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73138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耕地减少、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农药滥用,传统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培育出绿色无污染的作物,室内作物立体栽培技术逐渐发展。在室内栽种植物不仅可以提供部分食物,还可以陶冶情操,为生活增加一种乐趣。室内作物立体栽培技术还可以解决在高原、极地以及缺光的室内等特殊条件下的植物培养问题。适合于室内作物培养的植物架应运而生,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0003]在特殊条件下,植物生长空间有限,能够根据不同植物合理调整植物生长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调整和移动的简易性也是影响植物架实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此外,不同植物的适宜培养方式也各不相同。
[0004]随着家庭植物培养的逐步推广,越来越多的作物被纳入其中,固定式植物架越发难以满足不同作物对培养条件的需求,且能源利用率较低;植物培养设施置于狭小空间内,空气流通不畅,势必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而且灯具和相关电器元件不能及时散热,容易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该植物培养架便于组装,更加有利于植物培养架的移动和运输,可以根据植物种类以及生长条件需要,灵活调整各空间层高度,改变LED灯高度和密度,更加有利于提高空间和电能利用率,并且可以选择水培和雾培两种培养方式,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
[0006]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包括易组装可调节的植物架主体1、两用型植物培养槽12、可调节光照系统30。植物架主体I由主立柱2、横梁5、隔板6、风扇固定支架7、风扇3和多孔固定钢板9组成。主立柱2上从上到下均设有开孔,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横梁5的安装高度,以适应不同作物所需的种植高度。横梁5两端设有挂件结构10,挂件结构10固定到主立柱2的开孔中后,可以在剩余空隙内插入卡件11,防止挂件联接松脱。隔板6位于两根等高横梁5形成的凹槽内,隔板6内部有承重框架,其余空隙由岩棉填充,有隔热作用。隔板6上方可放置两用型培养槽12,下方设有多孔梁8,可用来悬挂下层空间的可调节光照系统30。风扇固定支架7可固定风扇3,多孔固定钢板9可用来固定可调节光照系统30的调控装置,可以提高空气对流,促进可调节光照系统30的散热,延长寿命。两用型植物培养槽12设有进液口 13、出液口 14、排空口 15和液位计25,培养槽内设有导流隔板22、雾化盘管24、雾化喷头23和滤网29。该培养槽可根据作物品种和培养条件选择水培或雾培两种培养方式之一。可调节光照系统30包括条形LED灯4、LED灯吊杆26、钢丝绳27和锁线器28。条形LED灯4固定在LED灯吊杆26上,并可调节数量和位置,LED灯吊杆26通过钢丝绳27和锁线器28固定于多孔梁8上,调整锁线器28在钢丝绳27上的锁紧位置,可以实现LED灯高度的快速调节。
[0008]所述多孔固定钢板9上孔径为3-10mm。
[0009]所述滤网29孔径为0.5-1.0mm。
[0010]所述雾化盘管24外径为4_8mm。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中,植物培养架每层均设有风扇固定支架和多孔固定钢板,风扇固定支架上可以安装风扇,多孔固定钢板用于固定LED灯的驱动和调节装置,有利于灯具散热和通风能够延长灯具寿命,同时可促进植物周围的空气流通,有利于空气流通不畅环境中的植物生长。该植物培养架设计合理、便于组装,更加有利于植物培养架的移动和运输,并且可以根据植物种类以及生长条件需要,灵活调整各空间层高度。可调节光照系统含有LED灯吊杆、钢丝绳和锁线器,可以实现LED灯高度和密度的简易调节,更加有利于提高空间和电能利用率。两用型培养槽支持水培和雾培两种培养方式,可以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挂件和卡件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LED灯悬挂装置示意图;
[0015]图4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多孔固定钢板示意图;
[0016]图5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培养槽示意图;
[0017]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组装式植物培养架的培养槽盖示意图。
[0018]图中:1、培养架主体;2、主立柱;3、风扇;4、条形LED灯;5、横梁;6、隔板;7、风扇固定支架;8、多孔梁;9、多孔固定钢板;10、挂件结构;11、卡件;12、培养槽;13、进液口; 14、出液口; 15、排空口; 16、配电盒;17、驱动器;18、光强调节器;19、光周期调节器;20、培养槽盖;21、植物生长孔;22、导流隔板;23、雾化喷头;24、雾化盘管;25、液位计;26、LED灯吊杆;27、钢丝绳;28、锁线器;29、滤网;30、可调节光照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2、3、4、5、6所示,本发明装置主要包括易组装可调节的植物架主体1、两用型植物培养槽12、可调节光照系统30。植物架主体I由主立柱2、横梁5、隔板6、风扇固定支架
7、风扇3和多孔固定钢板9组成。主立柱2上从上到下均设有开孔,可以根据作物所需的高度需求调整横梁5的安装位置。横梁5两端设有挂件结构10,挂件结构10固定到主立柱2的开孔中后,可以在剩余空隙内插入卡件11,防止挂件联接松脱。隔板6位于两根等高横梁5形成的凹槽内,隔板6内部有承重框架,其余空隙由岩棉填充,有隔热作用。隔板6上方可放置两用型培养槽12,下方设有多孔梁8,可用来悬挂下层空间的可调节光照系统30。风扇固定支架7可固定风扇3,多孔固定钢板9可用来固定可调节光照系统30的调控装置。
[0021 ] 两用型植物培养槽12设有进液口 13、出液口 14、排空口 15和液位计25,培养槽内设有导流隔板22、雾化盘管24、雾化喷头23和滤网29。该培养槽可根据作物品种和培养条件选择水培或雾培两种培养方式之一。进液口 13用于水培和雾培的进液,出液口 14用于水培和雾培的出液,排空口 15用于营养液排空和清洗,液位计25用于显示培养槽内水位。选用雾培方式时,营养液通过进液口 13进入雾化盘管24中,通过雾化喷头23成雾;选用水培方式需去掉雾化盘管24和雾化喷头23,营养液经进液口 13进入槽内,导流隔板22可以保证水培时营养液的均匀流动,防止出现“短路”现象;两种培养方式形成的废液经滤网29过滤杂质后经出液口 13排出。培养槽盖20上设有植物生长孔21。
[0022] 可调节光照系统30包括条形LED灯4、LED灯吊杆26、钢丝绳27和锁线器28。条形LED灯4固定在LED灯吊杆26上,并可调节数量和位置,LED灯吊杆26通过钢丝绳27和锁线器28固定于多孔梁8上,调整锁线器28在钢丝绳27上的锁紧位置,可以实现LED灯高度的快速调节。在多孔固定钢板9固定有配电盒16、驱动器17、光强调节器18和光周期调节器19,可以根据需求调节LED灯(4)的光强和光周期,有利于植物生长,节约能源。
【主权项】
1.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易组装可调节的植物架主体(1)、两用型植物培养槽(12)、可调节光照系统(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其特征是植物架主体(I)由主立柱(2)、横梁(5)、隔板(6)、风扇固定支架(7)、风扇(3)和多孔固定钢板(9)组成。主立柱(2)上从上到下均设有开孔,可以根据需求调整横梁(5)的安装高度,以适应不同作物所需的种植高度。横梁(5)两端设有挂件结构(10),挂件结构(10)固定到主立柱(2)的开孔中后,可以在剩余空隙内插入卡件(11),防止挂件联接松脱。隔板(6)位于两根等高横梁(5)形成的凹槽内,隔板(6)内部有承重框架,其余空隙由岩棉填充,有隔热作用。隔板(6)上方可放置两用型培养槽(12),下方设有多孔梁(8),可用来悬挂下层空间的可调节光照系统(30)。风扇固定支架(7)可固定风扇(3),多孔固定钢板(9)可用来固定可调节光照系统(30)的调控装置,可以提高空气对流,促进可调节光照系统(30)的散热,延长寿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其特征是两用型植物培养槽(12)设有进液口(I 3)、出液口(14)、排空口(I 5)和液位计(25),培养槽内设有导流隔板(22 )、雾化盘管(24)、雾化喷头(23)和滤网(29)。该培养槽可根据作物品种和培养条件选择水培或雾培两种培养方式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其特征是可调节光照系统(30)包括条形LED灯(4)、LED灯吊杆(26)、钢丝绳(27)和锁线器(28)。条形LED灯(4)固定在LED灯吊杆(26)上,并可调节数量和位置,LED灯吊杆(26)通过钢丝绳(27)和锁线器(28)固定于多孔梁(8)上,调整锁线器(28)在钢丝绳(27)上的锁紧位置,可以实现LED灯高度的快速调节。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植物培养架,主要包括易组装可调节的植物架主体、两用型植物培养槽、可调节光照系统。该植物培养架便于组装,更加有利于植物培养架的移动和运输,可以根据植物种类以及生长条件需要,灵活调整各空间层高度,改变LED灯高度和密度,更加有利于提高空间和电能利用率,并且可以选择水培和雾培两种培养方式,满足更多使用者的需求。
【IPC分类】A01G9/02, A01G9/04
【公开号】CN105638288
【申请号】
【发明人】刘红, 刘光辉, 付玉明, 谢倍珍, 杜小杰, 朱国荣
【申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