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061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捕捞拖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捕捞拖网网板多是纯金属打造,重量大,能耗高,而且只能人工换向,操作困难,网体多采用尼龙等常规纤维材料,耐腐蚀性能差,不能有效探测、识别目标,捕捞效率低。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由全方位调控方向的轻质智能网板、智能检测系统和新型网体组合而成,通过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呐、陀螺仪、探测器等智能检测系统,主动探测、识别目标。轻质智能网板通过网纲绳调节控制网体方向,实现网体上升下降及开口度大小的自由调节,新型网体采用高性能纤维依靠自身重力自动开口;新型网体的网目尺寸、网绳公称直径、网结宽度与长度成渐变模式,不仅保证了网体自身应满足的力学机械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动能,提高捕捞效率,网体经过纳米分子涂层处理,耐腐蚀性能佳,使用寿命长。
[0003]
[0004]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解决当前用于水下的智能化系统与网体结构设计相结合技术匮乏问题。
[0006]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通过采用全方位调控方向的轻质智能网板、智能检测系统和新型网体组合而成,通过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呐、陀螺仪、探测器等智能检测系统,主动探测、识别目标,轻质智能网板通过网纲绳调节控制网体方向,实现网体上升下降及开口度大小的自由调节,新型网体采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石墨烯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尼龙等高强度纤维采用经编无结编织技术编织而成,且上半片网体材质密度小于下半片网体材质密度,依靠自身重力可自动开口;新型网体的网目尺寸、网绳公称直径、网结宽度与长度成渐变模式,不仅保证了网体自身应满足的力学机械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动能。
[0007]所述的轻质智能网板如图1,通过前后捕捞装置对轻质智能网板进行姿态的调整,进而实现网体上升下降及开口度大小的自由调节,轻质智能网板是采用碳纤维RTM成型工艺制程的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表面采用含氟粒子、硅氧烷等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处理,具有防生物附着、耐腐蚀性能。网板向前调整,水流通过网板使网体整体向外扩大网体的开口度,如果向后调节,水流通过网板迫使网板向后转移,实现网体开口缩小。网板上下还有两组调节,如果上端调节向前,则网板形成向上姿势,网体整体向上移动,如果上端向后调节,下端向前调节,则网板形成向下姿态,网体整体向下移动。
[0008]所述的网纲绳图2是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等高强度纤维,经中心立体混编包覆技术编织成绳,绳子内芯由石墨烯纤维实现信号传递,外层由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等高强度纤维包覆,保证其应有的力学机械性能;断裂强力:12000N,断裂伸长:35%-25%,网纲绳公称直径:13-24mm。
[0009]所述的新型网体如图2:
1)新型网体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尼龙等高强度纤维,采用经编无结编织技术编织而成;
2)网目尺寸由网体自上而下成渐变模式:网目尺寸20cm—8cm;网体上端网目尺寸大,可以减小网体前进时水对网体的阻力,行进速度快,效率高,降低能耗;下端网目尺寸小,则保证网体基本的捕捞功能;
3)网绳公称直径由网体自上而下成渐变模式:网绳公称直径14mm—3.0mm;由于上端网目较大,网体运动时主要由网绳受力,此部位网绳直径较大,网体下端要盛放捕捞物件,其网目尺寸不宜过大,其部位受力主要由整个网体承担,网绳直径较小;
4)网结长度、宽度由网体自上而下呈现小一大一小:网结长度5mm—200mm一5mm,网结宽度5mm—12mm一5mm;网体中上部向下要承担整个网5?的阻力和重力,向上要承担轻质智能网板、网纲绳的拉力,为满足力学性能要求,该部位的网结长度和宽度均达到最大,另外网体上部和下部主要通过网绳、网体,来保证力学机械性能,该部位网结长度和宽度较小;
5)新型网体上半片网体采用密度较小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编织而成,下半片网体采用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等密度相对大的纤维编织而成,新型网体依靠自身上下重力的差异实现自动开口;
6)网体网口由边绳串接,保证网体结构、开口形状的稳定,在网领的引导下与网纲绳、轻质智能网板连接,协同控制网体运动;
7)网体网口两边上“凸”成网领的设计,使受力体系从网纲绳、轻质智能网板到网体的均匀过度,从而使网体均匀受力,并牵引网体运动。
[0010]所述的网纲绳、边绳、网绳都采用所述的网纲绳是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等高强度纤维,经中心立体混编包覆技术,由高速电缆绳带编织机编织成绳,绳子内芯由石墨烯纤维实现信号传递;外层由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等高强度纤维包覆,保证其应有的物理机械性能;表面经过含氟粒子、有机硅氧烷等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涂层,具有防生物附着,耐腐性等性能。
[0011]所述的智能网体,网体分布有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呐、陀螺仪、探测器等智能系统,主动探测、识别目标。
[0012]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智能化捕捞:加入新型复合材料轻质智能控制网板,通过网板上的伺服电机自动控制网板姿态,水流的变化自动带动网体开口大小、深度的变化,实现了控制的自动化、捕捞的智能化,填补了我国远洋捕捞深海作业现代化设备的技术空白;
(2)定向捕捞:系统配置探测器,网位仪、深度仪、陀螺仪等自动化装备,在智能网板的配合下可实现革命性的定向捕捞,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捕捞方式,告别了笨重、高耗能、低效率的捕捞时代;
(3)网体编织结构的革新:网体采用新型特种组合纤维运用不同编织工艺编织而成,使网体更加轻便,网目、网绳公称直径、网结长度和宽度渐变的工艺不仅使网体阻力大大减小,而且保持原有的物理机械性能,大大节约了动能;
(4)纳米材料防生物附着:网体编织成型后,运用新型纳米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使网体结构更加稳定,纳米溶液的浸润使网体达到超拒水效果,防止水下生物附着;
(5)渔业可持续化发展: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在保证捕捞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和渔船的耗能,减少碳排放量,网目的增大,保证了渔业向生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6)军民两用,产品适应性广,操作简单可产业化生产。
[0013]说明书附图:
图1网板;
图2网体三视图;2-1网纲绳,2-2边绳,2-3网领,2-4网目,2-5网结,2-6智能系统。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由全方位调控方向的轻质智能网板、智能检测系统和新型网体组合而成,通过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呐、陀螺仪、探测器等智能检测系统,主动探测、识别目标,轻质智能网板通过网纲绳调节控制网体方向,实现网体上升下降及开口度大小的自由调节,新型网体采用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石墨烯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尼龙等高强度纤维,利用经编无结编织技术编织而成,且上半片网体材质密度小于下半片网体材质密度,依靠自身重力可自动开口;新型网体的网目尺寸、网绳公称直径、网结宽度与长度成渐变模式,不仅保证了网体自身应满足的力学机械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动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智能网板通过前后捕捞装置对轻质智能网板进行姿态的调整,进而实现网体上升下降及开口度大小的自由调节,轻质智能网板是采用碳纤维RTM成型工艺制程的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表面采用含氟粒子、有机硅氧烷等不同粒径的纳米颗粒处理,具有防生物附着、耐腐蚀性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纲绳是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等高强度纤维,经中心立体混编包覆技术编织成绳,绳子内芯由石墨烯纤维实现信号传递,外层由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强度纤维包覆,保证其应有的物理机械性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网体: 1)新型网体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等高强度纤维,采用经编无结编织技术编织而成; 2)网绳公称直径由网体自上而下成渐变模式:网绳公称直径14mm—3.0mm; 3)网目尺寸由网体自上而下成渐变模式:网目尺寸20cm—8cm; 4)网结长度、宽度由网体自上而下呈现小一大一小:网结长度5mm—200mm一5mm,网结宽度 5mm—12mm—5mm ; 5)新型网体上半片网体采用密度较小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编织而成,下半片网体采用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等密度相对大的纤维编织而成,新型网体依靠自身上下重力的差异实现自动开口; 6)新型网体网口由边绳串接,在网领的引导下与网纲绳连接,协同控制网体运动及开口度的调节; 7)新型网体网口左右两边上“凸”成网领,牵引网体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其特征在于,新型网体分布有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呐、陀螺仪、探测器等智能系统,主动探测、识别目标。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其特征在于,网纲绳,边绳、网绳都以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石墨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高强涤纶等高强度纤维,经中心立体混编包覆技术,由高速电缆绳带编织机编织而成,绳子内芯由石墨烯纤维实现信号传递;夕卜层由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强度纤维包覆,保证其应有的物理机械性能;表面经过含氟粒子、有机硅氧烷等不同粒径的纳米粒子涂层,具有防生物附着,耐腐性等性能。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捕捞网,包括智能复合材料网板、智能监测系统、新型网体,通过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声呐、陀螺仪、探测器等智能监测系统,主动探测、识别目标,智能复合材料网板通过网纲绳调节控制网体方向,实现网体上、下及开口度大小调节,新型网体由高强度纤维,采用经编无结编织技术编织而成,网目尺寸、网绳公称直径、网结宽度与长度成渐变模式,即满足了网体力学机械性能,又降低了阻力,且上半片网体材质密度小于下半片网体,依靠自身重力可自动开口。本发明具有高强度、低阻力、智能化、捕捞效率高等特点。本发明从水下100-2300米均可使用,可适用于军方对潜艇、鱼雷等来袭物体的捕捞,也可用于渔业定向捕捞。适用范围广。
【IPC分类】A01K73/02, D04B21/12
【公开号】CN105594669
【申请号】CN201610062941
【发明人】陈春晖, 宋维广, 王龙生, 米世超, 宋启海, 李慧敏, 何艳茹, 方仙霞
【申请人】上海仪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1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