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96054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智能纱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着装观念在转变,对生活环境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次性卫生用品,功能服装等即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类有可能涉足更加严酷的自然环境或人工气候条件,如剧烈运动、太空探索、极地考察等,这对该状态下使用的生活物品的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体育运动人群逐年扩大,各种新兴运动方式的兴起,以及国际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都大大地提高了国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很大程度刺激了运动服的消费。目前传统的妇婴卫生用品虽然能吸收体液(尿液,血液等),但是会集中在部分区域,不能有效控制分散或者集中部位,影响舒适性,甚至影响健康;部分运动服装虽然能实现吸湿快干的性能,吸湿快干功能存在极限瓶颈,例如在大量汗液下,吸湿快干功能消失,同时存在着舒适性差的问题。
[0003]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液体智能传输,控制定向流动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0006](I)取0.01?100D的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
[0007](2)将所述纤维束中的两根或多根纤维编织或加捻成一级条,再将每两个或者多个一级条编织或加捻成二级条,直至编织或加捻成N级条以形成立体结构的纤维条,或者反向逐段使所述纤维束内呈间隔孔隙分布变化的纤维条;
[0008](3)将所述纤维条外部用0.01?100D的所述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包缠成为一根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为涤纶、尼龙、粘胶、腈纶、丙纶、氨纶、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砜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纳米管纱线或其改性产品中任何两种或多种的混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立体结构为网状拓扑结构、蜂窝式结构或者多叉哈夫曼树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单丝纤维束中的单丝截面为圆形截面或者异型截面。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纤维束通过针织、机织、编织、加捻或者假捻定型进行编织或加捻。
[0013]本发明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制备控制线时,无需其他改性试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制备工艺简单,耐久性好,便于清洗,易加工成型,可以满足各种场所需要。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5](I)本发明制备控制线时无需其他改性试剂、表面活性剂等助剂,制备方法非常简单,无须化学处理;
[0016](2)本发明制备的控制线耐用性好,与传统管状产品相比,能够耐受一定的压力、弯折、振动等情况下而不影响功能的发挥;
[0017](3)本发明制备的控制线便于清洗,与传统管状产品相比,更容易清洗,不仅可从长度方向清洗,还可从线的侧面,等多个角度进行清洗;
[0018](4)易加工成型,应用范围广,不仅能满足一般场所需求或者在特种复杂例如高温高强情况下,通过柔性结构自适应,实现液体的定向传输。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选用线密度为0.0lD的碳纤维单丝243根,长度为50厘米,头端平切扎紧。从5厘米处开始,每3根进行编织成为81条编织条,编号为一级条;从12厘米处开始,再将每三根一级条编制成27条编织条,编号为二级条;从20厘米处开始,再将每三根二级条编制成9条编织条,编号为三级条;从30厘米处开始,再将每三根三级条编制成3条编织条,编号为四级条;从40厘米处开始,再将三根四级条编制成I条,再将终端捆扎,形成纤维条;在外端采用0.0lD的碳纤维单丝进行包缠,成为一根线。
[0023]实施例2
[0024]选用线密度为0.1D的粘胶长单丝81根和线密度为0.03D的尼龙单丝162根,长度为50厘米,头端平切扎紧。从5厘米处,每3根(I根粘胶长丝和2跟尼龙丝)进行编织成为81条编织条,编号为一级条;从12厘米处开始,再将每三根一级条编制成27条编织条,编号为二级条;从20厘米处开始,再将每三根二级条编制成9条编织条,编号为三级条;从30厘米处开始,再将每三根三级条编制成3条编织条,编号为四级条;从40厘米处开始,再将三根四级条编制成I条,再将终端捆扎,形成纤维条;在外端采用0.0lD的涤纶丝进行包缠,成为一根线。
[0025]实施例3
[0026]选用线密度为0.0lD的涤纶单丝729根,长度为100厘米,头端平切扎紧。将前10厘米,每243根为I股,共3股,采用加捻方式,每股共100捻,采用热风定型;从该10厘米处,将每81根单丝作为I股,共9股,每3股进行编织,编成3条,长度为10厘米,从头端开始20厘米处,每27根单丝为一股,共27股,每3股采用加捻方式,每股共80捻,采用热风定型,长度为10厘米;从头端开始30厘米处,每9根单丝为一股,共81股,每3股采用加捻方式,每股共60捻,采用热风定型,长度为10厘米;从头端开始40厘米处,每3跟单丝为一股,共243股,每3股采用加捻方式,每股共50捻,采用热风定型,长度为15厘米;在总长度为80厘米处两端捆扎,成为一根线。
[0027]实施例4
[0028]该实施例中选用线密度为100D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复丝,其中含有单丝64根,长度为120厘米,头端平切扎紧。从前20厘米处开始,每4根单丝采用编织方式编织为I股,共16股,编织至离前端30厘米处,编号为一级条;从该30厘米处,将每4个一级条进行编织,编成4股,编织至离前端40厘米处,编号为二级条;从该40厘米处,将4个二级条进行编织,编成I股,长度为5厘米,编号为三级条;从该45厘米处,再每4根单丝采用编织方式编织为I股,共16股,编织至离终点还有20厘米处,编号为四级条;从45厘米处,将每4个四级条进行编织,编成4股,编织至离终端30厘米处,编号为五级条;从45厘米处,将4个五级条进行编织,编成I股,编织至离终端40厘米处,编号为六级条,成为一根两端具有多头的线。
[0029]本发明制备的控制线具备特殊结构,利用特殊结构中的管道控制液体技术,在控制线上实现液体的定向收集位置、并向外界流出,与传统的纱线的吸汗原理不同,结合精密加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液体智能传输,尿液,汗液血液定向流动控制管理功能。利用液体定向传输管理功能,可以实现液体有效控制,本发明制备的控制线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0030]I)、医疗卫生用品制造生产领域,利于血液,尿液,汗液,药物等液体等与皮肤直接接触液体的吸收物品,实现液体的有效隔离或者定向传输控制,避免与皮肤长时间接触损害皮肤健康;
[0031]2)、高运动量体育项目领域,避免由于排汗量过多影响在运动时的造成阻碍和热湿舒适性不足,帮助运动员提高比赛成绩;
[0032]3)、可穿戴组织液生物芯片领域,例如汗液,血液,尿液,创伤面组织液等收集分析芯片配套,实现收集液体功能,还实现在穿戴情况下,实时分析功能,帮助监控实时健康状态;
[0033]4)、家电等机械领域,例如:空调中冷凝水的收集,通过柔性高强度耐用材料线的应用,可在复杂的缝隙机械构件,实现液体传输,并便于清洗;通过耐高温材料制作成这种结构的控制线,可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下,使高温液体按照该控制线定向传输、智能控制。
[003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取0.0l?100D的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 (2)将所述纤维束中的两根或多根纤维编织或加捻成一级条,再将每两个或者多个一级条编织或加捻成二级条,直至编织或加捻成N级条以形成立体结构的纤维条,或者反向逐段使所述纤维束内呈间隔孔隙分布变化的纤维条; (3)将所述纤维条外部用0.01?100D的所述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包缠成为一根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为涤纶、尼龙、粘胶、腈纶、丙纶、氨纶、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芳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砜纶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纳米管纱线或其改性产品中任何两种或多种的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立体结构为网状拓扑结构、蜂窝式结构或者多叉哈夫曼树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丝纤维束中的单丝截面为圆形截面或者异型截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所述纤维束通过针织、机织、编织、加捻或者假捻定型进行编织或加捻。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传输液体的控制线的制备方法,选用0.01D~100D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将纤维束通过针织、机织、编织、加捻或者假捻定型等方法,两个或者多个单丝一起编织或者加捻成条,再把每两个或者多个已经编织成条的条再次编织或者加捻成大条,以此类推,编织成立体结构纤维条,或者反向逐段使所述纤维束内呈间隔孔隙分布变化的纤维条,外部选用0.01D~100D单丝纤维束、复丝纤维束、纱线或者以上组合纤维束包缠成为一根线。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制备的控制线可实现液体智能传输的功能,可被广泛应用于妇婴卫生用品、成人纸尿裤、运动服装、鞋类、医疗手术服,敷料等领域。
【IPC分类】D02G3/36, D02G3/04, D07B5/04
【公开号】CN105178073
【申请号】
【发明人】甘以明, 刘保江, 张帅
【申请人】苏州康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