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酒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5841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酒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酒瓶,具体涉及一种红酒瓶塞。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红酒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红酒在打开后与空气中氧气接触能使红酒口感柔顺,尽快的达到最佳的饮用状态,但与空气接触时间过长便会使红酒风味降低,影响饮用口感。
[0003]在餐桌上,红酒打开后往往任由空气与瓶内的红酒接触,直到饮用结束,在此过程中红酒由于与空气过度接触,在后期会对其口感开造成影响,而如果在每次斟酒后用原装木塞密封酒瓶也会十分繁琐。最后未饮用完的红酒多使用原装软木瓶塞将红酒密封保存,由于原装软木塞在红酒开启时遭到了破坏,手工封闭瓶口时效果不佳,进而影响红酒的保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酒瓶塞,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封性能佳的特点。
[0005]本发明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种红酒瓶塞,包括引流器和橡胶塞,所述引流器截面呈“V”形,中间和底部为空心状,在引流器下端外周固定有一层橡胶套,且引流器上端一侧向上延伸出一个引流槽,所述引流器上在与引流槽相对的一侧还开有一个竖直贯通的伸缩缝,所述橡胶塞与引流器中空心部分匹配,且在橡胶塞顶部固定有一个拉环,在橡胶塞下端设有数个密封圈。
[0007]所述引流器为金属材质。
[0008]所述引流器外周的橡胶套向外侧还延伸出一个密封环。
[0009]本发明工作原理:密封红酒时,将引流器下端插入酒瓶口,旋转引流器,通过橡胶套和密封环使引流器与酒瓶口紧密接触,再把橡胶塞插入引流器中,旋转拉环,通过橡胶塞和密封圈与引流器紧密接触来密封红酒瓶,需要开启酒瓶时,拉动拉环将橡胶塞拔出,再将引流槽对准酒杯倒酒。
[0010]本发明有益效果:
1)通过对引流器和橡胶塞的设置,可以实现将已经开启的红酒瓶反复密封和开启,操作十分方便,避免了红酒在饮用过程中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而导致风味改变;
2)通过设置密封圈和密封环,可增强接触的紧密度,提升密封效果,同时在引流器上设置伸缩缝可进一步增强橡胶塞插入时,橡胶塞、引流器和酒瓶间的紧密度,有利于红酒的保存;
3)引流器中的引流槽可使倒酒过程更顺畅方便,避免红酒滴洒浪费。
【附图说明】
[ΟΟ??]图1为本发明结构不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引流器正面和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13]如图1、2所示,一种红酒瓶塞,包括引流器I和橡胶塞2,引流器I截面呈“V”形,中间和底部为空心状,在引流器I下端外周固定有一层橡胶套3,引流器I上端一侧向上延伸出一个引流槽5,橡胶塞2与引流器I中空心部分匹配,且在橡胶塞2顶部固定有一个拉环7,在橡胶塞2下端设有数个密封圈8。
[0014]引流器I为金属材质。
[0015]引流器I外周的橡胶套3向外侧还延伸出一个密封环4。
[0016]引流器I上在与引流槽5相对的一侧还开有一个竖直贯通的伸缩缝6。
[0017]密封红酒时,将引流器I下端插入酒瓶口,旋转引流器,通过橡胶套3和密封环4使引流器I与酒瓶口紧密接触,再把橡胶塞2插入引流器I中,旋转拉环7,通过橡胶塞2和密封圈8与引流器I紧密接触来密封红酒瓶,需要开启酒瓶时,拉动拉环7将橡胶塞2拔出,再将引流槽5对准酒杯倒酒。
[001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器和橡胶塞,所述引流器截面呈“V”形,中间和底部为空心状,在引流器下端外周固定有一层橡胶套,且所述引流器上端一侧向上延伸出一个引流槽,所述引流器上在与引流槽相对的一侧还开有一个竖直贯通的伸缩缝,所述橡胶塞与引流器中空心部分匹配,且在橡胶塞顶部固定有一个拉环,在橡胶塞下端设有数个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器为金属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红酒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器外周的橡胶套向外侧还延伸出一个密封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酒瓶塞,包括引流器和橡胶塞,所述引流器截面呈“V”形,中间和底部为空心状,在引流器下端外周固定有一层橡胶套,且所述引流器上端一侧向上延伸出一个引流槽,所述橡胶塞与引流器中空心部分匹配,且在橡胶塞顶部固定有一个拉环,在橡胶塞下端设有数个密封圈。该红酒瓶塞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同时具有密封性能高的优点。
【IPC分类】B65D39/00, B65D39/16
【公开号】CN105600101
【申请号】CN201610120237
【发明人】鲁杨
【申请人】鲁杨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