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995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的制粒机压辊锻造工艺主要是单纯的自由锻生产工艺,原材料下料重量相对较重,锻造后的单边余量约14mm,后续加工周期也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原材料,后续加工周期缩短的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0005](I)原材料选用16MnCr5钢锭,把16MnCr5钢锭用锯床切割成坯料;
[0006](2)将坯料放入天然气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炉内温度小于800°C,并且预热2h ;
[0007](3)缓慢加热3h,升温至1220°C,保温2h后出炉锻造;
[0008](4)锻造时,先用锻锤将坯料滚圆和镦粗,用芯棒将坯料的中孔预扩至比最终尺寸小20mm;
[0009](5)然后将坯料放置在压辊套模的套模孔内,用压辊冲模对坯料进行冲孔,同时坯料外径扩到最终尺寸,始锻温度1220°C,终锻温度850°C,往返锻造两次;
[0010](6)锻后先沙冷,然后在电炉内正火。
[0011]优选地,所述坯料的化学成分为:C = 0.14-0.19%,Si <0.40% ,Mn = 1.ΙΟ-Ι.30% ,Cr = 0.80-1.10%,P<0.35%,S<0.35%,余量为铁和杂质,单位为重量百分比。
[0012]所述在第(6)步骤中,锻后沙冷48小时,然后在电炉内正火。
[0013]采用上述工艺后,本发明的坯料经过充分加热后先在电液锤上自由锻滚圆、镦粗、扩孔,然后把坯料装入压辊套模内,利用压辊套模定位,然后通过压辊冲模锻造,使坯料充满压棍套模,达到产品尺寸。使锻造成型后的工件单边余量由原来的14mm减少至5mm,工艺重量由原来的自由锻重量325kg降低至305kg,节省了大量原材料,后续加工周期也比传统自由锻件减少了 1/5。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的坯料利用压辊套模定位,然后通过压辊冲模锻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所示,一种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0016](I)原材料选用16MnCr5钢锭,把16MnCr5钢锭用锯床切割成坯料I;坯料I为圆柱体结构
[0017](2)将坯料I放入天然气加热炉内进行加热,天然气加热可以环保,节约能源,炉内温度为800°C,并且预热2h;
[0018](3)缓慢加热3h,升温至1220°C,保温2h后出炉锻造;采用分段加热,使钢锭内外温差减少,防止加热应力太大,造成加热开裂;
[0019](4)锻造时,先用锻锤将坯料I滚圆和镦粗,用芯棒将坯料I的中孔11预扩至比最终尺寸小20mm;
[0020](5)参见图1所示,将坯料I放置在压辊套模2的套模孔21内,用压辊冲模3对坯料I进行冲孔,同时坯料I外径扩到最终尺寸,始锻温度1220°C,终锻温度850°C,往返锻造两次;[0021 ] (6)锻后先沙冷,然后在电炉内正火。锻后沙冷48小时去氢。使钢中的氢含量降低且扩散均匀,防止氢聚集产生白点裂纹,造成产品报废。
[0022]所述坯料I的化学成分为:C= 0.14-0.19%,Si <0.40%,Mn= 1.10-1.30%,Cr =
0.80-1.10%,P< 0.35%,S <0.35%,余量为铁和杂质,单位为重量百分比。
[0023]因此本发明的坯料I经过充分加热后先在电液锤上自由锻滚圆、镦粗、扩孔,然后把坯料I装入压辊套模2内,利用压辊套模2定位,然后通过压辊冲模3锻造,使坯料I充满压棍套模2,达到产品尺寸。使锻造成型后的工件单边余量由原来的14mm减少至5mm,工艺重量由原来的自由锻重量325kg降低至305kg,节省了大量原材料,后续加工周期也比传统自由锻件减少了 1/5。
[00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1)原材料选用16MnCr5钢锭,把16MnCr5钢锭用锯床切割成坯料(I); (2)将坯料(I)放入天然气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炉内温度小于800°C,并且预热2h; (3)缓慢加热3h,升温至1220°C,保温2h后出炉锻造; (4)锻造时,先用锻锤将坯料(I)滚圆和镦粗,用芯棒将坯料(I)的中孔(11)预扩至比最终尺寸小20mm; (5)然后将坯料(I)放置在压辊套模(2)的套模孔(21)内,用压辊冲模(3)对坯料(I)进行冲孔,同时坯料(I)外径扩到最终尺寸,始锻温度1220°C,终锻温度850°C,往返锻造两次; (6)锻后先沙冷,然后在电炉内正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坯料(I)的化学成分为:C = 0.14-0.19%,Si <0.40% ,Mn= 1.10-1.30% ,Cr = 0.80-1.10% ,P<0.35%,S<0.35%,余量为铁和杂质,单位为重量百分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6)步骤中,锻后沙冷48小时,然后在电炉内正火。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粒机压辊的胎模锻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原材料选用16MnCr5钢锭,把16MnCr5钢锭用锯床切割成坯料;将坯料放入天然气加热炉内进行加热,炉内温度小于800℃,并且预热2h;缓慢加热3h,升温至1220℃,保温2h后出炉锻造;锻造时,先用锻锤将坯料滚圆和镦粗,用芯棒将坯料的中孔预扩至比最终尺寸小20mm;将坯料放置在压辊套模的套模孔内,用压辊冲模对坯料进行冲孔,同时坯料外径扩到最终尺寸,始锻温度1220℃,终锻温度850℃,往返锻造两次;锻后先沙冷,然后在电炉内正火;本发明节约原材料,后续加工周期缩短。
【IPC分类】C22C38/18, B21J5/02, B21J1/02
【公开号】CN105522087
【申请号】CN201610035539
【发明人】徐文博
【申请人】溧阳市金昆锻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