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鲜食型秋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3027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鲜食型秋玉米种植新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鲜食型秋玉米种植新技术。
【背景技术】
[0002]鲜食型秋玉米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晚秋作物,营养丰富,一般亩产鲜果穗700-1000公斤,可大大提高农民收入。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为解决传统的玉米种植存在的技术问题。采用新的种植方法:
1、选用良种:选用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育期短,优质高产,穗形美观,鲜果穗食味佳的杂交一代糯玉米良种,如苏玉糯I号,浙糯I号,中糯I号,沪玉糯I号,2号等。
2、适期播种:为确保鲜果穗灌浆结实期温度18— 一 20,可在7月上旬开始分批分期播种,最迟在8月6日(立秋前)。
3、育苗移栽:秋玉米播种期间,正值高温天气,雷阵雨频繁。宜采用育苗小苗带土移栽。育苗地要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苗地,苗床做到湿润,荫凉,上面铺遮阳网或稻草等覆盖物,防太阳直射和雷阵雨袭击。出苗后揭去覆盖物,待苗二叶一心时移栽大田。
4、合理密植:为确保鲜果穗大小均匀,提高果穗产量和质量,一般亩栽4500— 一 5000株。
5、科学用肥:坚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一般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三之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移栽时亩施活棵肥稀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时亩施尿素5-7.5公斤苗肥,加水浇施,促进早发。拔节时亩施拔节肥尿素7 — 一 8公斤,促平衡生长。穗肥在播后35天施用,亩施尿素15公斤,开沟深施覆土,清沟培土地。
6、适时采收:采收期以授粉后32-35天为宜。过早采收糯性产量低,过迟缺少鲜香甜味。
[0004]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播全苗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方便、实用,而且可以达到出苗快、匀、齐,有利于培育选择壮苗,达到丰产丰收,对于后期大田管理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5]1、为确保鲜果穗大小均匀,提高果穗产量和质量,一般亩栽4500 — 一 5000株。
2、坚持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一般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三之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移栽时亩施活棵肥稀人粪尿500公斤。中耕除草时亩施尿素5-7.5公斤苗肥,加水浇施,促进早发。拔节时亩施拔节肥尿素7 — 一 8公斤,促平衡生长。穗肥在播后35天施用,亩施尿素15公斤,开沟深施覆土,清沟培土地。
3、采收期以授粉后32-35天为宜。过早采收糯性产量低,过迟缺少鲜香甜味。
【主权项】
1.一种鲜食型秋玉米种植新技术,其特殊之处是:亩栽4500 — 一 5000株,坚持施足基月巴,增施磷钾肥,早施苗肥,重施穗肥的原则,一般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三之复合肥30公斤作基肥,移栽时亩施活棵肥稀人粪尿500公斤,穗肥在播后35天施用,亩施尿素15公斤,开沟深施覆土,清沟培土地,采收期以授粉后32-35天为宜,过早采收糯性产量低,过迟缺少鲜香甜味。
【专利摘要】一种鲜食型秋玉米种植新技术,其特点是通过选用良种、适期播种、育苗移栽、合理密植、科学用肥、适时采收等技术,可以达到出苗快、匀、齐,有利于培育选择壮苗,达到丰产丰收,适应于鲜食型秋玉米种植。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5638177
【申请号】
【发明人】韩浩良
【申请人】韩浩良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