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73805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材深加工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0002]田七是一种名贵药材,是具有独特功能的人参属中的优异品种。田七植株分有茎块及其枝叶,田七叶片茂盛,资源十分丰富、
[0003]田七叶的功效与作用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治吐血;衄血;便血;外伤出血;跌打肿痛;痈肿疮毒。田七叶有舒经活血,增强体制,增加血液循环,快速散瘀,滋补抗疲劳的疗效。田七叶的功效与作用还是具有降血脂,降血压,开气活络,提神补气的功效,人称南方的小人参。
[0004]可以说,田七叶是一种药用与食用价值兼具的保健蔬菜!
[0005]目前,田七叶大多是当做中药材来使用。鲜叶则用来当做膳食食材。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采集无农药残留、无变质、新鲜的田七叶为原料,接着将田七叶清洗干净一蒸熟一晒干一粉碎,最后用过滤纸制成的包装袋,然后按量把田七叶粉分装于包装袋中得成品袋茶。通过实施本发明,将田七叶制备成粉末状,田七叶的有效成分更高,更而容易让人体吸收。田七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容易组织,田七叶粉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是一种物美价廉的保健茶,而且不限人群使用,市场前景非常好。并改变了目前市场上田七叶深加工加工产品稀少的现状,解决了田七叶的产后出路,并带动田七叶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8]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中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9]1、原料组成:采集无农药残留、无变质、新鲜的田七叶为原料。
[0010]2、原料处理:将田七叶清洗干净,并把其他杂质清理干净。
[0011]3、蒸煮:将田七叶蒸熟。
[0012]4、晒干:将蒸熟的田七叶晒干至物料含水量低于10%。
[0013]5、粉碎:将晒干的田七叶粉碎至能过100?120目的粉末状的成品原料。
[0014]6、包装:用过滤纸制成的包装袋,然后按量把田七叶粉成品原料分装于包装袋中,并将包装袋进行封口而得成品袋茶。
[0015]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1、本发明所提出的田七叶茶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0017]2、通过实施本发明,将田七叶制备成粉末状,田七叶的有效成分更高,更而容易让人体吸收。
[0018]3、通过实施本发明,田七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容易组织,田七叶粉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是一种物美价廉的保健茶,而且不限人群使用,市场前景非常好。
[0019]4、通过实施本发明,改变了目前市场上田七叶深加工加工产品稀少的现状,解决了田七叶的产后出路,并带动田七叶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0021]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22]1、原料组成:采集无农药残留、无变质、新鲜的田七叶为原料。
[0023]2、原料处理:将田七叶清洗干净,并把其他杂质清理干净。
[0024]3、蒸煮:将田七叶蒸熟。
[0025]4、晒干:将蒸熟的田七叶晒干至物料含水量低于10%。
[0026]5、粉碎:将晒干的田七叶粉碎至能过100?120目的粉末状的成品原料。
[0027]6、包装:用过滤纸制成的包装袋,然后按量把田七叶粉成品原料分装于包装袋中,并将包装袋进行封口而得成品袋茶。
【主权项】
1.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组成:采集无农药残留、无变质、新鲜的田七叶为原料; (2)原料处理:将田七叶清洗干净,并把其他杂质清理干净; (3)蒸煮:将田七叶蒸熟; (4)晒干:将蒸熟的田七叶晒干至物料含水量低于10%; (5)粉碎:将晒干的田七叶粉碎至能过100?120目的粉末状的成品原料; (6)包装:用过滤纸制成的包装袋,然后按量把田七叶粉成品原料分装于包装袋中,并将包装袋进行封口而得成品袋茶。
【专利摘要】一种田七叶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采集无农药残留、无变质、新鲜的田七叶为原料,接着将田七叶清洗干净→蒸熟→晒干→粉碎,最后用过滤纸制成的包装袋,然后按量把田七叶粉分装于包装袋中得成品袋茶。通过实施本发明,将田七叶制备成粉末状,田七叶的有效成分更高,更而容易让人体吸收。田七叶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容易组织,田七叶粉制备工艺简单,产品成本低,是一种物美价廉的保健茶,而且不限人群使用,市场前景非常好。并改变了目前市场上田七叶深加工加工产品稀少的现状,解决了田七叶的产后出路,并带动田七叶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IPC分类】A23F3/34
【公开号】CN105638967
【申请号】
【发明人】唐明泽
【申请人】唐明泽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