
【公开号】CN105172983
【申请号】
【发明人】孙德明
【申请人】孙德明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