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

文档序号:9873191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中稻的栽培方法领域,特别是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由于我国华南水稻面积大,农村劳动力普遍较弱,为减轻收割水稻的劳动负担,农民渴望机械收割中稻,机收中稻在我国华南正以10%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但我国华南特别是长江流域一带再生稻面积大,是粮食产量的重要组成部份,然而,一般机收中稻后无再生稻,白白损失巨大的粮食产量,为了在科学技术上既帮助农民机收中稻,又保住再生稻产量,四川省江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12年起进行了 “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技术”课题研究,初试成功,2013年示范110亩取得成功,2014年推广1400亩又取得成功。该项技术受农民欢迎,对于保护国家粮食安全有巨大作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轻简栽培,提高劳动生产率,比手工收中稻亩成本节约250元左右的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中稻品种:选用泰优99、c两优华占、川优6203、宜香4245、宜香3003中的一种水稻品种作为种子;
2)育秧:精选种子,晒种1-2天,浸泡12小时以上,捞种前3小时加强氯精消毒,拌种后通过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或人工栽插,搭珙盖膜保温育秧,苗龄35-40天,种子用量为每亩0.3-1.5公斤;
3)移栽:对于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用4行插秧机插秧,每隔4行留一宽行,宽行的距离为1.5-2尺,亩插1-1.2万窝;对人工栽插的秧苗,采用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植,株带2分蘖,亩植0.8万窝,每窝单株;
4)施肥:中稻底肥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追肥时每亩施水稻专用肥20-30公斤或药肥“金稻龙”20公斤,收割前15天施再生稻促芽肥尿素10-20公斤;
5)机收中稻:用8至12个马力的履带式4行收割机收割中稻,收割时,调节下割刀,使下割刀割掉倒2节80%的再生腋芽牙尖或叶,稻桩高度为35-40cm的中桩;
6)中桩处理:中稻收后3-4天每亩施8-12公斤尿素,并用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和物理防治重防纹枯病、稻瘟病和二代二化螟虫;
7)再生稻施肥:再生稻灌浆期亩用100克“优聪素”或磷酸二氢钾兑40公斤水进行叶面施肥;
8)再生稻收割:到再生稻成熟后,在晴天进行收获。
[000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2)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时选用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秧盘、1920孔的播种器,春季温度稳定12°C以上便可播种,搭珙盖膜保温育秧,种子用量为每亩I公斤以上;人工栽插时种子用量为每亩0.5公斤以上。
[0007]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7)施肥后如田中有水,控制水层为4-6厘米,并及时扶桩降低稻杆维管束受伤程度。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方法有六大作用,一是轻简栽培,提高劳动生产率,比手工收中稻亩成本节约250元左右;二是中小型机械田中有水也可收,适用性强;三、丘陵台田也可上,适于农机发展战略方向;四是中小型收获机价格适中,农民买得起,最适应川南丘陵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购买力,推广前景广阔;五是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改写过去机收后无再生稻的历史,该方法为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六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0010]实施例1
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中稻品种:选用泰优99水稻品种作为种子;
2)育秧:精选种子,晒种I天,浸泡15小时,捞种前3小时加强氯精消毒拌种,培育出30天的秧苗,种子用量为平均每亩1.5公斤;
3)移栽:对于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用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秧盘、1920孔的播种器的4行插秧机插秧,每隔4行留一宽行,宽行的距离为1.8尺,亩插1.2万窝;对人工栽插的秧苗,采用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植,株带2分蘖,亩植0.8万窝,每窝单株;
4)施肥:中稻底肥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追肥时每亩施水稻专用肥20公斤,收割前15天施再生稻促芽肥尿素10公斤;
5)收割中稻:用8个马力的鑫源牌履带式4行收割机收割中稻,收割时,调节下割刀,使下割刀割掉倒2节80%的再生腋芽牙尖,稻桩高度为35cm的中桩;
6)中桩处理:中稻收后3天施8公斤尿素,并用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和物理防治重防纹枯病、稻瘟病和二代螟虫;
7)如田中有水,控制水层为4厘米,并及时扶桩降低稻杆维管束受伤程度;
8)再生稻施肥:再生稻灌浆期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兑40公斤水进行叶面施肥;
9)再生稻收割:到再生稻成熟后,在晴天进行收获。
[0011]实施例2
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中稻品种:选用C两优华占水稻品种作为种子;
2)育秧:精选种子,晒种2天,浸泡14小时,捞种前3小时加强氯精消毒拌种,培育出40天的秧苗,种子用量为每亩1.2公斤;
3)移栽:对于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用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秧盘、1920孔的播种器的4行插秧机插秧,每隔4行留一宽行,宽行的距离为1.5尺,亩插I万窝;对人工栽插的秧苗,米用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植,株带2分蘖,亩植0.8万窝,每窝单株;
4)施肥:中稻底肥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追肥时每亩施水稻专用肥30公斤,收割前15天施再生稻促芽肥尿素20公斤;
5)收割中稻:用8个马力的鑫源牌履带式4行收割机收割中稻,收割时,调节下割刀,使下割刀割掉倒2节80%的再生腋芽牙尖,稻桩高度为40cm的中桩;
6)中桩处理:中稻收后4天施12公斤尿素,并用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和物理防治重防纹枯病、稻瘟病和二代螟虫;
7)如田中有水,控制水层为8厘米,并及时扶桩降低稻杆维管束受伤程度;
8)再生稻施肥:再生稻灌浆期亩用100克磷酸二氢钾兑40公斤水进行叶面施肥;
9)再生稻收割:到再生稻成熟后,在晴天进行收获。
[0012]实施例3
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中稻品种:选用宜香4245水稻品种作为种子;
2)育秧:精选种子,晒种2天,浸泡13小时,捞种前3小时加强氯精消毒拌种,培育出40天的秧苗,种子用量为每亩I斤;
3)移栽:对于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用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秧盘、1920孔的播种器的4行插秧机插秧,每隔4行留一宽行,宽行的距离为2尺,亩插1.2万窝;对人工栽插的秧苗,米用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植,株带2分蘖,亩植0.8万窝,每窝单株;
4)施肥:中稻底肥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追肥时每亩施水稻专用肥25公斤,收割前15天施再生稻促芽肥尿素15公斤;
5)收割中稻:用8个马力的鑫源牌履带式4行收割机收割中稻,收割时,调节下割刀,使下割刀割掉倒2节80%的再生腋芽牙尖,稻桩高度为37cm的中桩;
6)中桩处理:中稻收后3天施10公斤尿素,并用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和物理防治重防纹枯病、稻瘟病和二代螟虫;
7)如田中有水,控制水层为6厘米,并及时扶桩降低稻杆维管束受伤程度;
8)再生稻施肥:再生稻灌浆期亩用100克“优聪素”兑40公斤水进行叶面施肥;
9)再生稻收割:到再生稻成熟后,在晴天进行收获。
[0013]江安县2014年在水稻高产创建工作中,以底蓬镇文武村200亩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核心示范片为中心,在全县建立1400亩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示范区,采取该方法取得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268.7公斤、全县平均亩产181.2公斤、最高亩产293.7公斤的成效,与手工收获中稻后的再生稻产量相近。据2014年10月24日,由四川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宜宾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市科技局和江安县科技局组成的省内专家组对江安县2014年底蓬镇文武村200亩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核心示范测产,其结果为:平均亩产量268.9公斤,最高亩产293.7公斤,与手工收获中稻后的再生稻产量相近。专家组一致认为:“江安县通过多年探索,形成的机收中稻蓄再生稻丰产创新技术适用性强,再生稻产量与头季人工收割相当”。
[001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中稻品种:选用泰优99、C两优华占、川优6203、宜香4245、宜香3003中的一种水稻品种作为种子; 育秧:精选种子,晒种1-2天,浸泡12小时以上,捞种前3小时加强氯精消毒,拌种后通过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或人工栽插,搭珙盖膜保温育秧,苗龄35-40天,种子用量为每亩0.3-1.5 公斤; 移栽:对于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用4行插秧机插秧,每隔4行留一宽行,宽行的距离为1.5-2尺,亩插1-1.2万窝;对人工栽插的秧苗,采用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植,株带2分蘖,亩植0.8万窝,每窝单株; 施肥:中稻底肥亩施有机肥1000公斤,追肥时每亩施水稻专用肥20-30公斤或药肥“金稻龙” 20公斤,收割前15天施再生稻促芽肥尿素10-20公斤; 机收中稻:用8至12个马力的履带式4行收割机收割中稻,收割时,调节下割刀,使下割刀割掉倒2节80%的再生腋芽牙尖或叶,稻桩高度为35-40cm的中桩; 中桩处理:中稻收后3-4天每亩施8-12公斤尿素,并用生物农药、有机农药和物理防治重防纹枯病、稻瘟病和二代二化螟虫; 再生稻施肥:再生稻灌浆期亩用100克“优聪素”或磷酸二氢钾兑40公斤水进行叶面施肥; 再生稻收割:到再生稻成熟后,在晴天进行收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水育旱管机播机插秧时选用长58厘米、宽28厘米的秧盘、1920孔的播种器,春季温度稳定12°C以上便可播种,搭珙盖膜保温育秧,种子用量为每亩I公斤以上;人工栽插时种子用量为每亩0.5公斤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施肥后如田中有水,控制水层为4-6厘米,并及时扶桩降低稻杆维管束受伤程度。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的方法,依次经过选择中稻品种、育秧、移栽、施肥、机收中稻、中桩处理、再生稻施肥、再生稻收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方法有六大作用,一是轻简栽培,提高劳动生产率,比手工收中稻亩成本节约250元左右;二是中小型机械田中有水也可收,适用性强;三、丘陵台田也可上,适于农机发展战略方向;四是中小型收获机价格适中,农民买得起,最适应川南丘陵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购买力,推广前景广阔;五是机收中稻保再生稻丰产改写过去机收中稻后无再生稻的历史,该方法为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保护作用;六是节本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IPC分类】A01G16/00, A01D91/04
【公开号】CN105638342
【申请号】
【发明人】董玉兰, 李德辉, 卢俊川, 罗利, 严强, 张正荣, 向利
【申请人】江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