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及其铸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5983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及其铸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及其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汽车由十几万个零部件组成,其中大部分为金属材料,汽车零部件的轻量化、安全化和节约化是实现汽车现代化的根本条件,也是提高汽车竞争能力的必由之路。铝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优良、易于成形、较易再生利用,具有传统的铸铁、钢等材料不可比拟的优点,因此,近年来由铝合金制造的零部件在汽车工业中逐渐被广泛的应用。
[0003]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五大汽车工业国,然而我国汽车的平均用铝量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进一步开发、深化铝合金的性能和生产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及其铸造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铝合金零部件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90-100、硅1-2、锰0.6-0.8、铜2_3、镍0.2-0.4、纳米二氧化锡2-3、固含量为20-25%的纳米碳溶胶8-10、杂质彡0.01。
[0005]所述的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铸造工艺为:
(1)先将纳米二氧化锡投入纳米碳溶胶中,超声搅拌使得纳米二氧化锡在溶胶中均匀分散,随后将混合浆料经热风干燥,完全除去水分自然冷却至室温,随后再将所得粉体加热至750-800 °C,恒温备用;
(2)将其它剩余物料混合,投入电阻炉中,加热至750-8000C熔炼处理,再将步骤(I)所得物料投入合金液中,机械搅拌35-40min后加入精炼剂,精炼处理结束后将熔体浇注成型,即得。
[0006]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常规铝合金材料中添加了表面包覆纳米碳溶胶的纳米二氧化锡,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锡不仅保持了完整的结构特性,其表面还粘附有纳米碳,提高了其与金属熔液的浸润性,更为有效的改善了材料的使用性能,制备得到的合金材料具有更佳的力学性能,韧性优良,结构紧致无开裂,导电导热;这种铝合金材料铸造得到的零部件具有轻质、经久耐用的优点,极具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0007]本实施例的铝合金零部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招100、硅2、锰0.7、铜3、镍0.3、纳米二氧化锡2.5、固含量为25%的纳米碳溶胶8、杂质< 0.01。
[0008]其铸造工艺为:
(1)先将纳米二氧化锡投入纳米碳溶胶中,超声搅拌使得纳米二氧化锡在溶胶中均匀分散,随后将混合浆料经热风干燥,完全除去水分自然冷却至室温,随后再将所得粉体加热至800 °C,恒温备用;
(2)将其它剩余物料混合,投入电阻炉中,加热至800°C熔炼处理,再将步骤(I)所得物料投入合金液中,机械搅拌40min后加入精炼剂,精炼处理结束后将熔体浇注成型,即得。
[0009]本实施例制得的合金取试样进行性能测试结果为:抗拉强度:332MPa,延伸率:15.2%,硬度:123HB。该批次零部件使用寿命较传统铝合金零部件平均提升20%以上。
【主权项】
1.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零部件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铝90-100、硅1-2、锰0.6-0.8、铜2_3、镍0.2-0.4、纳米二氧化锡2-3、固含量为20-25%的纳米碳溶胶8-10、杂质彡0.0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的铸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造工艺为: (1)先将纳米二氧化锡投入纳米碳溶胶中,超声搅拌使得纳米二氧化锡在溶胶中均匀分散,随后将混合浆料经热风干燥,完全除去水分自然冷却至室温,随后再将所得粉体加热至750-800 °C,恒温备用; (2)将其它剩余物料混合,投入电阻炉中,加热至750-8000C熔炼处理,再将步骤(I)所得物料投入合金液中,机械搅拌35-40min后加入精炼剂,精炼处理结束后将熔体浇注成型,即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掺混纳米二氧化锡的增韧型复合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及其铸造工艺,该零部件用复合材料在常规铝合金材料中添加了表面包覆纳米碳溶胶的纳米二氧化锡,经过这样处理后的纳米二氧化锡不仅保持了完整的结构特性,其表面还粘附有纳米碳,提高了其与金属熔液的浸润性,更为有效的改善了材料的使用性能,制备得到的合金材料具有更佳的力学性能,韧性优良,结构紧致无开裂,导电导热;这种铝合金材料铸造得到的零部件具有轻质、经久耐用的优点,极具应用前景。
【IPC分类】C22C1/10, C22C1/02, C22C21/00
【公开号】CN105177359
【申请号】
【发明人】叶紫淳
【申请人】含山县裕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